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日記是歲月的保險柜,有功於歷史考據。老一輩學人多數有記日記的習慣,這些日記像忠實的朋友一樣,記錄和陪伴著我們的歲月。在文化和思想史中,日記作為獨特的研究文本,對學術研究起著寶貴的作用,很多真實的記錄對一些疑問的釐清非常有幫助,是最直接和真實的歷史材料。不同作者從多角度談論日記,諸如倡導日記文化、建立日記學等,均有所涉獵,還傳授了許多相關知識,如日記在中國發展的歷史及其作用。《日記漫談》同樣是名家薈萃:陳左高、黃裳、孫梨、葛劍雄、鄧雲鄉、鄭逸梅、葉兆言、周國平、李輝、于光遠……
媒體評論
我寫日記,有感即發,文不加點,速度極快,從文字上來看,有時難免有披頭散髮之感,卻有一種真情流貫其中,與那種峨冠博帶式的文章迥異其趣。我愛上了這些粗糙但卻自然無雕飾的東西……這一愛不打緊,它動搖了我原來的想法。我原來是想用現在的筆,把清華四年求學的經歷,連同感情和牢騷,有頭有尾地,前後一貫地,精雕細琢地,像《留德十年》和《牛棚雜憶》那樣,寫成一本十幾萬字的小冊子,算是我的《自傳》的又一段。現在我改變了主意,我不想再寫了。我想就把我的日記原文奉獻給讀者,讓讀者看一看我寫文章的另一面。這樣會更能加深讀者對我的了解,對讀者,甚至對我自己都是有好處的。
——季羨林《〈清華園日記〉引言》
日記是歲月的保險柜。如果你熱愛人生,就一定會無比珍惜自己的經歷……如果有日記作為依憑,即使許多年前的細節,也比較容易在記憶中喚醒。在這個意義上,日記使人擁有了一個更豐富的人生。
日記是靈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過外部生活,比如上學,和同學交往,而且要過內心生活。內心生活並不神秘,它實際上就是一個人與自己進行交談……有的人只習慣於與別人共處,和別人說話,對自己卻無話可說,一旦獨處就難受得要命,這樣的人終究是膚淺的。
日記是忠實的朋友……別的朋友總有忙於自己的事情而不能關心你的時候,而日記卻隨時聽從你的召喚,永遠不會拒絕傾聽你的訴說。一個人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他仍會有寂寞的時光,但不會無法忍受,因為有日記陪伴他。
——周國平《寫日記的習慣》
我喜歡我這塊家園,我在此散步,我在此沉思,我在此獨語,我在此休憩。每當在大霧彌天的陰冷氣候中迷失了路途,我總要回到我這個溫暖的家園擦試我的雙眼;每當從世俗的戰場廝殺歸來,我便在這塊乾淨的家園舔乾身上的血跡;我可能從不會在大庭廣眾中皺一絲眉頭,可我完全有可能在自己的家園裡失聲痛哭;我假如在人生的旅途中嘗到一盞美酒,我也一定要留下一兩口讓我在自己的家園裡獨斟獨酌。因為這是我的家園,是我的,僅僅是屬於我的。
——沙葉新《日記,我的精神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