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教育作品集:教學工作漫談

30年前,中國教育界的傳奇人物魏書生以嚴整、科學、極具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新穎的互動教學方式,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方式,民主科學的管理指導思想,引領了新一輪教育改革的方向。無論什麼樣的班級,經過他指點,學生快樂健康,綜合素質高,班風積極向上,學習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本書即他的經典著作,以教書育人為主題,全面展現了作者30年來的教育、教學思想和具體方法。 《教學工作漫談》作者魏書生,從細小知識點的學習到能力興趣的培養,再到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方法的改進,乃至和諧融洽的師生相處模式,一個個真實的事例散發著生動的氣息,長者的溫厚和師者的智慧充盈其間,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是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的必讀書。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魏書生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
特級教師,知名教育家
家長信任、學生信賴的班主任
最具影響力的班主任 最權威的版本 最實用的教學工作指南

作者簡介

魏書生,特級教師。1978年到中學任教,1986年起先後任遼寧省盤錦市實驗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市教委副主任,市教委主任、黨組書記,另外還有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全國中學學習科學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副理事長等43項社會兼職。但他始終不離教學第一線,堅持上語文課,1998年以前一直當班主任。任市教育局局長後,除兼上課外,還做著不掛名的班主任工作,是教書育人的模範。
30年來,魏書生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地區作報告2000多場,上公開課1000多次,發表文章200多篇,主編、撰寫、出版20多本書。
由於成績卓著,魏書生先後獲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首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殊榮,被評為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時代人物”。

圖書目錄

我為什麼願意教書(代序)/1
第一輯 憤悱啟發皆有道/1
課堂六步教學法/2
講讀課,少講多讀/4
畫語文知識樹/6
怎樣劃分文章層次/8
怎樣歸納中心思想/10
怎樣分析文章的寫作特點/12
怎樣教詞語/14
怎樣教修辭/17
國中推普五題/18
除了教材,還講什麼/20
課堂激發學生興趣十法/27
研究學生心理,提高教學效率/36
第二輯 最好的學習是自學/41
開學第二天的“期末”考——自學整冊教材/42
整體化——自學一類文章/45
“四遍八步”讀書法——自學一篇文章/46
層次化、網路化——自學文學常識/47
語文課——學生自己講/49
作文——學生互相批改/51
作業——學生自己留/53
考試——學生出題評卷/55
誰都能自己摘果子——後進生怎樣自學語文/57
一、後進生差在哪/58
二、怎樣才能不差/60
三、從文科打開缺口/63
談培養自學能力/64
一、為啥要自學/64
二、怎樣自學/65
再談培養自學能力/68
一、提高認識/69
二、激發興趣/71
第三輯 效率是關鍵/75
培養學生的效率感/76
高效學習日/81
一分鐘競賽/83
45分鐘寫完2420字/86
用好“邊角余料”/89
推開猶豫,雷厲風行/92
考前“獨往獨來”好/94
勞動不吃大鍋飯/96
大掃除15分鐘結束/99
一分鐘全班調好座位/101
兩分半鐘收好書費/103
生物鐘——高效來自科學/105
第四輯 能力的訓練/107
聽說讀寫都來自實踐/108
培養學生的觀察力/113
提高學生的記憶力/116
無規則數字板——提高注意力/120
培養學生的想像力/122
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125
做語文學習的主人/129
發展後進生智力的幾點做法/134
一、增強信心/135
二、掌握方法/136
三、定向活動/137
四、規則活動/138
五、慣性活動/138
第五輯 經師與人師——教書與育人並重/141
教書必須育人/142
育人應先知人/147
重在培養良好習慣/150
寓德育於語文教學之中/151
一、增強道德意識/152
二、訓練道德行為/154
三、培養道德習慣/155
既教作文,又教做人/157
能受委屈的人才是強者/160
心靈的攝像機對準啥/162
好教育是能自我教育/164
一、認識到新我舊我之爭/165
二、感受到新我勝利的幸福/167
三、制訂扶植新我的計畫/168
四、日日自新無歇時/169
永遠有效的後進生互助組/172
控制“三閒”/174
關注國外科技動態/178
國外的同齡人怎樣學/180

序言

我愛讀書。
16歲,正是渴望讀書的時候,然而“文革”開始了,學校生活便告終結。我剛念完初三,一切升學的美夢均告破滅。
運動了兩年,我便從瀋陽市三十二中學,下鄉到了有祖國南大荒之稱的遼寧盤錦。
同學們付出的勞動時間不算短,常常日未出而已作,日已落而未息,勞動所得卻連轆轆飢腸都無法填飽,擴大再生產和積累更無從談起。端起碗來喝白菜清水湯,放下筷子卻絕沒有人敢罵娘,原因是勞動歸來還要抓各種各樣的鬥爭會、批判會,大家都繃緊了那樣一根弦過日子。“階級鬥爭”果然“一抓就靈”,人們餓得要命,卻能夠搜腸刮肚,想出各種各樣權勢者愛聽的話來進行“大頌揚”。並且表決心,要進一步勒緊褲腰帶,去支援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受苦人”,因為據說,他們正過著吃不上、穿不上的苦日子,在水深火熱中受著煎熬。
這樣的日子過了不到10個月,我當上了民辦教師。那一年,我19歲。
從服從分配到心靈安寧
我讀書的時候,並沒想過能去教書。
剛聽到讓我去教書的時候,我並不願去。我們全班55名同學下鄉在一個青年點,有一位同學比我先得到分配,到縣城的公路工程隊去做築路工人,同學們都羨慕得厲害。對我去教書則感到惋惜。有的朋友勸我不去,以便等待能當上領導的機會。儘管不願去,但我又不敢不去,於是,便服從命令去教書。
教書之後,我才發現學生們心靈世界的廣闊。農村孩子們真誠、質樸、勤勞的品質深深感染著我。我教的第一屆學生便是國小畢業班,學生比我小不了幾歲。第二屆學生,年齡大的,才比我小四歲,這樣我們共同語言便比較多。當時教材又比較淺,剩餘時間,我便給學生讀《紅岩》《歐陽海之歌》,講我看過的一些書,介紹城裡的一些事情。他們也告訴我一些在城裡人那裡聽不到的農村的習俗、秘聞。生活在他們之中,我感受到精神的滿足,靈魂的安寧。
那時,大人們為了適應形勢而違心地鬥爭、批判、清隊,整自己的同胞,我感到深深的悲哀而又無可奈何。於是我便決心在學生的心田裡開闢一片綠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種子。
我想,這世界上,如果由於自己的存在而多了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那我便獲得了生存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價值。
我一直認為,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有一顆好心。心腸好,那么生活窮點富點,工作輕點重點,壽命長點短點,他都能坦然無愧、豁達大度地對待,從而活得心安,活得幸福。人活著對他人、對世界有沒有益處,有沒有貢獻,最主要的也在於他有沒有一顆好心。心腸好了,那么體力強點弱點,才能大點小點,他都能盡心竭力地為他人為世界做好事。反過來,心腸壞了,就不好辦,他自己活得太累,太麻煩,別人也會由於他的存在而累,而麻煩。教師顯然是最有利於培養真誠、善良、美好心靈的職業,於是我便迷戀上了教書。
為了教書,我放棄過招工進城的機會,在農村教了兩年零四個月。
1971年秋,遼寧省歷史博物館要招工作人員,從我們農場近四千名知青中選兩名。農場領導確定了我,同志們也勸我去,我心靈的天平向去的一方傾倒了,辦了回城手續,辦了戶口。正在整裝待發的時候,事情又有了變化,這兩個名額不給盤錦而給瀋陽了。後來我被分配到當時盤錦最好的工廠——盤錦地區電機廠。
我深深地想念著學校,想念著學生,想念著老師們。到廠的第一天,便向領導提出不願在工廠而要到學校的要求,但未獲批准。我便繼續申請著,即使在兩年以後確定我做廠領導接班人時,我仍一遍又一遍地申請當教師。
批林批孔時,我因讚揚孔夫子是傑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學家,並且不滿“文革”運動而受到批判。某一位領導從我的日記、文稿中摘錄出我的“反動言論”竟達108條之多。有的時候,我一天要挨三回批判,由政工幹部下放到車間做工人,頭上頂著若干頂帽子,自然沒有了申請做教師的資格。
好在只過了兩年多,“四人幫”便折騰完事了。他們一朝覆滅,人們也就不再認為我是反革命,便又讓我離開車間,負責所謂的“七二一”大學工作。我想,我既沒有罪了,何不要求去教書呢?領導同情我被批判時的遭遇,終於答應了我這個並不過分的要求。六載夙願,一朝得償,喜悅之情,難以言表。
在教改中前進
1978年2月,我到盤山縣三中教語文課,當班主任。不到半年,學校便不再讓我教課帶班,而讓我當教導處副主任,負責學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
聽到這一訊息,我連夜寫辭職報告,因為我費盡唇舌,歷盡辛苦,謀求的就是能帶班教課,如果願意當幹部,我早就可以當比教導主任大得多的官了。於是,我苦苦要求讓我繼續帶班教課。半年以後,領導答應了,但條件是以學校工作為主.兼班主任,教語文課。
當時學校1500多名學生,26個教學班,兩名主任,一位主抓教學,我負責學生思想教育。那時學生紀律又特別不好,我每天忙於學校事務,自己班級學生自覺性也不強,二者常常無法兼顧。於是便開始嘗試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教改實驗。
當時是1979年3月。
那時我覺得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學什麼。我同學生談心,相當多的學生苦於不知語文究竟學些什麼。他們感覺練習冊到處是,花樣翻新的試題如海浪般湧來,思維之舟掉在裡面,不辨方向,不著邊際。於是我便和學生商量討論,畫出了“語文知識樹”。15年前我們畫的語文知識樹有lO個分枝:拼音、生字、辭彙、語法、修辭、標點、文學常識、文言文、閱讀和寫作。分枝以下還有小枝和權。自學語文就先要扎紮實實地學習這些最基本的知識。
學生按照語文知識樹去學語文.就像司機按照交通路線圖駕駛汽車到沒有去過的地方,做到了心中有數,少走許多冤枉路。
明確了學什麼,緊接著就要解決怎樣學的問題。自學能力既是一種優良的心理品質,又是一種個性特徵。任何心理品質和個性特徵都要經歷知、情、行、恆的心理過程才能形成和發展,我便按照這個規律去培養學生。
首先,提高學生對培養自學能力的認識。其次,使學生從感情上體驗到自學的幸福和歡樂。第三,教給學生自學語文的方法,如怎樣讀總體語文書、怎樣讀一本語文書、怎樣讀一類文章、怎樣讀一篇文章、怎樣提高學習效率、怎樣制訂語文學習計畫等。第四,引導學生持之以恆地堅持執行自學計畫。
1979年,我沒批改過一本作業,沒批改過一本作文,除統考外,我沒搞過測驗、考試。但我教會了學生怎樣留作業,怎樣批改作業,怎樣批改作文,怎樣出考試題。一學期的教材,我只用30多節課就講完了。我絕大部分時間用於全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但這屆學生的語文成績在縣內卻遙遙領先。參加縣內中學語文能力測驗,我們獲第一名;參加全縣30所中學聽說讀寫競賽,獲第一名;學生升學考試成績比重點中學平均高7.8分(當時我校是一般中學,學苗是經重點中學選拔後剩下的)。
1979年末,我便在營口地區語文教研會上宣讀自己作文教學改革的論文,在會上引起相當激烈的爭論。支持者熱情鼓勵,反對者亦慷慨激昂。
1981年暑期,第一屆實驗班學生畢業,我寫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文,在省中語會宣讀,得到多方面支持,同年送全國中語會第二屆學術年會交流。《中國教育學會會刊》全文刊載了我這篇文章。廣西((中學文科教學參考》雜誌為我開闢了一個專欄,廣西教育學院王世堪院長親自為我寫短評。專欄還登了我的兩名學生的文章。那時我的中學教齡還不到四年,學歷只是國中。得到這么多老師、領導的鼓勵和支持,既有感激,又有慚愧,還有不安。我默默地把感激、慚愧、不安在心靈深處轉化為上進的動力,繼續朝著語文教學改革的深處探索。
曾經有人認為,我的語文教學不像語文教學的樣子,而是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但我越往語文教學的深處探索就越感覺到,人腦這部機器應該分為兩部分,動力部分和工作部分。兩者不能互相取代,學習的動力不能代替學習的實踐;反過來,學習的實踐也不能代替學習的動力。回憶自己走過的語文教改之路,我感覺最滿意的一點,就是始終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我教語文極為輕鬆,根本原因也在於育人,在於引導學生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
語文是工具學科。但不同的人利用這一工具做著不同的事,來達到自己的人生目的。同是學習的工具,有人用閱讀能力讀偉人傳記、技術資料、先進理論,有人則讀黃色書刊、反動文章。同是工作的工具,有人講話勸人具備真善美的品質,寫文章宣傳周總理、雷鋒的精神,傳播先進的科技知識,激勵別人為人民、為祖國做出貢獻;有人說話慫恿入作惡,寫文章宣傳入是自私自利的動物,引誘別人為了個人私慾不顧別人死活。
顯然只教會學生語文知識不行,只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也不行。沒文化很可怕,有了文化心術不正,有人認為更可怕。我覺得至少是同沒文化一樣可怕。
我深深感到,一位教師,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教書的同時始終注意育人,這是我個人心理上的需要,是學生切身利益的需要,是人民的需要,是國家利益的需要,是黨的利益的需要,是語文學科性質的需要,是提高語文成績本身的需要。育人是語文教師分內的事,只有堅持育人,才可能進入語文教學的自由王國。我的這一觀念和教書育入的具體做法,1983年在全國中語會第三屆學術年會介紹時,受到與會者贊同,許多同志產生了強烈的共鳴,這更堅定了我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的信心。
1984年暑期,全國中語會在大連開會,重點推廣我教書育人的經驗。德高望重的呂叔湘先生親臨會議.從頭到尾聽了我的匯報發言。呂先生在大會上作了熱情洋溢的講話,給我以多方面的鼓勵。呂老的鞭策,使我獲得了極大的動力,增長了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堅定了對人類美好未來的追求與嚮往。
1984.年8月12日,中共遼寧省委、省人民政府聯合作出《關於開展向魏書生同志學習活動的決定》,同時省政府授予我“特級教師”的稱號,那時我34歲,中學教齡才6年。同許多教師相比,我是幸運的,我得到的關懷、支持、鼓勵要比別人多。唯有如此,我才更應珍惜這難得的機遇,加倍努力工作和學習,以報答黨和人民的恩情。
魏書生
1994.12.8

名人推薦

魏書生是個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業,有一種忘我精神。我要是年輕一半,我一定要拜他為師,向他學習。
——著名語言學家、教育家/呂叔湘
魏書生教學成功的要訣,首先靠他對教育事業的無比熱愛,靠他正確的教育思想,靠他對教育改革的執著追求。除此之外,還有一項更重要的就是他對教育理論的深入學習、掌握與運用。因此,豐富了他的智慧型,開拓了他的胸襟,也為大陸地區教育改革寫下了輝煌的史頁。
——台灣教育家/陳光輝
真的是很不錯的一本好書,魏老師不愧是一代大師!書中所列具有很現實的參考價值,非常值得一看!真希望自己也能有幸親耳聽到魏老師的課呀!本書對新老師、老老師皆有參考價值!
——網友/最愛流星雨
書很值。內容比較豐富,有教學方面,有教育管理方面,可操作性很強。魏書生的教育事例往往比枯燥的理論更有效,更易懂。值得一看。
——網友/yzhlxw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