鏇風裝

鏇風裝

鏇風裝是中國古代圖書的一種裝訂形式之一 , 亦稱“鏇風葉”、“龍鱗裝”。 唐代中葉已有此種形式 。其形式是:長紙作底,首葉全裱穿於卷首,自次葉起, 鱗次向左裱貼於底卷上。 其特點是便於翻閱, 利於保護書葉 。

基本信息

簡介

因為缺乏足夠的資料,關於鏇風裝的形制,如今學術界還沒有統一的看法,一種意見認為,鏇風裝是將經折裝的書再用一張紙一半把書的第一葉粘起來,另一半把書的最後一葉粘起來,整張紙把書的第一葉和最後一葉連同書背一起包起來。另一種意見認為,鏇風裝是抄書時,先一葉一葉的抄寫,然後再依次序像魚鱗一樣一葉一葉地粘在一張捲軸式的底紙上,收卷時,書葉鱗次朝一個方向鏇轉,宛如鏇風,所以又稱為鏇風卷子。

演變

鏇風裝由捲軸裝演變而來。它形同捲軸,由一長紙做底,首頁全幅裱貼在底上,從第二頁右側無字處用一紙條粘連在底上,其餘書頁逐頁向左粘在上一頁的底下。書頁鱗次相積,閱讀時從右向左逐頁翻閱,收藏時從卷首向卷尾捲起。

這種裝訂形式捲起時從外表看與捲軸裝無異,但內部的書頁宛如自然界的鏇風,故名鏇風裝;展開時,書頁又如鱗狀有序排列,故又稱龍鱗裝。

鏇風裝是我國書籍由捲軸裝向冊頁裝發展的早期過渡形式。現存故宮博物館的唐朝吳彩鸞手寫的《唐韻》,用的就是這種裝訂形式。

說法

流行3種說法:認為古書的經折裝就是鏇風裝。美國芝加哥大學名譽教授錢存訓的《中國古代書史》稱:書籍的捲軸形式,一直延續作用到9世紀唐代末葉,才被摺疊的形式所取代。自此而後,中國書籍的形式便逐漸演變。最初的摺疊式,稱為‘鏇風裝’或‘經折裝。這就是說,鏇風裝就是經折裝,或者說經折裝也可以稱為鏇風裝。 認為鏇風裝是在經折裝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劉國鈞、鄭如斯的《中國書的故事》中說:大約在經折裝出現不久,有人發現這樣容易散開,容易折斷,於是就想辦法,用一張大紙對摺起來,一半粘在書的最前葉,另一半從書的右邊包到書背,粘在書的末葉。這樣,在拿取時,就不會有散開扯斷書葉的危險。如果從第一葉翻起,直翻到最後,仍可接連翻到第一葉。迴環往復,不會間斷,因此,就把它稱為‘鏇風裝’。鏇風裝是經折裝的變形。經折裝和鏇風裝大概是在9世紀中葉出現的。

根據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唐寫本王仁 《刊謬補缺切韻》的裝幀形式及歷代諸家對此的稱謂,又有一種說法,認為鏇風裝是捲軸裝到冊葉裝的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裝幀方式,是以一幅比書葉略寬略厚的長條紙作底,而後將單面書字的首葉全幅粘 於底紙右端。其餘書葉因均系雙面書字,故以每葉右邊無字之空條處粘一紙條,逐葉向左鱗次相錯地粘 在每葉之外的底紙上。由於每葉都是粘在上一葉的底下,故右邊粘連處看不出相錯的粘連縫痕,而左邊則形成上葉壓下葉的錯落相積的狀況。收藏時,與捲軸裝卷向相反,是從首向尾捲起。從外表看,仍是捲軸裝,但內部書葉卻逐次朝一個方向卷鏇轉起,宛如自然界的鏇風,故古人稱它為鏇風葉子、鏇風葉卷子,即鏇風裝。因其書葉鱗次櫛比,貌似龍鱗,故又稱龍鱗裝。打開來翻閱時,除首葉因全幅粘裱於底紙上不能翻動外,其餘書葉均能和閱覽現代書籍一樣,逐葉隨意翻覽。這種裝幀形式既保留了捲軸裝的外殼,又解決了翻檢不方便的矛盾,是對捲軸裝的一種改進。待到書葉擺脫掉粘 自身的底紙,冊葉裝便真正產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