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淑端

施淑端--台灣彰化鹿港鎮人,當代著名小說家,原名施淑端,筆名李昂(以此廣泛為大眾所知)、李晉。(李為母姓),台灣著名現代派作家施叔青之妹。台灣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畢業,美國奧立岡大學戲劇碩士,後任教。

李昂

獲獎記錄

文學獎
2002 賴和文學獎 (獲獎)
1991 《時報》文學優等獎 《鹿窟紀事》 (獲獎)
1988 《聯合報》文學佳作獎 《愛情試驗》 (獲獎)
1983 《聯合報》中篇小說首獎 《殺夫》 (獲獎)
1981 《時報》報導文學獎 《別可憐我,請教育我》 (獲獎)
1981 《時報》文學佳作獎 《誤解》 (獲獎)

李昂(1952―)台灣彰化鹿港鎮人,當代著名小說家,原名施淑端,筆名李昂(以此廣泛為大眾所知)、李晉。(李為母姓),台灣著名現代派作家施叔青之妹。台灣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畢業,美國奧立岡大學戲劇碩士,後任教。
16歲開始寫“花季”,次年發表於《中國時報》副刊,併入選爾雅年度小說選《五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十一個短篇》。此後以才女之姿進入文壇。文化大學哲學系畢業後,赴美奧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攻讀戲劇碩士。
戰後台灣文壇第三代的作家中,李昂是相當受矚目及爭議的一位女作家。她的備受矚目及爭議原因在於其小說所選擇的題材。自“人間世”系列小說發表後一直延續至今,李昂的小說中對性描寫、性主題及與之相關的道德問題都有露骨的描述,近期則更進一步連結至政治的面向,而引起文學界及讀者兼兩極的評價。
處女作《花季》(涉及性意識性心理的禁區,從此其作品多以兩性關係為題材,深入探討婦女命運、人性的解放及其與社會文化道德的關係等問題。) 著有小說集《混聲合唱》、《鹿港故事》、《人世間》、《她們的眼淚》、《愛情試驗》,作家訪問記《群像》、中篇小說《殺夫》(1983年,成名作,自此李作成為暢銷書的一部分)、《暗夜》,長篇小說《迷園》,小說《生活試驗:愛情》、《有曲線的娃娃》、《人間世》、《莫春》、《迷園》、《禁色的愛》、《走過情色時光》(以兩性關係入手―)、專欄集《外遇》、《女性的意見》等。

代表作品:

1983年以中篇小說《殺夫》獲《聯合報》中篇小說獎首獎,引起台灣文壇的轟動,是李昂的成名作。李昂一直面真實的勇氣,突破文字寫作的禁區,從性的角度切入,揭示了中國女性的悲慘生活狀態和精神狀態,對現代女性所遭受的壓抑和蹂躪加以反省。《殺夫》以台灣農村生活為背景,用一個極端的例子刻畫了男性的性暴力給女人身心帶來的極大傷害。母親由於在飢餓中以身體交換兩個飯糰,結果在林市叔叔的一手策劃下被沉塘溺死。陳江水也僅僅把林市看做欲望的對象,不允許林市有任何的反抗和自己的思想,更不允許她有什麼要求。他粗暴的砍殺了林市飼養的鴨仔,泯滅了林市最後一絲獨立的願望。陳江水對豬的屠殺和對林市的性虐待,兩種行為都是權力欲望的發泄。自己卻從中獲得衝動和變態的快感,而根本不顧對方的感受。值得深思的是,作品也並未把陳江水簡化為只具獸性的符號,還展現了她和妓女金花之間的脈脈柔情。由此使讀者更多思考故事背後深藏著的畸形,病態的文化根源。
小說還花大量筆墨描繪了鹿鎮女人的生活狀況和心理狀態。她們把林市看做鄙視和嘲笑的對象,林市心理上的恐懼一部分也來自這些無情而放肆的嘲弄。可以說,種種歧視女性的集體無意識也是殺害林市的兇手。
李昂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影響,講“力比多”、升華說、俄狄浦斯情結等運用於創造之中。整部作品的寫作手法細膩而深刻,無論人物造型或情節結構,均有其獨到處,營造出極強的文字感染力。此作品已於多個國家翻譯出版,在台灣實屬少見。
著名作家白先勇曾給予《殺夫》以很高的評價。他說:“《殺夫》這篇小說非常複雜,寫人性的不可捉摸,人獸之間剃刀邊緣的情形,寫得相當大膽,相當的不留情面。寫沒有開放的農業社會中,中國人的陰暗面,把故事架構在原始性的社會裡來研究人獸之間的一線之隔。這是一篇突破性的作品,打破了中國小說的很多禁忌,不留情地把人性最深處挖掘出來了。”
其後,《暗夜》再度引起反響。其作品繼承了近現代台灣文學懇切內求的風格。深刻揭露了台灣社會的陰暗面。對無辜受害者寄予深切同情,反映了作者彷徨抑鬱的心態。而後期作品,筆鋒敏銳,書中角色留給讀者深刻印象。王德威在《北港香爐人人插》一書中形容她像個舞文弄墨的巫者,召喚讀者進入一個曲折詭媚、瀰漫蠱惑邪祟的世界――那不可言說的性的世界:她代替了讀者口吐狂言或穢言,坐實了別人羞於啟齒的戒懼及幻想。
小說《生活試驗:愛情》、《有曲線的娃娃》、《人間世》、《莫春》、《迷園》、《禁色的愛》、《走過情色時光》都以兩性關係入手。通過女性命運的波折,折射出社會某些特徵等。台灣的評論指出,李昂來自全台灣最富有傳說的舊社會,又體驗了新世界的折決激盪,筆意風格在神秘幻想和現實嘲諷之間大膽探索生命基礎困擾,揭露愛情和性慾的糾纏。她的小說繼承了五十年來台灣文學懇切內求的風格,在彷徨和抑鬱中肯定思想人格的尊嚴,抨擊虛偽,哀憫無辜的受害者,為當前新文學最前衛最真摯的代表。
李昂善於運用尖銳敏感的筆觸,打破社會的制約和禁忌,以剖析人物心理來展現時代群象、探討社會問題。小說主題大多環繞著現代人的情愛和性愛問題上,她對青年男女在社會轉型期所碰到的性心理問題和道德問題,有相當的了解。除了小說創作外,她也有節奏輕快、筆調浪漫的散文出現,如《貓咪與情人》。

出版書籍

1975年 《混聲合唱》,台北:中華文藝月刊社。
1976年 《群像─中國當代藝術家訪問》,台北:大漢出 版社。
1977年 《人間世》,台北:大漢出版社。
1979年 《六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
1980年 《非小說的關懷》,台北:社會大學。
1982年 《愛情試驗》,台北:聯經。
1982年 《殺夫》,台北:聯經。
1984年 《愛與罪──大學校園內的性與愛》,台北:前 衛。
1984年 《鏡與燈》,台北:文化大學出版部。
1984年 《她們的眼淚》,台北:洪範。
1984年 《情弦》,台北:文經。
1984年 《女性的意見-李昂專欄》,台北:時報。
1985年 《花季》,台北:洪範。
1985年 《暗夜》,台北:時報。
1985年 《外遇》,台北:時報。
1986年 《走出暗夜》,台北:前衛。
1986年 《一封未寄的情書》,台北:洪範。
1987年 《貓咪與情人》,台北:時報。
1988年 《年華》,台北:洪範。
1989年 《水鬼城隍》,台北:遠流。
1989年 《懶人變猴子》,台北:遠流。
1991年 《甜美生活》,台北:洪範。
1991年 《迷園》,台北:洪範。
1992年 《李昂集》,台北:前衛。
1993年 《施明德前傳》,台北:前衛。
1994年 《李昂說情》,台北:貿騰發賣。
1997年 《北港香爐人人插》,台北:麥田。
2000年 《自傳的小說》,台北:皇冠。
2000年 《漂流之歌》,台北:皇冠。
2002年 《愛吃鬼》,台北:一方。
2004年 《看不見的鬼》,台北:聯合文學。

期刊、報紙、散篇

1983年 〈女作家對社會的巨視與微觀〉,《中國論壇》 5月號,頁52-55。
1984年 〈女性與文學〉,《今日生活 》11月號,頁52 至55。
2000年 〈單身旅遊新主張〉,《講義》5月號,頁84-86。
2003年 〈愛的饗宴〉,《To'Go旅遊情報》6月號,頁172 至173。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