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成孔

旋挖成孔

旋挖成孔是在泥漿護壁的條件下,旋挖鑽機上的轉盤或動力頭帶動可伸縮式鑽桿和鑽桿底部的鑽頭旋轉,用鑽斗底端和側面開口上的切削刀具切削岩土,同時切削下來的岩土從開口處進人鑽斗內。待鑽斗裝滿鑽屑後,通過伸縮鑽桿把鑽頭提到孔口,自動開底卸土,再把鑽斗下到孔底繼續鑽進。如此反覆,直至鑽到設計孔深。

工藝過程

①鑽頭著地,旋轉,鑽進:以鑽具鑽頭自重和加壓油缸的壓力作為鑽進壓力,每一回次的鑽進量應以深度儀表為參考,以說明書鑽速、鑽壓扭矩為指導,進尺量適當,不多鑽,也不少鑽,鑽多,輔助時間加長,鑽少,回次進尺小,效率降低。

②當鑽斗內裝滿土、砂後,將其提升上來,注意地下水位變化情況,並灌注泥漿。

③旋轉鑽機,將鑽斗內的土卸出,用鏟車及時運走,運至不影響施工作業的地方。

④關閉鑽斗活門,將鑽機轉回孔口,降落鑽斗,繼續鑽進。

⑤為保證孔壁穩定,應視表土鬆散層厚度,孔口下入長度適當的護筒,並保持泥漿液面高度,隨泥漿損耗及孔深增加,應及時向孔內補充泥漿,以維持孔內壓力平衡。

⑥遇軟土層特別是黏性土層,應選用較長斗齒及齒間距較大的鑽斗以免糊鑽,提鑽後應經常檢查底部切削齒,及時清理齒問粘泥,更換已磨鈍的斗齒。鑽遇硬土層,如發現每回次鑽進深度太小,鑽斗內碎渣量太少,可換一個較小直徑鑽斗,先鑽小孔,然後再用直徑適宜鑽斗擴孔。

⑦鑽砂卵礫石層,為加固孔壁和便於取出砂卵礫石,可事先向孔內投入適量黏土球,採用雙層底板撈砂鑽斗,以防提鑽過程中砂卵礫石從底部漏掉。

⑧提升鑽頭過快易產生負壓,造成孔壁坍塌。

⑨在樁端持力層鑽進時,可能會由於鑽斗的提升引起持力層的鬆弛,因此,在接近孔底標高時,應注意減小鑽斗的提升速度。

操作過程一般規定

1)旋挖成孔宜用於填土、黏性土、粉土、碎石土、軟岩及風化岩等岩土層,對不穩定地層必須進行孔壁加固處理,在沒有施工經驗的地層中成孔.應做試成孔驗證,溫州地區不適合旋挖乾作成孔。

2)開工前應編制旋挖樁基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並對方案進行專項討論。

3)旋挖成孔作業地面應堅實平整,作業過程中地面不得沉陷,工作坡度不得大於3.5%,當地面強度不能滿足旋挖鑽機接地比壓要求時,應採取鋪設路基板或硬化地面等措施,確保機械穩定、安全作業。

鋼護筒埋沒

1)鋼護筒宜選用厚度不小於10mm鋼板製作,護筒內徑宜大於鑽頭直徑200~300mm,直徑誤差應小於10mm,護筒下端宜設定刃腳,多節鋼護筒連線宜採用焊接,焊接頭應滿足強度、剛度、防漏要求,必要時可加焊肋筋。

2)護筒頂端宜高出地面不少於0.3m,鑽孔內有承壓水時,護筒頂端應高出穩定後的承壓水位1.5m。軟土和砂性土不應小於3.0m,或直接穿過軟土和砂性土進入黏性土不應小於1.0m。

3)埋設時應確定中心位置,護筒中心與樁中心偏差不得大於10mm,傾斜度不得大於1%,護簡就位後,應在四周對稱、均勻地阿填黏土,分層夯實.同時防止護簡偏移。

2)泥漿製備:

(1)現場應配備泥漿攪拌設備和泥漿測試儀器。

(2)現場應沒泥漿池,池的容積不宜小於單樁成孔體積的1.2倍。

(3)泥漿製備應滿足下列要求:黏士宜選擇膨潤土,當用其他黏土代替時,含砂率不應大於2%,造漿率不應小於5m /t.塑性指數不應小於25。

(45)若採用其他鑽孔樁泥漿作穩定液時,必須對其進行性能改良與測試,滿足要求後的泥漿電可以使用。

3)泥漿的使用與管理:

(1)孔口採用護簡時,液面不宜低於孔口1.0m,並且應高於地下水位1.5m以上。

(2)在易漏失泥漿地層施工時,應採取堵漏措施,控制孔口液面高度,維持孔壁穩定。

(3)每班應有專人負責泥漿的製備、性能檢測、改良與廢漿的淨化。

質量檢測

1、檢測方法

(1)超音波檢測。超音波檢測即聲波透射法檢測,需要在成樁過程中預先將聲測管固定於鋼筋籠上,並澆築於樁體中。採用聲波透射法檢測混凝土完整性的基本依據是:當儀器換能器發射一定頻率脈衝波並在混凝土中傳播時,其內部的傳播速度、首波幅度和接收信號主頻等聲學參數,一般無明顯的差異與變化。檢測前,在樁頂測量相應聲測管外壁間淨距離,並將各聲測管內注滿清水,檢查聲測管暢通情況,換能器應能在全程範圍內升降順暢。

(2)高應變檢測。高應變檢測採用CASE法,檢測時將2支加速度感測器和2支應變力感測器分別對稱安裝在樁側表面(距樁頂2倍樁徑左右),用重錘自由下落激發樁頂,感測器採集接收樁身在瞬時衝擊下產生的軸向應變、樁側與樁端土阻力效應及樁身運動速度信號。

2、檢測結果

超音波檢測結果表明:150根灌注樁的樁身完整性均合格,樁身質量為工類樁。高應變檢測結果表明:灌注樁的單樁承載力均不小於設計單樁豎向極限承載力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