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之中

方之中

方之中(1907-1987),湖南省華容縣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曾任國民革命軍第6軍19師政治指導員。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湘鄂西秋收暴動。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一師師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張家口衛戍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司令部參謀長。察哈爾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華北野戰軍第二縱隊第5旅副旅長,第20兵團67軍199師副師長、第200師師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華北軍區軍參謀長,中國人民志願軍參謀長,中國人民解放軍副軍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天津警備區司令員。

基本信息

簡介

方之中 方之中

方之中的一生大體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方之中 方之中

第一階段是他30歲以前,即1938年以前。這一時期是他投身革命,從事革命工作和文學活動的初期。他本來出身貧農,家庭無力供他讀書。但因他自幼聰明喜讀詩書,族裡的人就給他資助,使他能一直考取湖南民眾大學法律系。他參加了夏明翰所領導的共產主義青年團,開始參加學生革命活動,被選為湖南學生聯合會駐會委員。“五卅慘案”發生後,湖南學生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聲援活動,遭到了軍閥的殘酷鎮壓。為了保護革命力量,已經暴露的方之中遂被青年團送到廣東黃埔軍校學習。18歲即參加北伐,19歲參加鄂西秋收起義,為總指揮。當革命進入低潮時,他為尋求黨的組織關係又到達上海,進入群治大學,與田漢、陽翰笙等教授相識,並由他們引導參加了革命文藝隊伍。此時他棄武從文,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學刊物的編輯出版工作。他與魯迅、田漢、茅盾、陽翰笙等著名作家多有交往,同時他也以自己的創作和文學活動成為 30 年代中國有相當知名度的青年文學家之一。這一時期他的活動範圍主要在江南,中心地在上海。他出版的小說集有《花家沖》(1934 上海龍虎書店 ),《速寫集》 (1935 上海天馬書店 )。他還編輯有《生存》月刊 (1933) 和《夜鶯》月刊 (1935)。

第二階段

抗日戰爭爆發後,從1938年到1950年這是他人生的第二時期,是他投筆從戎直奔戰爭前線,與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直接進行武裝鬥爭的時期。這是他早年從武的繼續,是他黃埔軍校學習的實踐。他轉戰南北,在戰火中鍛鍊成長, 成為一名戰功累累的將軍。他用槍代筆寫下了不少可歌可泣的篇章。

第三階段

從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以後一直到他逝世,近40年間,他一直在天津居住、工作和進行文學創作,他的第三個人生階段,也是他從事文學創作再度活躍的階段。這一時期他曾被選為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出版有詩集《人的改造》 (1952 天津新華書店 ),反映他一生創作成就的《方之中文集》也在他去世後,於 1999 年在天津由百花文藝出版社出版。方之中早年舍武從文於上海,初露頭角;青年時期棄文從武轉戰南北,不得已以槍代筆,軍功顯赫文業荒疏;壯年以後他才又在和平年代操筆為文,終使其在天津蜚聲文壇。正如魏傳統先生在《方之中文集》題詞所言 : “申滬左聯籌運作,津門戍守譽文壇。戰鬥一生多遺愛,留斯墨跡在人間。”但他無論走到哪裡,他心中一直都沒有忘記故鄉。不僅他的作品中有不少《久別回鄉》和回憶在家鄉早年學習與戰鬥生活的文字,而且也有一些作品裡的人物就是根據他在家鄉的生活經歷塑造的。因此無論如何,述說湖南文學和湖南作家都不應該把方之中遺忘。

生平

方之中(1900.7~1987.10),原名方針,筆名方鏡、方懷凌、方仁中、指南,洪山頭鎮紅烈村人。民國12年(1923)7月,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專門學校。時值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他由毛建國介紹加入國民黨。不久,又由李亞農介紹加入社會主義青年團,並擔任湖南學聯常委,在夏明翰的直接領導下,積極開展學聯工作。在聲援和回響上海“五卅”運動時,組織示威遊行,砸了日本駐長沙領事館的牌子,受到趙恆惕的通緝;省黨部和青年團便介紹他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

民國14年冬,方之中由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次年參加北伐,在第六軍十九師五十七團兼任兩個連的指導員。此後一度脫離中共組織。16年春,由沈尚文、黃五一兩人介紹第二次加入中共。蔣介石叛變革命後,他被分配到鄂西特委工作。8月,赴鄂西途經華容,中共黨員劉革非等邀他留下來重建中共華容縣委,他任縣軍事委員兼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一師師長,參加組織和領導了湘鄂西秋收暴動,給予華容、石首、岳陽、監利等4縣土豪劣紳和國民黨黨政機關以沉重打擊。次年夏秋之間,湘鄂西特委遭到破壞,方輾轉到達上海,在群治大學上海分校任教。此後,他幾次找到黨組織,又幾次失去黨的關係。後結識了王學文、潘梓年、田漢、陽翰笙等左翼作家。18年由田漢介紹加入“南國社”,並在田漢的指導下開始寫作。次年3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成立,他參加“左聯”。21~22年主編《生存》月刊。23年又加入“劇聯”。23—25年主編《夜鶯》月刊,24~26年辦《禮拜六》周報。他以這些報刊為陣地,先後發錶王學文、魯迅、胡風、章乃器等人的文章。方之中自己也在《大眾日報》、《晨報》等近40種報刊上發表《劃時代中的文藝運動與反帝》等100多篇短文,並出版小說集、散文集等,揭露黑暗、宣傳革命,與國民黨右派進行堅決鬥爭。

民國27年,國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方投筆從戎,到國民黨第一戰區教訓處工作,擔任編審委員會委員,對處理托派和“藍衣社”作了很多工作。後改任教導大隊軍事總教官,為“抗大”輸送了10多名學員。次年9月調任第二戰區訓委會編審委員,圍繞抗日統一戰線做情報工作。

民國29年3月,方到延安,擔任《民眾報》編輯。11月由周文、白彥博介紹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30年3月入軍事學院學習。32年8月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參加了延安整風運動。

民國34年11月,方之中到晉察冀邊區任張家口衛戍司令部教育科長,次年提升為旅副參謀長。36年2月調任察哈爾軍區參謀處長,次年3月調任晉察冀野戰軍第二縱隊第五旅副旅長。不久任華北軍區第六十七軍九十九師副師長,參加了察南、保北、北平、張家口、綏遠、包頭、太原等戰役。包西察爾胡同之戰,由他單獨指揮,殲滅蔣介石部隊一個團。1949年8月,調升華北軍區第六十七軍二OO師師長,奉命接守渤海灣海防。1951年4月調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直屬兵團第六十六軍參謀長,率部出國抗美援朝,回國後被分配到第二十三兵團擔任代參謀長。1954年9月調任第六十九軍副軍長。1955年9月被授予少將軍銜。同年4月調任第六十六軍副軍長兼天津警備司令部參謀長。1959年7月,任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兼天津警備區司令員。是年,天津遭受歷史上特大洪災。他身先士卒,在抗災工地連續奮鬥1,5個日日夜夜,軍民合作保住了大堤安全,受到黨和人民好評。在“文化大革命”中,他作為田漢、周揚、方紀山的朋友受到“審查”、迫害。直到1979年8月才恢復名譽,先後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人大代表、天津市政協常委、天津市文聯名譽主席等。

方之中晚年身患多種疾病,1976年6月離職休養。但他壯志如初,寫詩明志:“將軍解甲未歇鞍,沙場轉向書桌前。以筆代槍挑四化,紅心不老勝當年。”他揮毫走筆,先後撰寫了《創建洪湖蘇區的一支部隊》、《正義的火焰——我走過的道路》、《北伐——南昌之役》等近40篇、計10多萬字的回憶文章。1985年中央軍委確定他享受副兵團級待遇。1987年10月20日病逝於天津,終年87歲。1989年9月25日,方中之的骨灰運回華容,安放在縣烈士陵園“將軍墓”區。

投身革命

清末民初,黑暗籠罩中華大地。1900年,方之中出生在華容縣。他母親早逝,家境十分貧寒。但方之中從小聰慧過人,曾與戲台作聯“一個土地半本戲,各家門前一重天”。家鄉小商店開張,他也對聯以賀“門前大路通南北,嶺上小房買東西”。詩文才華享譽鄉鄰,被鄉親奉為“才子”。由於家庭貧困,讀了兩年私塾父親就無錢供他讀書,但方姓家族頗有遠見,認定方之中能成才,於是方姓家族決定出資供其讀書。就這樣,1921年,方之中在享受公費的情況下於21歲考取了位於長沙的湖南群治大學就讀法律專科。同年,中國共產黨成立,長沙成為湖南革命運動的中心,方之中正處在這個革命的旋渦中心。方之中的同班同學李亞農(當時任湖南省學生聯合會主席)見方之中整日消沉,就主動與之談心,了解了方之中的心理後,李亞農介紹方之中到長沙西長街文化書社買了兩份刊物。後來,方之中才知道,這間書社就是湖南自修大學校長毛澤東開設的,兩份刊物正是《嚮導》和《新青年》。捧讀刊物,方之中如迷途的羔羊一下子找到了方向。不久中共湘南區委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夏明翰接見了他,並宣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方之中被選為湖南省學生聯合會駐會委員。

1925年5月30日,上海發生“五卅慘案”。6月5日,長沙又舉行了10萬人以上的大示威。軍閥趙恆惕派兵搜捕學生領袖,封閉民眾團體。方之中作為領導者之一上了“通緝榜”。經省學聯研究,決定送方之中去黃浦軍校學習。1927年8月1日,震驚中外的南昌起義爆發後,正在武漢軍政分校學兵團擔任政治指導員的方之中被黨組織派往湘鄂西特委工作。赴任途中,方之中經過家鄉華容,經黨組織同意,方之中決定留在家鄉恢復組織,建立工農武裝組織,方之中被任命為縣委軍事委員。這年秋天,毛澤東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共華容縣委接到指示:迅速組織湘鄂西農民舉行“秋收起義”。不久,手持梭鏢、大刀、扁擔、棍棒的農民在方之中的指揮下,把作惡多端的土豪抓了起來。1928年,方之中帶領部隊划船去洪湖,與已起義的賀龍會了面。一年的發展,方之中領導的起義部隊影響越來越大,發展成有800人的隊伍,還繳獲了不少槍枝。湘鄂西特委正式給他們的部隊下達了編制番號,名為“湘鄂西工農革命軍獨立第一師”,方任師長兼參謀長。

這年秋天,敵人開始大“清鄉”,華容縣黨組織再次遭到破壞,數百名共產黨員和革命民眾慘遭屠殺。為了保存來之不易的武裝隊伍,方之中率領倖存的200多人每天出沒在山林湖間,後與湖北石首、監利一帶的游擊隊合編為紅六軍,歸建於賀龍麾下。

文學活動

與黨組織失去聯繫的方之中,化裝成農民經武漢前往上海,仍沒找到黨組織。一天,他驚喜地發現上海《申報》上有一則湖南群治大學上海分校的招生廣告。窮困潦倒的他忙找到母校,並在教務處擔任了一份職務。當時在分校講課的有很多革命作家和教授,方之中酷愛革命文學,在接近左翼文化名人潘梓年、陽翰生、馮乃超等人的過程中,他開始了文學創作。1930年3月份,在中共領導和推動下,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在上海成立,方之中加入“左聯”,並在《萌芽》刊物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後來,又經著名劇作家田漢的介紹加入了“南國社”。就這樣,方之中暫時放下了武器,轉用筆桿子揭露黑暗,宣傳革命,他曾經奮戰沙場,寫的文章更富革命激情,他夜以繼日寫作,小說、詩歌、散文、雜文都成了他手中的武器。

他還主編了《生存》、《夜鶯》兩本革命月刊,當時《夜鶯》與魯迅主編的《海燕》被稱為姊妹刊。但魯迅主持的《海燕》出版兩期後,被國民黨查封,獲訊後方之中大為憤怒,並托人請魯迅為《夜鶯》撰稿,先後刊發了魯迅先生的《三月的租界》和《寫於深夜裡》兩篇文章。方之中深知魯迅先生抱病寫作,還常要為革命青年回信、會客,生活繁忙,想送點稿費給魯迅先生補貼家用,當時,金鐘出版社答應出版後付稿費,方之中便將《夜鶯》第三期轉到金鐘出版社。發行後,方之中便拿著稿費去拜見了他所敬重的文學前輩、革命鬥士魯迅先生,交談20多分鐘。《夜鶯》第四期付印前夕,魯迅先生病重,無法執筆。友人拿來魯迅《病中答訪問者》一文,方之中加上了題目《論現在我們的文學運動》,以魯迅的名義發表。第四期剛出版,國民黨特務協同法國巡捕房四處搜尋《夜鶯》編輯部,試圖逮捕方之中,而且對買《夜鶯》之人也抓捕審訊。在各種壓力逼迫下,《夜鶯》只得停刊。1936年10月,魯迅先生病逝,方之中萬分悲痛,他為魯迅守靈一夜,遂寫下《魯迅死後的一點感想》、《從魯迅先生死後說起》、《魯迅先生沒有死》等多篇文章悼念先生。他寫的《巷戰歌》(陳田鶴譜曲,現收於中國音樂學院出版的《中國近現代音樂教學參考資料》)成為當時膾炙人口的戰歌,他還出版了《花家沖》小說集、現代詩集《人底改造》等文集。

職務

抗日戰爭,方之中擔任國民黨第1戰區政治部編委、第5軍教導大隊軍事總教官。方之中後到延安,任《民眾報》編輯、延安軍事學院軍事主任教員。解放戰爭,他歷任張家口衛戍司令部副參謀長、察哈爾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華北野戰軍2縱5旅副旅長、67軍199師副師長、200師師長。建國後,方之中擔任67軍參謀長。1951年,他隨67軍入朝作戰,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勳章。回國後,歷任66軍參謀長、67軍副軍長、河北省軍區副司令員,1959年至1965年,他兼任天津警備區司令員。

榮譽

方之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