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電影《日照重慶》原型取材於發生在重慶的一則新聞。影片匯集了王學圻、秦昊、范冰冰、子義、李菲兒等眾多明星,在秉承王小帥以往風格的同時,又有了全新的開拓。
這部電影不僅是王小帥的商業轉型之作,同時也是與《十七歲的腳踏車》、《青紅》構成“城市三部曲”的終結章,王小帥對該片寄予厚望。
影片入圍第63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影片的海報被指抄襲美國影片《街頭之王》 。
故事梗概
漫長航海歸來,船長林權海(王學圻 飾)接到第一個訊息,竟然是自己13年未見的兒子林波(子義 飾)因為搶劫在半年前被警方被擊斃了!19歲的孩子,朝氣蓬勃的年紀怎么會發生這樣的事?令人難以置信。作為父親,林權海匆離開現在居住的城市—日照,懷揣複雜回到那個曾經的城市—重慶。開始了追蹤真相、探尋內心的旅程……
然而通過對事件的深入探尋,卻發現了背後更多的事情……老友老金(王奎榮 飾)、老金兒子,兒子的密友昊子(秦昊 飾) 被劫持人質護士—竹青(范冰冰 飾),林波的女友—小雯(李菲兒 飾),和擊斃兒子的警察—劉成(張嘉譯 飾)每一個人都給他描繪了一個一個似是而非的兒子……
這一切,令林權海一直掩藏在內心深處的愧疚、自責不斷的翻湧著,由於自己的漂泊、自私和逃避,給身邊至親帶來一生都難以磨滅的傷害,這些傷害不僅是對前妻(丁嘉麗 飾)、已經過世的長子,還有聚少離多的現任妻子(李玲玉 飾)和已經快不認識他的小兒子。
日照在等他回去,但是如何面對重慶的一切,又該如何正視自己的內心?
精彩看點
超市青少年殺人事件
《日照重慶》取材自發生於重慶的真實案件,緣起一起超市青少年殺人事件,
王學圻在《日照重慶》中扮演的是尋求兒子死亡真相的父親,在全片中獨挑大樑連線起各個人物關係。一口氣在一年之內合作三部作品的王學圻和范冰冰,是王小帥導演整部戲的靈魂。秦昊、李玲玉、張嘉譯、丁嘉麗以及李菲兒等名角的參演,陣容強大。
《日照重慶》是入圍第63屆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的唯一華語影片。其整體基調,和王小帥之前的《青紅》、《左右》等作品頗為相似,都是充滿著糾結情感的“嚴肅電影”。
“城市三部曲”終結章
《日照重慶》不僅是王小帥的商業轉型之作,同時也是與《十七歲的腳踏車》、《青紅》構成“城市三部曲”的終結章,王小帥對該片寄予厚望,不僅有藝術上的企圖,更是有著商業上的野心。“《日照重慶》是我迄今投資最大的一部作品,《十七歲的腳踏車》是發生在北京的故事,《青紅》是上海的,《日照重慶》則正如其名,是一個與重慶息息相關的電影。雖然都是有關城市化進程下的小人物,但這次明顯不同之處,多了商業元素,電影是由一起青少年殺人事件而起,所以叛逆與犯罪占了電影的很多篇幅,而這起殺人事件是在現實中真實存在的,那么他為何殺人,殺人又產生了什麼影響,這些是我關心的,通過這些表達我對當下人的狀態的思考。”王小帥表示。
拍攝背景
王小帥表示該片中兒子對於父親的反叛並不來自個人經驗,而是全世界都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相反他還期待自己的孩子開始反叛。對於影片傳遞的主題,王小帥直言現在的社會需要反思價值觀。
從網路視頻了解真相
王小帥一開始就直言,《日照重慶》有一點懷舊的感覺,電影就像蝸牛爬過留下的印記,記錄生命的痕跡對他來說很重要。談到片名,王小帥坦言這是在開拍後才想到的,“我們要找一個內陸城市,一個海邊城市,最後選擇了重慶和日照。但後來我突然發現將這兩個名詞放在一起有奇妙的雙關效果,重慶是很陰霾的城市,‘日照’就代表像陽光照進來。”
在電影中,王學圻飾演的海員父親最早是通過新浪網的視頻了解到兒子被殺過程的,對此導演解釋到,“父親是一個海員,出海很長時間,他回來之後新聞的第一時間已經過去,通過網路視頻是了解事實最好的一個方式。”
叛逆的孩子全世界都有
談到電影中的父子情,王小帥並不認為這與個人經歷有關,“孩子對父親的反叛,對父親權威的藐視,全世界都會有,因為這是生命本身帶來的。”他最後還強調,“我等著我的兒子多年之後開始反叛我。”
有人認為電影的敘述借鑑了《羅生門》的手法,王小帥強調自己已經在避免渲染純粹的懸疑手段,儘量不去對事實真相進行追究,而是升華到精神尋求上,“電影發生了一半之後,真相就不那么重要了。”
王學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這個人物為了工作犧牲了生活與孩子。王小帥坦陳這是他電影中很重要的隱喻,“我們這個社會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丟失了很多的東西,年輕人在成長過程中,丟掉了親情,丟掉了世界觀的建設,這是巨大的問題。究竟是誰殺了這個孩子,是這個警察最後開的一槍嗎?是他父親早年對他的拋棄?還是我們整個青少年成長的背景?”
亮相坎城
電影《日照重慶》在2010年坎城國際電影節上,從原來的“一種關注”單元晉級主競賽單元,爭奪最高獎項金棕櫚獎,這在坎城電影節史上是第一次。
第63屆法國坎城國際電影節12日拉開帷幕。中國導演王小帥作品《日照重慶》2010年7月13日率先亮相,向本屆電影節最高獎——金棕櫚獎發起有力衝擊。
王小帥與坎城電影節緣分不淺。1999年,他的作品《扁擔姑娘》就曾入圍“一種關注”單元。2005年,其作品《青紅》更榮獲僅次於金棕櫚獎和電影節大獎的評審會大獎。同時,王小帥在歐洲影壇一直有著好名聲和好運氣,由他執導的《十七歲的腳踏車》和《左右》曾2次摘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
影片評價
故事動人
父親尋訪兒子行兇真相
《日照重慶》的故事很簡單,但卻有懸疑的味道。劇本根據一個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一個自我放逐的兒子和一個渴望自我救贖的父親的故事。
這部片子有足夠的商業元素,卻又相當的藝術化。王小帥在片中用了不少長鏡頭,人物臉部的特寫很多,尤其是王學圻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變化都被鏡頭記錄了下來。不過,觀眾並沒有因此而感到沉悶,一位美國觀眾表示:“影片的節奏恰到好處,在情感表達方面以及對社會的關注方面都做得很好。”
表演到位
王學圻有實力衝擊影帝
首映後,觀眾都對王學圻的表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王學圻是貫穿整部影片的男一號,發揮空間很大。在眾多的面部特寫鏡頭中,王學圻一如既往地表現得非常到位,每一個表情都經得起推敲,情緒表達拿捏得恰到好處。一位觀眾評論說,這個角色的情緒起伏不大卻足夠出彩,“我無法想像出這個父親應該怎么演,但我覺得王學圻就是這個父親,不會是其他人。”有人猜測,王學圻憑這部影片也許有實力衝擊影帝獎項。
除了王學圻,其他人的表現也相當不錯。范冰凍的戲份雖然並不多,但被挾持的那一場戲令人信服。秦昊、子義兩位年輕演員詮釋角色不浮躁,給影片增添了不少色彩。在影片的最後,“甜歌皇后”李玲玉的出現也給人不少驚喜。
票房情況
號稱“商業片”
《日照重慶》沒賣好 票房僅三四百萬
《日照重慶》在2010年11月5日公映前曾在多個城市舉辦過小規模點映,贏得了不錯的口碑。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王小帥近年來最出色的作品,故事比他此前的兩部文藝片——《青紅》、《左右》更為通俗,再加上有范冰冰、王學圻等大腕兒的加入,應該會有市場。
然而這部王小帥從影以來投資規模最大(光拍攝就花了1800萬)、商業元素最豐富(包括綁架、槍擊、血腥、懸念)的影片,卻未能改變王小帥作品多年來的境遇。影片首周末三天票房只有130萬,目前全國票房三四百萬,在不少影院已經下線。這樣的成績與《青紅》、《左右》差不多。
宣傳未跟上
發行走“文藝路線” 觀眾想看找不到
面對無比慘澹的票房,王小帥認為這與發行宣傳有直接關係:“在商業電影市場上,宣傳和發行方面有一套固有的機制和流程,如果這一塊缺失了,觀眾對影片的信息了解不夠,怎么可能有票房?”“全國上下大約只投放300來個拷貝,聽說廣州都沒上映,武漢、東北的朋友想到影院看都找不到。”採訪中,王小帥沒有掩飾對發行方保利博納的抱怨。
據悉,在該片短短几天的上映期間,絕大多數影院都只拿出一個影廳來放映《日照重慶》,排片時間也均在白天,一天最多安排兩三場,在影院裡也幾乎看不到《日照重慶》的海報和燈箱廣告。
對於王小帥的指責,保利博納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認為《日照重慶》其實是一部文藝片,而對於一部文藝片來說,他們已經盡力了,沒什麼可愧疚的。
《日照重慶》聯合製片人穆小勇表示,影片賣得不好,跟目前中國文藝片市場不景氣的整體現狀密切相關,“文藝片在內地還沒有形成規模,市場還沒有細分到那個程度。”
檔期有失誤
坎城歸來未上映 延遲之後成“冷飯”
保利博納負責人同時指出,檔期選擇失誤才是《日照重慶》票房不好的根本原因:“我們覺得它應該在2010年5、6月份熱度最高的時候上映——當時《日照重慶》參加第63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不過投資方沒有採納我們的意見。”
在這位負責人看來,《日照重慶》上映時間一拖再拖,已經成了“冷飯”:“我們給很多記者打電話,他們都覺得是很久以前的片子了,不感興趣;部分觀眾也誤以為上映過。票房不好在預料之中。”
這一觀點得到了業內人士的支持。華星影院經理劉暉表示:“其實從坎城回來之後,趁著熱乎勁兒趕快上映,也許能吸引更多的觀眾來觀看。現在隔了半年,還得重新宣傳,很不討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