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堂村

於堂村位於山東省汶上縣白石鄉,全村有231口人,耕地面積422畝。於堂村作為一個山區小村,一直圍繞糧食種植抓生產,這種傳統的種植習慣,單一的種植結構,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於堂村被市委組織部確定為農村黨員幹部示範培訓基地。

基本信息

於堂村

於堂村坐落在山東省汶上縣白石鄉曇山腳下,全村有231口人,耕地面積422畝。近年來,於堂村黨支部立足山區實際,揚長避短,大力發展畜牧養殖和林果種植,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200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突破了5000元,農民民眾過上了較為寬裕的好日子,於堂村成了遠近聞名的小康村,並被市委組織部確定為農村黨員幹部示範培訓基地。2001年4月,於堂村兩委帶領全村民眾開始實施街道整修工程。利用短短5天的時間,就將各種障礙物全部清理乾淨。於堂村通東泉的路被周圍村的民眾咒為“絕戶路”,這條東西向的大路,由於被山洪沖刷,路面只剩下不足2米寬,它的北面懸空,下面是六米深的山溝,前幾年,在這條路上摔傷的人不下30人,有的造成終身殘疾。村兩委一班人帶領全村17名勞力用了7天的時間,不僅加固了路基,還拓寬了路面,並藉助上級實施“村村通油路”的有利時機,鋪上了柏油路,徹底解決了民眾行路難的問題。路的問題解決後,於堂村兩委又把重點轉向了水利工程建設。為了節省資金,在支部書記於福林的帶領下,於堂村的幹部民眾自己動手,打出了深20米的大口井,並鋪設了500米的地下管道,使全村人均擁有了0.5畝水澆田,徹底結束了於堂村無水澆田的歷史。同時,村里請來了水利專家,幫助設計實施了引水上山工程,共鋪設地下管道1500米,使200多畝山嶺薄地全部澆上了水。於堂村作為一個山區小村,一直圍繞糧食種植抓生產,這種傳統的種植習慣,單一的種植結構,已遠遠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為使民眾儘快走上致富路,村兩委經過多方考察論證,一致認為,於堂村背靠山坡,荒山、荒灘面積大,飼草資源豐富,發展養羊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全村已擁有一代波爾山羊356隻,二代波爾山羊113隻,僅此一項年人均增收300餘元,於堂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波爾山羊專業村”。在鄉政府的幫助下,羊場還承包了15畝責任田,種植了紫花苜蓿和籽粒兩種牧草,紫花苜蓿這種牧草每斤蛋白質的含量相當於玉米的四倍,還具有產量高,適口性強的優點,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為了備好越冬草料,羊場又購進了大型作物秸稈青貯機,這樣既把閒置的秸稈、柴草轉化為飼料,降低了飼養成本,培肥了地力,又清除了街道過剩垃圾,保護了環境。為了調整大家搞產調的積極性,支部、村委先後多次組織民眾代表到泰安、河南等地參觀學習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看人家的、比自家的,開闊了眼界;通過問人家的,找出了差距,堅定了大家搞好結構調整的信心和決心。經過多次市場考察後,村里決定大力發展林果業,走特色種植的路子。自2000年3月起,於堂村先後投資8萬餘元建成了一個包括金太陽杏、凱特杏、日本甜柿、寒富士、中華壽桃、黑核桃等11個名、優、特、稀新品種,規模120畝的林果基地。由於果質優良,味道鮮美,經濟效益非常明顯,每到果實成熟的時候,很多客戶慕名而來,產品供不應求。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於堂村又探索出了在果園內套種大蔥、土豆的種植模式,實現了一年三種三收,每畝收益可在5000元以上。於堂村發展林果業的經驗也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被市委組織部確定為農村黨員幹部示範培訓基地,先後多次被縣、鄉黨委、政府評為“產業結構調整先進單位”。[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