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葉

旋風葉是從卷子演變成冊葉的第一步,是冊葉的第一種形式。 有的卷子有幾丈長,看開頭幾行還可以,只需要把卷子打開一點就行。 當時的旋風葉一般還是抄本,而在當時以及稍後的雕版印書,有的採用捲軸裝,有的採用這種新形式的旋風葉。

旋風葉是從卷子演變成冊葉的第一步,是冊葉的第一種形式。
旋風葉由卷子演變而來。紙寫的卷子有一大缺點,即展開收起時很不方便。有的卷子有幾丈長,看開頭幾行還可以,只需要把卷子打開一點就行。可是如果要看中間的內容就比較麻煩,而要看最後的內容就更要把整個卷子全部展開。尤其是字書、韻書、類書等這類供查閱的工具書,一般不是從頭到尾通讀的,只是在需要時臨時查找一個字或某項具體內容,而卷子本的不方便就表現得更為突出。於是出現了變革,把卷子一正一反地摺疊成長方形的摺子,前後相連包上一張紙作為書皮,把原來的一卷書變成了一冊書。與卷子本相比,這種樣式的書翻起來很便捷,要查哪裡隨時就能翻到,從頭到尾翻一遍也極為迅速,就像一股旋風吹過,加上不再是卷子的形式而是長方形略像樹葉,於是有了旋風葉這樣一個形象的名稱。在宋代這種形式的書也叫葉子。
旋風葉的出現大約是在唐末,也可能與佛教有關,從印度取回的經是貝葉經,而且僧人要不斷地背誦佛經,卷子不便查閱,因此需要加以改進。當時的旋風葉一般還是抄本,而在當時以及稍後的雕版印書,有的採用捲軸裝,有的採用這種新形式的旋風葉。如韓國慶山寺發現的《陀羅尼經》和敦煌發現的鹹通九年《金剛經》是卷子,北宋初的《開寶藏》也是卷子。而同樣在敦煌發現的後晉天福十五年(950)《金剛經》殘本,卻是旋風葉。進入雕版印刷時代以後這些印刷品,無論是採用卷子還是旋風葉的形式,印刷時都是用一塊長條形的木板雕版,然後刷印,再把印好的長條印張(一般有二尺多長)一條一條粘接起來。當時刻制書版時木料的長度取決於能夠生產出的紙的長度,而當時生產的紙張就是這樣長。現在韓國海印寺保存的相當於我國南宋時的《大藏經》書版之所以比較長就是這個原因。一卷完整內容的書往往需要若干個印張,粘接完成再加工成卷子或旋風葉。由於還沒有後代那樣單獨印成單獨的書葉再裝訂成書的辦法,所以文字周圍也不需要有框子,而一般只需要在文字上下刻上橫線以便對齊,增加美觀。現在流傳下來的這種旋風葉絕大多數是佛經,還有一部分是道經,這主要是因為宗教本身具有很大的保守性,一旦形成傳統往往會被奉為神聖,輕易不願做出改變。這種旋風葉也是如此,佛教徒迷信這種樣式,認為加以改變就是褻瀆經典,不夠尊重,所以現在能夠見到的從北宋到清代的佛經,除明末的《徑山藏》外,都採用這種旋風葉的形式,似乎成為佛經專用的形式,因此習慣上又稱這種旋風葉為“梵夾裝”或“經折裝”。
還有一種說法,故宮收藏一卷唐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的古寫本,外形是卷子,展開后里面是貼上的二十四葉書葉,雙面書寫,把每葉右邊的空白處貼在卷子上,依次相錯疊壓,像魚鱗的樣子。有人根據這一實物,結合一些文獻記載,認為這才是旋風葉。但黃永年先生認為是錯誤的。文獻記載不清楚,而實物僅此一件,是否確實還不好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