國宗

國宗

國宗是指太平天國君王的親戚,具體的說,就是太平天國領導人的兄弟。他們是太平天國眾多高級職官里最神秘的一群,他們身份顯赫,地位特殊,卻又不在正規職官序列里;他們仿佛一夜間突然出現,成為一支又一支遠征軍的主將,一個又一個獨當一面的重臣,卻又在短短几年間消失在歷史長河,仿佛從未出現過。

範圍

太平天國太平天國

太平天國是洪姓的家天下,國宗應該姓洪,但根據拜上帝教教義,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5人都是上帝耶和華的親兒子,耶穌的親弟弟,因此這5位的兄弟也就都是“國宗”了。

《平定粵匪紀略》中記載,國宗有“四姓十三人”、或“五姓十三人”,目前所知道有國宗頭銜的,包括洪、楊、韋、石四姓,人數則遠不止13人。

如果是“五姓”,應該包括姓馮的國宗。但清方和時人筆記中都記載,馮雲山的兄弟親屬都未能投入太平軍,他是孤身一人,且早在廣西湖南邊界就戰死,那時候還沒有“國宗”這個新生事物。在太平軍中的南王親屬除幼南王外,聞名於世的只有庚申十年(1860年)封搢天安、後來封佩王,癸開十三年(1863年)七月在天京城外印子山戰死的馮真林,但沒有任何記載表明,他早年曾獲得國宗的封號。

照理說,國宗都應該是領導人的親兄弟,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記載中真正符合這一“理想國宗標準”的只有兩人:韋昌輝的哥哥韋濱和弟弟韋俊石達開“並無兄弟”,石姓國宗都只是他的族人;洪秀全是有兩個哥哥的,但各種記載都表明,他的哥哥洪仁發洪仁達被封為更高級別的“國兄”,以示血統高貴,而目前唯一記載系洪姓國宗的,只有堂兄洪仁政一人。

楊姓國宗數量眾多,但楊秀清非但是孤兒,而且楊氏族人只剩下一個年邁的叔叔楊慶善,眾多“清字輩”國宗都是認的乾親,如排行“大國宗”的楊元清,原本是廣東天地會首領;排行“七國宗”的楊輔清,則是廣西桂平人楊金生,參加上帝會後被認作義弟。也就是說,楊姓的國宗其實沒有一個和楊秀清有血緣關係。

蕭朝貴是排名僅次於洪秀全、楊秀清的太平天國第三號人物,而且蕭朝貴本姓蔣,過繼給蕭玉勝,族兄弟有蕭、蔣兩姓,人數眾多,但一個國宗都沒有。

蕭朝貴的親屬,如妹妹嫁給他做王娘(鑒於西王娘是大名鼎鼎的洪宣嬌,這位王娘應該是副職)的殿左二十七指揮羅際隆、曾經防守半壁山的西貴親(不知是什麼親)陸煉福等,都受到重用,這些都是旁系親屬,血緣更近的直系兄弟自然更不可能被冷落,考慮到蕭朝貴兒子蕭有和、蔣有福和洪秀全的特殊關係,冷落蕭、蔣兩姓,簡直是不可能的。

關鍵在於蕭朝貴不是耶穌的弟弟,而是耶穌的“妹夫”——他妻子洪宣嬌才是耶穌的“妹妹”,這樣一來,按上帝親子、耶穌親弟劃線的國宗頭銜,自然也無法落到蕭、蔣兩姓頭上了。

事實上國宗還不止領導人的同輩兄弟。

按照《賊情彙纂》記載,洪、楊、韋、石四人的侄子稱“國相”,但出了天京城同樣稱“國宗”,目前所知的國宗中,有韋以德(韋昌輝侄子)、石鎮侖石鎮吉石鎮常(都是石達開的族侄),以及楊在田(不按“清”字排輩,當是被楊秀清認為子侄而非兄弟),可見,廣義的國宗,還得算上這些子侄。

儘管有“十三人”的記載,但成書最早的《賊情彙纂》里,就已經記了14個國宗的名字,稍後的《金陵癸甲紀事略》中,僅楊秀清的兄弟輩國宗已排到第七,有記載稱“同姓連宗者二十餘人”,加上諸人的侄子、乾侄子,總數就很難統計了,估計30-50人總是有的。

號稱前期研究太平天國官制最權威的《賊情彙纂》就自相矛盾,一會兒記載國宗和燕王平級,理由是旗幟等級一樣,都是8尺見方的鑲邊黃旗;一會兒又記載國宗跟侯爵級別相當。而太平天國自己的文書就更亂了:身為燕王的秦日綱和國宗韋俊用平級公文往來,卻以上級口吻下命令給另一位國宗石鳳魁;官拜丞相的羅大綱以對上級的口吻稱呼韋俊,卻以平級公文和石鳳魁交往。要知道太平天國最講究級別、職務,絕不可能有一級職官混亂到不知道是職同燕王、職同侯爵還是職同丞相。

級別

《賊情彙纂》里把國宗分為國宗提督軍務、閒散國宗兩等,前者地位高於後者;而據《金陵癸甲紀事略》和《粵匪紀略》中都記載稱,國宗還分“國宗兄”和“國宗”兩級,前者地位更高。從目前保留下的太平天國方面文書,以及《金陵癸甲紀事略》和《天京續記》等資料記載,韋俊、洪仁政等都是“國宗兄”,而在秦日綱甲寅四年(1854年)十月二十日寫給楊秀清的稟奏中,韋俊為“國宗兄”而石鎮侖為“國宗”,地位分明。

從這些凌亂記載中應可看出,“國宗提督軍務”和“閒散國宗”只涉及兵權有無,不涉及官職級別的高低,而“國宗兄”的地位要高於“國宗”。甲寅四年四月前,太平天國翼王以下最高官職為侯爵,“國宗兄”級別與侯爵相當,而低一級的“國宗”級別相當於丞相;秦日綱封燕王后,“國宗兄”級別升至和燕王相當,而從羅大綱照會揣測,“國宗”的級別未作調整。

突出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石鳳魁,十月初八日秦日綱給楊秀清稟報中稱之“國宗兄”,而在此前後羅大綱給石鳳魁的照會卻稱為“國宗石兄”,從羅文語氣中推斷,此時天京方面已經著手追究石鳳魁失守武昌的罪責(石不久被處死),因此“國宗兄”也就自動“降等”了。 絕大多數國宗都是在金田起義時、甚至更早就參與起事,並隨著太平軍從廣西一路打到天京,但一開始他們似乎都沒有任何職務。

《賊情彙纂》記載,太平軍攻占天京後,在“癸丑二月”(1853年3月)將諸王兄弟“概封國宗”,這似乎並不準確,如韋昌輝的哥哥韋濱直到第二年二月才封,石鳳魁、石祥禎分別是癸好三年三月、四月封,但最早記載封國宗的韋俊、石鎮侖則的確是“癸丑二月”,而此前他們都沒有職務,而是和他們封王的親屬在一起。

石達開石達開

這些“王親國戚”政治上自然更可靠,但和早期各地拜上帝會首領,以及獨當一面的將領相比,他們能力有限,威信不足,被留在諸王身邊,而不擔任具體職務,應該是適當的;等太平軍定都天京,軍力從原先的萬把人、幾萬人擴充到幾十萬甚至百萬之眾,可靠將領不敷使用,而“王親國戚”們經過萬里轉戰,經驗、能力都有大幅度長進,於情於理,洪、楊等人都不可能將這些最可靠的幹部苗子棄而不用。

由於早期太平天國官制嚴謹,逐級提拔都以戰功為標準,“王親國戚”們如果“加塞”,必然軍心不服;如果真的從兩司馬之類小官做起,又未免不倫不類,以“國宗”這樣編制外的頭銜帶兵、理事,既足以號令部署,又不搶外姓功臣的飯碗、板凳,可謂煞費苦心的安排。

這些國宗中有的能力強,有的能力弱,能力強的會被封為國宗提督軍務,授予大印,領兵出征;能力弱的則只是封個閒散國宗,從事一般工作,或乾脆養尊處優;隨著軍事的發展,國宗提督軍務和閒散國宗是可以相互轉化的,如原本是閒散國宗的石鎮侖,癸好三年五月被提拔為國宗提督軍務,派去江西;原本是國宗提督軍務的韋濱,因屢戰屢敗,就被收回大印,改為閒散國宗。

有些國宗會頻繁在提督軍務和閒散國宗間轉換,如石祥禎因沒攻下南昌一度賦閒,但很快就被重新提拔,負責天京郊外軍務。這些往往是能力較強、因一時疏忽犯錯的國宗,如果被認定無能,就再難出頭了,如韋濱雖然身份高貴,但被楊秀清、韋昌輝認為能力太差,賦閒後就始終未能再起。

這些國宗在1853-1855年間十分活躍,湖北江西安徽戰場,以及天京城外的爭奪戰中,都可以看到國宗們的身影。

西征的第一批援軍,是由韋俊石祥禎兩位國宗率領;兩次攻克武昌的是國宗韋俊;攻克廬州(合肥市)的有石祥禎;防守武昌的主將,先是國宗石鳳魁,後來則是國宗韋俊、洪仁政;韋志泰石鎮崗石明開在天京城外作戰,韋濱曾攻打過安徽太平府……在這兩三年間,除去掃北,其它各主要戰場,幾乎都有國宗在唱主角。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段“國宗活躍期”,卻幾乎看不見楊姓國宗的身影。

事實上楊姓國宗很早就開始活躍。

《天父下凡詔書》卷一記載,辛開元年(1851年)十月,太平軍還在廣西永安時,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審理著名的周錫能內奸案,往來東王府和各王、各衙署傳達命令的,是楊輔清、楊潤清;《天父下凡詔書》卷二和《天父聖旨》卷三中,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讓人抬著自己去天王府“問罪”,同樣是這些國宗手執兵器護衛、開道。據熟悉廣西潯州一帶風俗的人士稱,“下凡”其實是當地“降僮術”的一種,“下凡”者在施法時,會處於自我催眠狀態,一旦有人趁機暗算,後果不堪構想,這些“國宗”自然是最可倚賴的貼身護衛;楊秀清身負軍國重任,每天要傳達數百道重要指令,往來東王府和各重要職能部門、傳遞公文和命令者,必須是最可靠的人,名義上是“一家人”、利益緊密一致的楊姓國宗,自然是最合適的人選。

以1855年1月湖口大捷為標誌,在此之後,國宗在戰場上的“出鏡率”明顯變得稀疏:除了韋俊依然活躍,反攻武昌並與“龍套國宗”洪仁政就此堅守外,其它各路,國宗似乎都讓位於外姓朝臣。

如當時最重要的兩個戰場——江西和京東,負責將領都已不再是國宗。江西方面,翼王石達開掛帥,幾路大軍的將帥為護天豫胡以晄、參天侯黃玉琨、衛天侯曾錦謙、丞相張遂謀、檢點林啟榮賴裕新等;京東方面,主將為頂天燕秦日綱,大將為丞相陳玉成李秀成、陳仕章、塗振興、周勝坤,檢點吳如孝等。

幾年的戰事讓楊秀清等人領悟到,最可靠的人未必是最合適的將領。

除去韋俊等個別國宗不負眾望,取得輝煌戰績外,大多數國宗的戰果並不理想:石鳳魁不聽副將黃再興苦勸,剛愎自用,導致武昌失守,自己還要靠黃再興苦戰才能脫身;石鎮侖、韋以德肩負保衛天險田家鎮、半壁山重任,卻在一天內相繼戰死;韋濱等國宗曾被寄予厚望,最終卻鎩羽而歸;即使被公認善戰的石祥禎,也先因嫉妒掣肘賴漢英,導致南昌久攻不下,後在天京城外盲目自大,生擒清軍大將張國梁後疏於防範,反被對方刺殺身亡。要知道這幾年是太平軍在長江流域處處得勢的上升期,許多將領脫穎而出,後期知名將領如陳玉成、李秀成、李世賢等都在此時崛起,國宗們相形見絀的表現,讓他們不得不退居二線。

不僅如此,經過幾年血戰,國宗中相對更勇敢善戰的,許多已經戰死沙場,倖存者除韋俊等少數,大多如洪仁政等,是給諸王管衣服、管賬房出身的閒散人,在楊秀清看來,他們當然不適合繼續擔負軍政要職。

耐人尋味的是,就在其他各姓國宗相繼沉寂之際,楊姓國宗卻開始活躍起來:據《皖樵紀略》所載,國宗楊恆清在鹹豐六年(1856年)五月赴安徽潛山閱兵,國宗楊輔清、楊宜清楊雄清楊英清、楊友清等也在此前後被派往江西瑞州等地。此時正是楊秀清權力頂峰,洪秀全以下皆俯首聽命,大約他因此認為自己在天京十分安全,故而大膽分派楊姓國宗去外地掌握兵權。僅僅兩個月後,天京事變爆發,楊秀清死於非命,儘管原因複雜,但志得意滿的他將楊姓國宗統統派出,身邊空虛、防範不密,是洪秀全、韋昌輝得手的重要因素。

編制消失

天京事變的“王殺王”讓洪、楊、韋、石的兄弟神話驟然破滅,楊秀清一度變成了“東孽”,韋昌輝最終變作了“北奸”,他們的兄弟子侄自然也不再是什麼高貴血統,而在一夜間變成了“問題幹部”、“專政對象”,“國宗”的頭銜自然不再與他們相干。

天京事變天京事變

楊秀清在天京事變前夕,把大批楊姓國宗外派,自我毀滅的同時卻讓許多楊姓國宗倖存下來,從1856年到1858年,這些惶惶不可終日的楊姓國宗既不敢回歸天京,又不敢投降清朝,只得在江西浙江福建三省轉戰,並一度和離京遠征、同病相憐的石達開部匯合。

韋昌輝被殺時,留在天京的韋姓親族被一網打盡,只有駐守武昌的韋俊韋以琳(韋昌輝的侄子)倖免,他們無心守城,在丙辰六年(1856年)十一月棄城突圍,逃到江西湖北安徽一帶,雖然在石達開求情和洪秀全的審時度勢下,最終未被株連,但既然韋昌輝背定了“反賊”帽子,韋俊等人的“國宗”自然也是做不成的。

石達開一系的國宗尚有石鎮吉石鎮常等數人孑遺,在石達開輔政的一年多里,他們仍然是國宗,但這已是無可奈何的明日黃花:丁巳七年(1857年)四月,石達開被逼遠征,並最終越走越遠,一去不返,石姓國宗從此也脫離了天京序列。

大約在戊午八年(1858年),洪秀全開始重新調整自己的神學體系,以為天京事變的“王殺王”自圓其說,一方面,他用中軍主將、右軍主將這兩個楊秀清、韋昌輝最初的職務重新招攬了楊輔清和韋俊二人,並在表面上繼續肯定石達開;另一方面,他重新解釋上帝的“小家庭”,只留下耶穌、自己和楊秀清哥仨,其餘“天弟”,從忠心耿耿的馮雲山到一去不返的石達開,都悄然從神變成凡人,已經變成鬼的韋昌輝就更不用說了。

國宗必須跟天父天兄沾親帶故,韋昌輝、石達開既然不再是“王親”,他們的兄弟子侄自然也不是什麼國宗了。

1859年,重新獲得國宗頭銜的楊輔清、楊宜清等開進皖南,和“過氣國宗”韋俊、韋以琳比鄰而居,昔日的國宗“同胞手足”,今日的不共戴天血海深仇聚在一起,矛盾可想而知。矛盾的結果,是“前國宗”走投無路,叛投清朝,而“現國宗”們的特殊光環,也到了幻滅的邊緣。

這年十一月,楊輔清打敗了叛逃的韋俊,收復池州,被洪秀全封為輔王,原本的楊姓國宗也一個個自動變為“輔王宗”,從此“國宗”在太平天國中央政權的編制表中消失,成為一個歷史名詞。

至於洪姓國宗,原本就不重要,洪仁政從武昌回歸後重新做起了後勤雜職,而1859年春抵達天京的洪仁玕,先封乾天福,後封乾天義兼護京正主將,不到一個月就升為開朝精忠軍師乾王,走得完全是朝臣道路,而並未獲得“編外職務”國宗,說明洪姓國宗在此時已被取消了。

評價

洪秀全洪秀全

後期太平天國的政治特色是神權政治,實質是神化洪姓,而將其它此前的“神人”世俗化、人類化,“國宗”這個帶有昔日洪氏和諸王結為異姓兄弟、共稱為上帝親兒子、耶穌親弟弟時代烙印的舊稱,也便不得不迅速消失,以免給洪秀全的家天下帶來不必要麻煩,因此不僅韋俊、石達開兩族的國宗要消失,被重新神化的楊秀清一系,以及自己的叔伯兄弟們,也不得不被納入朝臣體系,因為只有他和他的兒子,才是“天父天兄”神話體系唯一理所當然的專利持有者、受益人。

在天京統治範圍內,這個痕跡抹得非常乾淨:國宗被“王宗”所取代,如忠王宗、輔王宗、章王宗等等,這些王爵只是朝臣,不是“神人”,“王宗”自然也就是個“幹部家屬”的地位,隨著王封得越來越多,王宗也就越來越貶值;大約在1859-1860年期間,太平天國規定,所有1853年定都天京前入伍的幹部,都可以獲得“開朝王宗”的稱號,“王宗”自然就更不值錢了。在1860年以後再版的、記載1856年天京事變以前事跡的書籍(如《天父聖旨》)中,“國宗”被統統改為當時根本不存在的“王宗”:國宗就此消失了。

當然凡是總有例外:在石達開的遠征軍里,國宗依然存在,因為脫離洪秀全掌握的石達開,只是仍然奉洪秀全為天王,沒有、也不可能遵循洪秀全沒完沒了的改制狂想,他手下的石姓國宗石鎮吉、石鎮常等仍然頂著“國宗”的頭銜,不同的是,石鎮吉除了“國宗”,還有協天燕的爵位,在前期諸王中,石達開對宗教神話最無興趣,他的這一舉措,顯然是這種世俗思想的體現。

石鎮吉、石鎮常長期游離在石達開大隊之外,1859年底,他們攻打廣西省城桂林不下,撤軍退往百色一帶,庚申十年二月,石鎮常被團練殺死,三月初三日,石鎮吉被俘,在桂林被殺,他的兩個哥哥、一個弟弟(未說是否國宗)戰死。

這一天似乎成為“國宗”歷史告終的一天:自那之後,再無一個“國宗”頭銜的人物,出現在歷史舞台。1863年石達開在大渡河軍覆,死難名單中沒有一個國宗;1863-1864年,楊輔清部在蘇浙皖邊界潰散,楊雄清、楊英清、楊友清等相繼投降,但他們的頭銜卻是“衛王”、“友王”等;1864年夏,天京陷落,幼天王和洪仁玕等人轉戰至江西全軍覆沒,被俘者中就有洪仁政,這個唯一在史冊中留名的洪姓國宗,但此時他也早已被封為恤王,而不再是國宗了。

“國宗”是“天上兄弟”的人間延伸,是“上帝小家庭”神話的產物,也自然要隨著這一神話的破滅而消失。這個稱號晚於太平天國成立3年出現,又早於太平天國覆滅4年消失,“國宗”的鏇起鏇滅,堪稱太平天國這個更大神話興衰始末的縮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