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著作
施萊歇爾最重要的著作是《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綱要》(1861~1862),每章先寫出他所構擬的原始印歐語形式(加星號為記),再寫實有的梵語、古希臘語、拉丁語、日耳曼語等形式。這個比較法為後來的新語法學派開闢了道路。
語言分類
施萊歇爾把語言分為3類:孤立語(如漢語),屈折語(如印歐語),粘著語。他認為語言總是從孤立階段經粘著階段發展到屈折階段,印歐語是最高階段的語言,但是拿不出歷史證據。他這個說法之所以曾經風靡一時,只是因為迎合了印歐人的種族偏見。
“譜系樹”模式
施萊歇爾提出“譜系樹”模式。按他的說法,最早是原始印歐語,這像是樹幹;由此生出兩支,一支是斯拉夫-日耳曼語支,一支是雅利安-希臘-義大利-凱爾特語支,從這些語支再分別生出日耳曼、立陶宛、斯拉夫、凱爾特、義大利、希臘、伊朗等語言。這個譜系樹模式已為後人所採用,但只是為了大致了解語言的演變過程。語言不是在哪個年月突然分為兩支的,一種語言分化為不同語言之後仍然彼此互相影響,這與樹木各枝的互不相干不同。
原始印歐語
施萊歇爾所構想的原始印歐語,結構很簡單,只有幾個元音,幾個輔音,詞法非常有規則。這個假說在他去世幾年之後就為K.布魯格曼等所推翻。1905~1907年在土耳其發掘出了公元前1700~前1200年的西臺文字,更證明施萊歇爾所構擬的形式需要修正。
研究語言方式
施萊歇爾最早提倡用自然科學方法來研究語言,他的《印度日耳曼諸語言比較語法綱要》是19世紀60年代對印歐語系最有系統的描述。 但是由於掌握材料不夠,他的語言類型三分法和印歐語言譜系描寫法都不免粗疏,已由後人作了許多修正。
施萊歇爾還著有《立陶宛語手冊》(1856~1857),這是立陶宛語的第一本科學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