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目的
曠古之大戰役
1942年春季,日軍在太平洋、東南亞繼續向英、美、菏蘭軍隊及我國的遠征軍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一部到達了日本人稱之為外南洋的赤道以南的紐幾內亞和索羅門群島;一部進入印度洋,攻擊印度和錫蘭,使英國在這一地區的艦隊退避到非洲的東岸。日本的陸、海軍,還攻占了北太平洋上美國阿留申群島的阿圖島和基斯卡島。對日本來說,這是其立國以來向外侵略的最高峰。當時的日本作家上原敬二,竟稱此為“曠古之大戰役”而讚嘆不已。
日軍對太平洋、東南亞地區的作戰,經縝密的計畫、充分的準備、嚴格的保密、得力的指揮、有機的協同確實收到了預定的作戰效果。成功地襲擊了美國在夏威夷珍珠港之太平洋艦隊,使其失去支援菲律賓、馬來亞等地的作戰能力。擊沉了英國遠東艦隊的“威爾斯親王”號主力艦和“哈密斯”號 [ cdhyy註:“競技神號” ] 航空母艦,使英軍在印度洋上失去憑依。經5個多月的作戰,日軍在各戰場之情況為:
馬來西亞戰場
全殲了英國守軍,占領了馬來亞、新加坡,並迫使在該地區的英軍司令珀西瓦爾中將,率尚剩的英、印軍約10萬人,於1942年的2月15日在新加坡向25軍的山下奉文簽定了投降書。之後於4月5日,空襲了錫蘭首都科倫坡,9日擊沉了在印度洋北部海面上的英軍“哈密斯“號航空母艦。
印度尼西亞
敵今村均的第16軍,於3月5日攻占了雅加達,9日攻占了萬隆。隨之,荷蘭守軍司令戴帕爾登中將當日子雅加達向今村均投降。
緬甸戰場
敵飯田祥二郎的15軍,經與我國遠征軍、英軍作戰後,由緬北侵入我國雲南省西部,於5月5日攻占了芒市、龍陵,到達怒江的西岸地區時,才被阻止。
菲律賓戰場
美軍司令溫立特中將,在抵抗無效之後,於5月7日在馬尼拉灣口的哥黎希律島上,向日本第14軍司令官本間雅晴投降。
根據以上情況,敵南方軍總司令官寺內壽一,總參謀長冢田攻,於5月19日向其大本營提出了“南方軍作戰任務已經完成”的報告。寺內壽一的這個報告,只是說明陸軍按1941年12月8日在太平洋、在東南亞開始的作戰,到此時已經完成任務。至於繼續在太平洋上擴大占領區,遮斷美國海軍通向西太平洋和澳大利亞海路的作戰以及攻占印度洋上的錫蘭,還未完全開始。日本海軍為了達到以上目的,鞏固其在西、南太平洋的占領區和封鎖澳大利亞,並相機予以占領,而制定出帝國海軍第二階段作戰計畫,並於4月15日得到裕仁天皇的批准。這個計畫預定分三期完成,即:
第一期,從5月7日開始,攻占紐幾內亞東南部的莫爾茲比港。
第二期,從6月7日開始,攻占中途島;從6月上旬開始,攻占阿留申群島之一部。
第三期,從7月8日開始。攻占新喀里多尼亞島;從7月18日開始,攻占斐濟;從7月21日開始,攻占薩摩亞。
形成
作戰部署
至1942年5月中旬,在半年的時間內,日軍已完成了在太平洋、東南亞地區的作戰任務。此時日軍的大本營認為;由於世界形勢和歐洲戰局的影響,日本海軍、陸軍在太平洋上西部、南部的力量,以及日軍所攻占的這些國家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的行動。此時,南亞、太平洋地區的進攻作戰結束,如何確定下一步的作戰方向,日軍的高級決策指揮機關和戰地的高級司令部進行了充分研究,並逐漸形成方案——乘新勝之餘威,集中一定的兵力,向我國大後方發動大規模進攻,殲滅我國的野戰軍,摧毀我國的抗戰基地,結束在華戰爭。極力主張向我國大後方進攻的,大都是有在華經歷,而又是侵略野心膨脹的日本軍界的上層一些人物。如曾任過華北方面軍司令官、現任參謀總長的杉山元元帥,曾任過華北方面軍參謀長、現任參謀次長的田邊盛武中將,曾任駐蒙軍參謀長、現任作戰部長的田中新一中將等人,還有在中國戰場指揮作戰的中國派遣軍司令官畑俊六元帥、派遣軍副參謀長野田謙吾中將,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大將,駐漢口的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中將。中國派遣軍總參謀長後宮淳中將,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也積極持這種主張,但日軍侵入東南亞之後,他對此暫時持消極態度。中國派遣軍和華北方面軍,在進攻我國大後方這一問題上,其構想和企圖並不一樣。華北方面軍主要是從“治安”方面考慮,認為華北日軍,連年與八路軍作戰,但一直未能將其消滅;另外對在晉南地區的國民黨軍,雖經多次集中兵力“分進合擊”,終未能將其聚殲。其主要原因,是由於黃河以西、以南,有著大後方的支持。所以華北方面軍在制定1942年的作戰計畫時,提出當南洋作戰告一段落時,給增派一定兵力,於6月至9月,首先攻占第8戰區的西安,接著攻占八路軍總後方延安的構想。且已將這構想具體化,列入“昭和十七年度肅正建設計畫”(即1942年),其中關於進攻西安的作戰計畫,編成代號為“五號作戰計畫”。中國派遣軍則認為,自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中國所希望的英、美直接對日作戰雖已實現,其正式同盟也已結成;美國的援華計畫也在具體實施。但目前中國正處於最困難的時期,蘇聯因對德作戰、已無力援華;美國雖有援華的計畫,但因日軍已到達東南亞,經由越南、緬甸的公路、鐵路通向我國的運輸線已被遮斷,靠由印度向我國空運的數量又極其有限。因此,應利用這一機會向第8戰區的西安、第6戰區的湖北恩施、第9戰區的長沙發動進攻,以迫使我國逐步放棄英美援助的打算,而考慮與日本進行和談。以上都是企圖以局部進攻,以達到其治安與和談之目的。後來中國派遣軍與其大本營又進行了研究,特別是4月6日杉山元視察東南亞戰場,返回途經上海時,與前去迎接他的畑俊六元帥進行研究,取得了一致著法,都認為在南方作戰取得勝利,切斷了我國經由緬甸之對外交遣後,應集中兵力,對我國大後方的四川省發動戰略進攻。之後,為進攻我國大後方四川,日軍參謀本部與中國派遣軍、華北方面軍,又進行了幾次商討,並於4月15至17日,在日本國內召開的師團長、軍司令官、本土防衛軍司令官的會議上,對此又作了研究。南方軍於5月19日,向其大本營提出了南方進攻作戰已經結束的報告之後,日軍大本營、中國派遣軍、華北方面軍又經數次研究、最後確定了準備動員23萬新兵入伍,從1943年春季開始進攻我國大後方四川的“五號作戰計畫”。
計畫內容
9月3日,兼日本陸軍大臣的東條英機、參謀總長杉山元,對“五號作戰”的有關問題,上奏了裕仁天皇,當即得到了批准。該計畫之主要內容為:
(一)作戰企圖:以中國派遣軍主力從西安、一部從武漢地區,分兩路發起進攻,擊潰中央軍主力,進入四川,攻占成都、重慶。
(二)使用部隊;在華北組成第5方面軍(司令部以華北方面軍機關為基礎),由當時擔任朝鮮軍司令官的板垣征四郎大將為該方面軍司令官,參加作戰之部隊為:第1軍——5個師團,一個旅團(軍部已在山西),第7軍——3個師團(軍部新組建),第28軍——兩個師團,一個旅團(軍部新組建),第11軍——5個師團(軍部已在漢口),第3飛行師團(已在南京),(三)作戰階段:分兩個階段進行。
1.第一階段:於1943年的春季以後,第5方面軍,從山西省突破封鎖渡過黃河。第1軍沿渭河以南、第7軍沿渭河以北,向西安發動進攻,得手後,兩軍繼續西進攻占寶雞。一部從延安東北和以東地區,西渡黃河,在渭河以北第七軍一部的配合下,攻占延安及其附近之油田。然後第7軍守備秦嶺以北之關中平原。第1軍主力由寶雞前出到鳳縣、漢中,切斷經徽縣、文縣通向西北蘭州、新疆之公路;該軍另一部,由藍田、西安、郿縣,向南越過秦嶺而達漢水上游,與在漢中的主力會合後,攻占四川省北部之廣元地區。第28軍由河南的開封攻向老河口,然後沿漢水向西至安康地區。分路越過大巴山,前出至四川省北部的達縣一帶。第11軍從湖北宜昌,沿長江兩岸向西推進,占領四川省東部的萬縣地區。當以上3個軍到達廣元、達縣、萬縣地區,在川北、川東北、川東,形成對成都、重慶正面的戰役進攻態勢後,即在上述地區進行約一個月的休息、整頓,作以後之作戰準備。
2.第二階段:攻占成都、重慶。進入四川省的3個軍,由第5方面軍統一指揮。第1軍由廣元向南,經綿陽攻占成都。第28軍由達縣向西南推進,策應第1軍攻占成都、第11軍攻占重慶。第11軍主力經長江以南之恩施、黔江、郁山鎮、彭水、武隆、南川、綦江,一部從長江以北之萬縣向西南,攻占重慶。
要領
(一)第一期作戰
日軍大本營,根據1述作戰計畫,確定以下之“五號作戰要領”:
第一,作戰目的:殲滅中央軍主力,並占領四川省之要域,以覆滅敵抗戰根據地,促使重慶政權屈服與崩潰。
第二,作戰方針:中國派遣軍,主力從西安,一部從武漢發動進攻,以殲災中央軍主力,攻占重慶,同時占領四川省之要域。對以上占據地區及重要地域,以最小限度之兵力確保其安定。對重慶之作戰指導,要緊密施行各種政治謀略。
第三,進攻作戰指導要領:(一)第一期作戰,1.中國派遣軍,根據另外的指示,正式開始作戰準備,第5方面軍在山西省的南部、第11軍在武漢方面進行集中。此間,第5方面軍(根據情況亦可由華北方面軍)以一部占領潼關附近,第11軍如有可能應打開岳陽至宜昌之長江水路,以利於今後之作戰。2.第5方面軍隨著所需之兵力的集中(第1軍與第7軍預定為7個師團),大致在1943年的春季以後開始攻擊前進,殲滅西安方面之敵,一舉占領西安、寶雞,第7軍確保西安平地。第1軍繼續占領漢中平地並前進至廣元附近,進行以後的作戰準備。根據情況(指第1軍到達漢中平地有困難時),另以第28軍向鄭州經老河口沿漢水攻向漢中。到達廣元附近的時機,大致預計在攻擊開始後的兩個月。3.第11軍大致在1943年的春季以後開始進攻,如對第6戰區進攻順利,則再殲滅第9戰區方面之敵,主力繼續沿長江和常德、辰州到達萬縣、黔江與秀山附近一線,進行以後之作戰準備。4.第3飛行師團以山西省南部、西安附近及武漢地區為基地,主力在直接協助地面部隊作戰的同時,根據情況應殲滅敵空軍力量。
(二)第二期作戰
1.中國派遣軍到達廣元附近及萬縣、黔江、秀山附近一線後,各軍在整理其後方的同時。隨著所要兵力的增加,進行對四川省各要域的作戰準備。以上基本準備之完成時間,大致預定為一個月。2.為統一實施對四川的作戰,在第二期開始前,適時將11軍歸第5方面軍司令官指揮。3.第5方面軍在整理後方與增加兵力的同時,即攻擊前進,搜尋與殲滅中央軍主力,第1軍攻占成都,第11軍攻占重慶。此時,第28軍積極策應第1、第11軍作戰,給敵以大的打擊,以利於上述兩軍的進攻。為此,第28軍首先策應第11軍,由嘉陵江東岸地區攻占重慶,其次對成都方面之敵遮斷其退路。根據情況(指中央軍由成都對廣元方向反擊時),亦可先殲滅成都方面之敵,而後再進攻重慶。4.第5方面軍在上述作戰後,即占領敘州(即宜賓)、自流井、瀘縣等四川各平原要地,在控制長江各渡河點與掃蕩殘敵的同時,進行以後的作戰準備。5.第3飛行團主要是協助第5方面軍作戰。6.第二期作戰之時間,大致預定為兩個月。7.為鞏固“五號作戰”之戰果,第二期作戰後,繼續以一部兵力進行所要方面的作戰:在擊潰敵軍之同時,掃蕩其抗戰基地。此為本作戰之第三期作戰。
第四、作戰結束後之態勢
中國派遣軍隨著作戰終了,第5方面軍主力要確保四川省主要地域及宜昌上游的長江水上交通,另以一部確保西安的平原地區。為完成以上任務,對中國派遣軍的作戰總兵力,大致預定以30個師團為基幹。
第五、對現占領地區之作戰指導要領,中國派遣軍大致以現在的部署,確保現占據地區之要域,並以部分兵力,對鄭州及老河口方向進行作戰,以利於向四川的進攻。
第六、兵團之兵力編成及任務
(一)進攻作戰軍,1.第一期作戰之部隊編成及任務失致如下:,甲、中國派遣軍(進攻作戰兵力,以15個師團為基幹)由第6方面軍(10個師團為基幹)、第11軍(5個師團為基幹)、第3飛行師團及派遣軍之直轄部隊組成並統帥各進攻之作戰部隊。乙、西安方面,第5方面軍,以第1軍(5個師團為基幹)、第7軍(3個師團為基幹)編成,殲滅西安方面之敵以後,急速攻向廣元附近,進行以後之作戰準備。根據情況,以第28軍從鄭州方面經老河口,攻向漢中地區。第3飛行師團之一部,主要是協同第5方面軍作戰。丙、華中方面,第11軍(以5個師團為基幹)在對第6戰區作戰順利時,並殲滅第9戰區敵之主力後,向萬縣、黔江附近及萬縣、秀山一線前進,進行以後之作戰準備。第3飛行師團之主力,在擊潰四川方面及長江以南敵空軍主力之同時,協同第11軍作戰。
2.第二期作戰之兵力編成及任務,大致預定如下:進行第二期作戰時,第11軍歸第5方面軍司令官指揮。甲、陝西、四川方向(第5方面軍主力方向),第7軍確保秦嶺以北之西安平原地區,以利於方面軍主力作戰。第5方面軍主力,殲滅四川平地敵之主力,占領成都及重慶。第3飛行師團之一部,主要是協同第1軍、第28軍作戰。乙、長江方向,第11軍策應方面軍主力攻占重慶。
(二)現占據地區
現占據地區之部隊編成及任務大致如下:1.中國派遣軍(除進攻四川的兵力以外,由15個師團為基幹編成)由華北方面軍、第9軍、第13軍、第23軍及中國派遣軍直屬部隊編成,在確保現占據地區的同時,對所要方向之敵,進行牽制,以利於向四川的進攻。2.華北方面軍由駐蒙軍(一個獨立混成旅團為基幹)、第18軍(一個師團為基幹)、第12軍(3個師團為基幹)及華北方面軍直屬部隊(一個師團為基幹)編成,在確保現占據地域的同時,第12軍對鄭州方向進行作戰,以牽制敵軍,利於對四川的進攻。3.華中方面,第9軍(5個師團為基幹)在繼承第11軍任務的同時,一部向老河口方向出擊,以利於向四川進攻的部隊作戰。第13軍(4個師團為基幹)繼續執行現任務。4.華南方面,第23軍(一個師團為基幹)仍執行現任務。
(三)中國派遣軍之兵力部署
第七、作戰要領
(一)關於第一期作戰之要領如下:
第5方面軍之作戰,1.第5方面軍在山西省南部及新鄉地區集中,於極度保守軍事秘密的情況下,進行作戰準備。第5方面軍(根據情況或由華北方面軍)先以一部占領潼關附近地區,確保黃河之渡河點,以利於爾後之作戰。第5方面軍於昭和十八年(1943年)春季以後開始進攻,以第1、第7軍並列渡過黃河,首先捕捉、殲滅敵之河防兵團。第5方面軍繼前項之作戰,捕捉、殲滅西安附近之敵,攻占西安。為此,以第1軍主力大致沿渭河地區、第7軍主力在其以北的近側,加強聯繫向前突進。兩軍各以一部對白水、同官 [ 註:西安西北 ] 方向及藍田 [ 註:西安東南 ] 方向進行迂迴,以利於主力之作戰。4.在西安附近之會戰期間,以一機械化兵團,向西安以西的遠方挺進,占領寶雞附近地區,使整個作戰得以順利進展。5.第5方面軍為使在西安平地作戰得以快速進行,並使以後之作戰迅速、容易,應預先作好各方面的周到準備,儘量利用汽車,以發揮所要兵團的機動力,迅速打消敵抵抗之念頭。並須留意在敵破壞之前,即不失時機的占領鐵路。6.隨著第5方面軍向西安以西的平原推進,寶雞以東地域之作戰,迅速由第7軍擔任。第1軍則向前推進。形成上述作戰態勢之時機,大致預定在渡過黃河後的一個月。7.第1軍占領寶雞後,只要情況許可應迅速前進,主力由寶雞、鳳縣向漢中迂迴,一部(步兵兩到3個大隊)由扶風、郿縣經江口鎮 [ 註:屬留壩縣 ] 、小河口 [ 註:屬城固縣 ] 向漢中迂迴,隨時殲滅沿途的敵軍,並橫越秦嶺攻占漢中。為此,在占領西安的平原地區後,繼續以有力之裝甲部隊向前挺進,使敵來不及據險抵抗而努力創造有利的作戰態勢。8.第1軍在占領和確保漢中的同時,迅速沿著漢中至廣元的道路,依照突破秦嶺的作戰方法,橫越巴山山脈之險,占領廣元。形成以上作戰態勢的時機,大致預定在寶雞附近出發後的一個月。9.第1軍在前兩項作戰的同時,以一部前進至文縣、徽縣附近,為迅速構築作戰道路創造條件。另以一部占領至南江附近地區(如有可能並占領巴中),以利於爾後之作戰。10.以前各項所載之第一期作戰中,在所要時間內為達到隱蔽企圖、欺騙對方和牽制敵人之目的,華北方面軍司令官以12軍主力,發動對鄭州方向的作戰。11.根據情況,在第5方面軍作戰開始之前,第28軍從鄭州經老河口沿漢水攻向漢中附近地區,以利於方面軍主力之進攻,特別是易於突破秦嶺。12.第3飛行團之一部位於運城附近,但隨著戰線的前推,須移至西安及漢中等基地,以協同第5方面軍作戰。
第11軍之作戰:2.第11軍在昭和十八年春季以後,開始攻擊前進,殲滅宜昌方面敵第6戰區主力,以後軍之主力繼續前進至長江沿岸地區的萬縣、黔江附近一線。如殲滅常德方面敵第9戰區之主力,以後軍主力則由常德經辰州 [ 註:沅陵 ] 的公路,到達萬縣、秀山一線附近地區。以上各兵團作戰要領之細部,另行計畫。
(二)第二期作戰之要領,大致規定如下:
1.第1軍在廣元西南地區,第28軍在廣元東南地區集中。第11軍大致在萬縣、梁山地區及恩施、黔江、郁山鎮地區,根據情況至秀山地區集中。2.集中期間,預計敵將對廣元地區發動攻勢。在此場合下,各軍應將集中之兵團,逐次投入戰鬥,爭取在集中地區附近,捕捉、殲滅敵人。3.攻向重慶、成都之作戰要領概定如下:第1軍沿廣元、成都公路及其兩側地區攻向成都,迅速殲滅敵軍占領成都。第11軍一部沿長江、主力由黔江經郁山鎮至重慶之公路,殲滅敵軍占領重慶。第28軍大致沿著嘉陵江之東岸地區前進,策應第11軍攻占重慶。根據情況亦可先策應第1軍攻占成都後,再轉向重慶地區。4.攻占重慶、成都後,為確保四川各要域,概定如下之作戰要領:第1軍占領成都後,在確保該地周圍要域的同時。掃蕩殘敵占領嘉定 [ 註:樂山 ] 、自流井、遂寧等各要地。第11軍攻占重慶後,以一部確保該地附近的同時,控制重慶下游之長江,阻止敵向南方撤退,並對嘉陵江東岸各要域之殘敵,進行掃蕩。第28軍在攻占重慶後,迅速占領瀘縣、敘州等長江沿岸各要地,同時大致控制重慶至敘州的長江上游水路,以阻止敵軍向南方撤退,並勘定長江沿岸地區。第3飛行師團之一部,以西安、漢中及四川北部之平地機場為基地,協同第1、第28軍作戰;第3飛行師團之主力,以宜昌及萬縣附近之機場為基地主要是協同第11軍作戰。
有關準備
日軍因須抽出較多的部隊參加進攻四川作戰,因而決定動員23萬新兵入伍,當時日本陸軍共為218萬人,即國內、台灣、朝鮮53萬;在我國東北戰場70萬;在我國關內戰場為61萬;東南亞34萬。由南、北兩路進攻四川,部隊要在平原、高山、複雜地形進行作戰,還要渡過黃河、渭水、漢水、長江、嘉凌江、涪江、黔江等較寬的河流,對此日軍的指揮機關和部隊,都作了事前準備和進行了相應的演練。擬作為第5方面軍指揮機關的華北方面軍司令部在研究部隊的進軍路線時,對渡過黃河、越過秦嶺、大巴山,通過寶雞至漢中的險道等,都感到可用的兵要地誌資料不足,因而明確要求凡制定作戰計畫的參謀和領導人員,都應到能去的道路、渡河點、隘口,進行實地偵察、繪圖、記載、標示、攝影和進行計算。至於渭水、秦嶺、漢水、大巴山等地的渡河點、橋樑、道路、隘口的偵察,則乘陸空軍的偵察飛機前往進行。6月29、30日,華北方面軍作戰參謀島貫武治、情報參謀橫山幸雄、第1軍情報參謀笹井寬一、南京派遣軍的作戰參謀中吉孚四人,至潼關黃河對岸的風凌渡和向北直至龍門、河津,沿黃河東岸進行了偵察,確定了若干渡河點、準備由這些地點進行強渡,突破西岸我國河防部隊的重兵防守。這4名參謀經地面偵察對有關資料、數據進行研究、歸納之後,於7月1日即乘飛機對黃河兩岸的地形、道路、進行了系統的目視和照相偵察。7月13、14兩天,敵華北方面軍參謀長安達二十三中將,與島貫、中吉兩名參謀、乘飛機對秦嶺、大巴山的山系、水系、道路、森林、陡崖、隘口以及漢水、渭水的各渡河點、橋樑,還有西安、寶雞、漢中、廣元等廣大地區,進行了空中偵察。15日,安達二十三又從地面至鄭州西北的霸王城黃河對岸偵察渡河點,研究如何組織部隊強渡。安達回到北平後,根據偵察的結果進行了研究,為了解決強渡黃河的訓練不致泄密,決定抽調所屬各師團的工兵軍官、骨幹和部分部隊,以一周的時間,在蚌埠附近的淮河上,選擇與黃河近似條件的地形,進行渡河演練,並演練在大風浪中按戰時裝載,檢驗橫渡黃河的可靠性。日軍設在蚌埠附近的淮河水上工兵演練場,除關內日軍經常使用外,關東軍為了解決保密和冬季東北江河封凍的問題,也經常至蚌埠附近作橫渡黑龍江、烏蘇里江的模擬演練。擔任這次作戰主攻任務的敵第1軍、第11軍,都按計畫作了研究、準備和演練,還探討了一些新的作戰方法。其中,第1軍所進行之準備,主要有:偵察、蒐集情報。由軍高級參謀友近美晴大佐以下參謀人員,繼續對關中平原、秦嶺、大巴山進行空中偵察後,發現各地樹木都較密茂,易於部隊隱蔽。因而他們提出:為了給橫越秦嶺的部隊造成有利條件,應使用空降兵,事先占領山地的隘口、險道,以接應地面部隊通過;對從陝西、河南、大後方各地來的過路民眾,進行盤問以了解這些地區的情況,特別是有關道路、交通情況。探討山地作戰的有關阿題。指定駐晉東南長治地區的第36師團,派出一個步兵大隊,試驗山地作戰的部隊編組、騾馬化以後的裝備使用、訓練攀登與消滅陡崖上的火力點等山地作戰方法。進行空、地協同演練。在太原、運城機場附近,用攜帶的無線電台,給臨空的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通報情況、指示目標;航空兵演練輪番出動,支援戰場;臨時聽通知起飛,與地面部隊按布板信號和發煙信號進行聯繫及空、地戰鬥協同等。對套用戰術進行研究和演練。關於懸崖的攀登,進入對方要點之側後的方法,以迫擊炮發射錨索,使鐵錨勾住高嶺上之石頭、樹木等之後,人員即緣繩懸攀,或向山上吊運裝備、彈藥;以迫擊炮、高射炮、野炮,作消滅山上火力點的試驗。研究後勤、供應。確定就地徵集糧食與馱馬;解決高山、低氣壓條件下的野炊;防止在高山地區的凍傷和進行治療。軍司令部進行了野外訓練。10月間,敵第1軍司令部,用了近10天的時間在太原體育場,以帳篷宿營,對司令部在組織戰鬥、保障指揮等方面作了業務演練。以山地演習,進行檢驗。敵各部隊對這次作戰,經過具體研究、準備、訓練之後,11月末,第1軍抽調各部隊以兩周時間,進行了檢驗性的演習。演習地區選擇與作戰地帶秦嶺山系標高大致相同的晉東北五台山區。參加演習單位,以駐於陽泉煤礦的獨立混成第4旅團擔任,由8月1日繼岩松義雄中將任第1軍司令官的吉本貞一中將指揮,演習部隊與參觀見學的單位及指揮機關,都由陽泉出發,向北沿著太行山系,一面對八路軍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演習內容的一部分),一面演習山地作戰、攀登、奪取隘口、攻占制高點,摧毀高地火力點等各課目,並逐步推進。在高高低低的山地,步行了約170公里,最後到達了標高為3020公尺的五台山頂,演習才告結束。
國民黨軍對策
敵準備進攻我國的大後方四川等地,重慶的軍事委員會已獲得這一戰略情報,並立即著手大後方的作戰準備,且令在西安的胡宗南第8戰區,增強黃河的河防及陝南的防禦;令在湖北老河口的李宗仁第5戰區,增強武當山以東地區的守備,控制進入川、陝的要道;令在湖北恩施陳誠的第6戰區,增強長江及其南北兩岸要地的防衛,以扼守川東的門戶。實際上,重慶的國民政府,早已作再西遷之準備,為此而於1938年將率兵出川至魯南抗戰的第22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從前方調回,由其組織有關部門,至西康省進行新的建設,以備必要時將國民政府再行西遷。
被取消原因
當敵華北方面軍計畫於1943年春季對我國大後方四川等地大規模進攻時,在太平洋戰場上,出現了對日軍極為不利的新局面。首先是5月7日。日本海軍井上成美中將的第4艦隊,為進攻紐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在赤道以南的珊瑚海,遭到美國海軍尼米茲上將太平洋艦隊的有力反擊。日本海軍“祥鳳”號航空母艦,在美軍航艦上起飛的93架轟炸機攻擊下,於9時35分沉沒。另驅逐艦一艦、特種船艦4艘亦被擊沉。致使日本海軍配合其陸軍堀井富太郎少將的南海支隊(3個步兵大隊),進攻莫爾茲比港的計畫被打破。再就是6月5日,日本以聯合艦隊主力進攻中途島時,遭到了徹底的失敗。4艘航空母艦被擊沉,聯合艦隊被迫撤離戰場。南雲忠一的第1航空艦隊因已無母艦,在7月14日被撤銷番號。更為嚴重的是陸軍損失慘重。由百武晴吉中將指揮的第17軍所屬第2師團、第38師團和川口清健的35旅團、一木清直的第28聯隊,準備經索羅門群島南部的瓜達康納爾島進攻法屬新喀里多尼亞島和英屬斐濟、紐西蘭屬薩摩亞時,8月7日開始遭到美軍先後4個師登島反擊及海上艦隊的嚴密封鎖。之後,在瓜達康納爾島上的日軍,因作戰與飢餓,幾乎全軍覆滅。由於戰爭場面特別殘酷,日軍中不少人因此而神經失常。其17軍參謀長二見秋三郎少將、第35旅團長川口清健少將,因被嚇成“恐戰病”而被撤職。在北平郊外製造“盧溝橋事變”的一木清直,也因戰場情況嚴重,部隊所剩無幾而於8月25日自殺。對此,日軍大本營將駐我國廣東省中野英光的第51師團,調入17軍。進入1942年秋,戰局已對日本越來越為不利。到了冬季,日本侵略者所喧囂鼓吹的“大東亞共榮圈”,也因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島、瓜達康納爾島失利,被砸開了缺口。用一些日本人的話說,又遇到了太平洋上的“諾門罕”。日軍大本營根據太平洋上的戰局,認為索羅門群島戰事如真正失利,將波及到在我國東北的對蘇戰備,東北及我國關內戰場,是可以調出一定數量部隊至太平洋地區,因此,對這兩個戰場的部隊,目前必須保持穩定,暫不能作其他使用。12月10日,敵參謀總長杉山元為此上奏了裕仁天皇並得到批准,當日,日軍大本營即向中國派遣軍下達了中止“五號作戰”的指示。為了傳達這一命令,中國派遣軍於17日在南京召開了有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岡村寧次、駐漢口的第11軍司令官冢田攻、駐上海的第13軍司令官下村定、駐廣州的第23軍司令官酒井隆參加的會議。18日會議結束,與會人員先後離開南京。冢田攻中將當日與曾任過由緬甸侵入我國雲南之第56師團參謀長、現任11軍高級參謀的藤原武大佐,乘坐標號025的一架“97式”運輸機(“百式”運輸機)由南京飛回漢口。
12月18日,該機飛過安慶,並於上午十時左右低空飛入太湖縣境內。隨即被駐防此地的國民革命軍第48軍138師412團3營防空部隊發現並擊落。飛機被擊落後,當地駐軍及村民在墜機現場發現了冢田攻及其他八名軍官的屍體,同時繳獲了一份“日軍中支那作戰計畫”(即“五號作戰計畫”),一份“中支那派遣軍各部隊主官姓名和部隊駐地表”。與025號運輸機失去聯繫後,敵11軍與中國派遣軍分別派出就近的第3師團、第40師團、第68師團、第116師團各一部,分路進入大別山尋找。12月25日,敵第68師團的搜尋部隊在安徽省太湖縣西部的彌陀寺附近的田家河河灘,發現了被擊落的飛機殘骸及冢田攻等之屍體。此後敵第11軍司令官即由駐齊齊哈爾的第4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繼任。日本政府為表彰冢田攻擔任駐綏陽(綏芬河車站以西)對蘇戰備之第8師團長、參謀次長、南方軍總參謀長、駐武漢的第11軍(攻擊軍)司令官時立下的功績,日本政府按通常的做法,在冢田攻12月18日失事身死的那一天,追授予陸軍大將(即三顆星之上將,日軍稱大將、大尉、大佐也為三顆星)軍銜。
瓜達康納爾島
瓜達康納爾島海戰
自1942年8月7日,美國海軍第1陸戰師在瓜達康納爾島擊敗部分日軍的防禦而登入後,美軍相繼調至該島的部隊有陸戰第2師,步兵美利堅師,第25師,以及於10月18日任南太平洋艦隊司令海爾賽將軍的海上部隊。這些部隊在島上與周圍的海洋和日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美國海軍一開始即與日本海軍爭奪制海權和制空權,開始以主力艦隻支援運輸船團利用暗夜使作戰部隊相繼在瓜達康納爾島登入;不時以艦炮及海軍航空兵支援登入部隊發動進攻;以後即對該島以北的海上通路進行封鎖,與日本海軍進行多次海戰,使日本第17軍在島上熱帶雨林中的部隊,得不到人員、給養、彈藥、裝備、醫藥的補充。在瓜達康納爾島周圍所進行的海戰,從1942年5月5日開始,至1943年2月1日為止,日本海軍的“比睿”號戰艦(排水量32350噸)、“霧島”號戰艦(排水量31980噸),“衣笠”號、“古鷹”號重巡洋艦,“由良”號輕巡洋艦,以及“叢雲”、“夏雲”、“捲雲”、“菊月”、“睦月"、“照月”、“綾波”、“高波”、“夕立”、“吹雪”、“曉”號驅逐艦共16艘,均被美國海軍的空襲、潛艇、艦炮所擊沉。日本海軍在索羅門群島,從1942年5月5日起,至1943年11月25日止的歷次海戰中,共被擊沉各型軍艦(包括“龍驤”號航空母艦,不包括運輸船)40艘,而在瓜達康納爾島附近即達16艘,其損失之慘重可想而知。至1942年冬,美國海軍加緊了對瓜達康納爾島的封鎖。11月14日上午11時,日本海軍近藤信竹中將的第2艦隊,以戰艦(霧島號)一艘、巡洋艦4艘、驅逐艦9艘及潛艇等所組成的部隊,強行護送運載佐野忠義中將第38師團主力由布乾維爾島去瓜達康納爾登入增援之輸送船團11艘南進。美國海軍得知這一情況後,隨即連續出動了航空部隊首先攻擊轟炸了船團。至傍晚,日軍的運輸船6艘被炸沉,一艘回航,其餘4艘船的指揮者認為,如回航亦將被炸沉,不如全速向瓜島前進,直衝海灘而擱座,這樣雖然棄船,但可挽救部隊、保全物資。即使被炸中,人員還可游上陸地,部分物資尚可從水艙中撈出。14日晚間21時,海爾賽的美軍艦隊到達了瓜島以北之海面,與近藤新竹的第2艦隊展開了激烈的海空戰,結果日軍的“霧島”號戰艦,被美國海軍的航空兵及艦炮擊中而流沒;“衣笠”號重巡洋艦被航空兵炸毀、“綾波”號驅逐艦被艦炮擊中而相繼沉沒。近藤的第2艦隊乘黑夜脫離戰場。當夜23時海戰結束。第38師團尚剩的4艘運輸船全速前進,15日上午2時40分在瓜島海灘擱座後,即加緊卸載。但在美國海軍的艦炮、航空兵以及瓜島上美軍炮兵的攻擊下,至15日上午8時,這4艘船均被擊中而起火。在大火與轟炸中,日軍繼續搶卸,因此兩千多人的部隊、糧食1500袋、炮彈260箱以及其他物資才得以上陸。在瓜島上被困的丸山政男中將之第2師團、佐野忠義中將的第38師團,5個多月以來經歷了缺乏彈藥、糧食、服裝、醫藥的嚴重困難,並遭到了美軍陸、海、空的嚴重打擊。對此,日軍大本營在1942年12月31日的御前會議上被迫決定,從瓜島撤退,但需增強中索羅門群島、紐幾內亞南部國防圈的防衛。
戰爭結果
至1943年2月,百武晴吉的第17軍分批從2月1日、4日,最後於2月7日全部從瓜島西北之沿岸撤完,即:第一次,以驅逐艦20艘,撤回第38師團為主的5201人;第二次,以驅逐艦19艘,撤回軍司令部、第2師團部隊4760人;第三次,以驅逐艦10艘,撤回尚留之後衛部隊1972人。另外,三次海軍共撤回749人。尚有一部日軍因疾病、飢餓、受重傷,在美軍的追擊下自己不能行動而被拋棄,臨別發給各人升汞錠兩片,準備作自殺之用。日軍投入瓜島的部隊約為50000人,最後撤回時不足13000名。第17軍在瓜達康納爾的撤退,表明日本軍國主義已走向衰落,並由此而一蹶不振、直至徹底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