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寶光

於寶光(1914—1943),又名於啟瞳、林承先,即墨縣窵莊(現屬牛齊埠鄉)人。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寶光7歲入本村私塾讀書,21歲畢業於縣立初級中學。青年時期,即受民主思想影響,關心勞動人民疾苦。他曾極力主張用本村“裕源堂”族產公田之地租周濟貧苦人家,並張貼揭貼,揭露會首、族長貪污公產的醜行。為此,遭到會首的報復,尋機將其告於官府,一場官司使他傾家蕩產。父親於方世走投無路,含恨懸樑自盡。他面對黑暗的舊社會,心中異常憤懣。從此,他開始探尋剷除人間不平的真理。

抗日救國

1937年秋,於寶光加入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他四處奔波,宣傳鼓動民眾奮起抗日救國。1938年5月15日,於寶光在窵莊於家祠堂內召開大會,宣布成立抗日救國軍第四大隊,宋慶梧任大隊長,於寶光任指導員,下屬三個連,共有官兵70餘人。9月,這支抗日武裝被國民黨地方武裝韓炳宸部打垮。後來,於寶光帶領數人隨同李兆岐部到達黃縣八路軍根據地。

打入敵後

1939年春,於寶光被派回家鄉進行革命活動,由吳善堂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在窵莊先後籌建了“農民抗日救國會”、“青年抗日救國會”等民眾組織。7月,中共即墨縣委成立,於寶光任縣委委員、青救會長。不久,又改任軍事委員兼宣傳部長。1940年1月,受黨指派打入國民黨軍隊孫殿斌部,秘密聯絡該部中抗日力量,籌措武器,為建立黨獨立領導的地方武裝作準備。1941年2月,他從孫殿斌部帶出了一個班戰士,十幾支槍,為建立抗日地方武裝創造了條件。

橫掃膠東

1942年3月19日,膠即大隊在即墨縣朱家莊(今屬移風鄉)成立。於寶光任大隊長。同年9月,膠即大隊發展到120餘人,奉上級指示改編為南海獨立二營,他任營長。9月,隊伍發展到200餘人,又奉命改編為即墨縣大隊,他任副大隊長。這支革命武裝於即墨、平度、膠縣、萊陽邊境進行了多次戰鬥,為開闢以堤前、馬軍寨為中心的抗日小根據地作出了一定貢獻。

英勇就義

1942年冬,於寶光患病在大壩村(今屬移風店鄉)休養治療,由於叛徒告密,被國民黨頑固派管明齋部逮捕,1943年3月,被殺害於三都河。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