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於天山 男,漢族,1954年4月出生,山西省應縣人。經濟師,政工師。中共黨員。山西省集體經濟協會會員,山西省管理現代化研究會會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人文科學所研究員,應縣作協會員,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原任職于山西省應縣國土資源局,國家公務員,現已退休。
主要業績
他從事管理工作多年,一貫高舉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科學發展觀,始終遵循和運用客觀規律辦事,理論聯繫實際,按照市場規律運作,以人為本,紮實有效地工作。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並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較強領導能力,工作有思路,有條理,有步驟。面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程的迅速推進,運用理論指導實踐,始終以加速經濟發展為總綱,統籌兼顧,協調發展,把民眾關心的事為己任,敬業修德,勤奮工作,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遺餘力地促進地區經濟發展,在飼料公司主持工作期間,使企業進行了系列改革和技術改造升級,不斷發展壯大經濟效益遞增,社會效益增強,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集體、授予“重契約守信譽單位”及地市科研先進集體。任職國土資源局監察工作中,牢固樹立法制意識,加強自我法律學習,理論聯繫實踐,依法行政,做好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為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其理論學科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受到專家們一致認同。在實踐中開創了及時、準確、有效和健全的考核機制;走出了一條不為所有,但為所用,能者上,庸者下,用其所長的競爭上崗人才機制;以經濟運營為根,質量管理為本,社會信譽為主的市場經濟管理機制;多勞多得,獎優懲劣,按勞分配的多種形式激勵機制,圓滿地完成各項任務,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和社會效益,受到了上級領導及主管部門的表彰和社會各界的好評,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個人業績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現在先後被載入《當代企業家薈萃》、《中國當代工商界英才大辭典》、《中國當代傑出共產黨人》、《當代中華優秀兒女》、《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世界華人突出貢獻專家名典》、《世界人物》辭書。1971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山西省應縣糧食局任統計、團支部書記、儲運股副股長、汽車隊隊長,飼料公司經理、黨支部書記。在此期間被原《雁北日報》聘為通訊員、《飼料工業》雜誌特約記者、《廠長經理》報特約通訊員。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在廉政、經營、守法、情感等方面總結的人生感悟格言,均被中國中外名人文化研究會編入《中華名人格言》一書,成為社會的精神財富,文化藝術的結晶,為促進精神文明建設和諧社會起到積極作用。雖人已退休,但思想不退,仍關注著社會發展、行業的自主創新,為和諧中國,創新中國奉獻著力量。拼搏的路上有苦澀的淚水,鮮花下面有辛勤的汗水,榮譽背後有著艱辛的努力,成功是對歷史的肯定,未來仍需努力。人生格言:渴望充實的人,常覺得空虛;今日的磨鍊,明天的成功。
獲得榮譽
他先後發表通訊、論文等作品十餘萬字,著有《天山文選》一書,部分作品被評為優秀稿件,多次評為模範通訊員。1989年主持承擔山西省科委節糧型飼料科研攻關課題,其論文《楊樹葉代替麩皮餵豬試驗》發表在《飼料研究》刊後,同年在全國飼料工業情報網第三屆年會上被評為論文交流獎,並被原商業部《科技信息》期刊轉載;在國土資源管理的實踐中撰寫的《培植創新精神,促進國土監管》一文在國土資源部主編的《開拓與展望》發表後,專家們一致認為層次清晰,論述厚實,具有較高的學術研討價值及交流和指導價值。並在中國國土學術委員會舉辦的“中國國土經濟與西部人文資源開發戰略”高層學術研討會上評為一等獎;在“首屆全國人文社會科學優秀學術文獻”評選中榮獲一等獎;在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和世界華人交流協會舉辦的國際交流評選活動中獲“國際優秀論文”獎。作品曾被《21世紀理論與發展優秀論壇經典》、《中國領導幹部理論參考文集》(二)等國家級書籍轉載和國際網路雜誌上發表。2004年撰寫的《樹立和堅持科學發展觀,實現資源與經濟共享》一文再次獲“國際優秀論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