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翠峰

施翠峰本名施振樞,1925年12月9日出生於古都彰化鹿港,「施翠峰」三字為其青年時代發表創作時即採用的筆名,取其象徵翠綠峰巒的文藝氣息.

基本信息

施翠峰其父為鹿港信用合作社的創辦人之一.施翠峰與王詩琅,黃得時,陳千武,張彥勛等人同屬「跨越語言的一代」,為張彥勛就讀台中一中時期的同班同學(注六),與鍾肇政,文心等人曾創刊同仁性質雜誌《文友通訊》,被林海音喻為是戰後第一位掌握中文創作的作者.在日治時期即能運用日文創作,在戰後進入省立師範學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前身)美工科就讀,並開始在《新生報》,《力行報》上發表文藝創作.其專業主要在美術教育的推廣與藝術理論的研究,文藝創作生涯集中在1970年代以前,之後即漸漸將精力置放在民俗學,人類學的研究上,具體的成果有《風土與生活》(1966),《思古幽情集--神話與傳說篇》(1976),《台灣民譚探源》(1985),《台灣原始宗教與神話》(2000)等書,對於台灣民俗文化的研究與推介持之以恆,歷久不變.
從施翠峰文藝,美術,民俗創作與論述中,處處可以看出其理性強於感性的特質,像在《文友通訊》中對於環境情勢的警覺,像在民俗學作品中的分析條理井然,見解精闢,像在短篇小說里符合邏輯的情節安排,在在都顯示他理性思維的一面.透過電話訪談,施翠峰表示其理性的養成主要有二:其一是環境的逼迫與痛恨壞人,其二是受到美術繪畫訓練的影響.除了理性,施翠峰還有其感性的一面,在電視上看到感人的畫面仍會暗然流淚,可見其感情豐富的另一面.施翠峰的冷靜理性,再加上身材高大,批評坦率直言,往往給人不易親近的感覺.然而這份「莫測高深」其來有自,因為處在特殊的情境中保持理性,可以讓路途走的更遠,更久,得以持續為後人照亮前人的來時路.
施翠峰文藝創作的歷程並不算太長,而且所有的火力並未能集中在此,所以相較於其它的作家來說,作品產量或許並不是最豐富的,但是對於台灣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歷程而言,其創作卻是極具歷史探索的意義.在五0,六0年代的兒童文學園地作品仍以蒐集,翻譯,改寫為創作手法,以兒童詩歌,短篇故事等類型為大宗的局面而言,施翠峰於1956年,1958年陸續發表於《良友》,《學伴》等兒童期刊上的〈愛恨交響曲〉,〈歸燕〉兄妹作,是承繼台灣文學寫實風格的傳統,代表台灣兒童文學創作渴望本土化的理念實踐,所以說,〈愛恨交響曲〉,〈歸燕〉二作標誌「台灣現代兒童文學發展」的重要里程.像日人宮川健郎認為的:「散文性,少年性與求變意志的獲得」是日本現代兒童文學的三項表徵,以此檢驗,將發現到作者將兒童少年的特殊需求納入寫作考量,並且能夠取材台灣的鄉土與立基於台灣的現實,體現其對於斯土斯民的深厚情感,因而顯示,施翠峰的少年小說創作跟世界兒童文學發展的脈動是與時俱進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