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藥部位
全草。
性味
味甘,性微寒。
功效
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
用於濕熱痢疾,瘡癤。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採集加工
夏、秋二季採收,除去殘很及雜質,洗淨,略蒸或燙後曬乾。
形態特徵
毛馬齒莧又名多毛馬齒莧、半枝蓮。直立或披散、分枝草本,高10-30cm。莖肉質。葉互生,近圓柱狀線形,長1-2cm,葉腋內被長疏柔毛。花小,無梗,為6-9片輪生葉包圍;萼片長圓形,漸尖或急尖,紅色或淡紅色;雄蕊20-25。蒴果卵形,蠟黃色,有光澤,蓋裂。種子小,黑色,表面有小瘤狀體。花期5-8月,果期7-9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邊沙地上,性耐旱,喜陽光。分布於華南及福建、台灣等地。
相關論述
《台灣藥用植物志》:“水煎服治紅白痢,搗爛敷瘡,能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