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方乃斌(1895—1991),字啟東,廣東惠來人。教育家、文學家,是粵東地區 近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
歷任
中國國發黨廣東省部委第二屆執行委員,
汕頭市政廳市長,
惠來縣縣長
豐順縣縣長,
博羅縣縣長
增城縣縣長
陽春縣縣長
惠來縣第一中學校長1930.9~1931.8
廣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校長,
汕頭市立第一中學校長
主要作品
1930年主持重修《惠來縣誌》,並作序,此書,是目前為止最全面的惠來縣誌。
《葵廬詞鈔上集 沁園春百闋》1977年葵廬出版社印本。余俊賢、杭立武、黃達雲等序,自序。
《葵廬詞鈔下集 三百首》1986年葵廬出版社印本
《青山草廬詞稿》(1955年香港印本,自序)
主要事跡
1922年至1927年出任廣東省立第二師範學校(韓師)校長,赴任後即主持“八二風災”後二師的重建工作,堅持培德育才的辦學宗旨,五載經營擁大觀,為韓師發展奠定基礎。
1922年8月2日,一次強颱風風暴潮襲擊了潮汕地區,造成特大風暴潮災。據《潮州志》載,颱風“震山撼岳,拔木髮屋,加以海汐驟至,暴雨傾盆,平地水深丈余,沿海低下者且數丈,鄉村多被捲入海濤中”。“受災尤烈者,如澄海之外沙,竟有全村人命財產化為烏有”。我國著名氣象學家竺可楨先生考證,有7萬餘人喪生,更多的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這是上世紀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風暴潮災害。二師校舍倒塌,校具損壞,圖書儀器蕩然無存,學生星散,校長辭職,學校幾近停辦。
是年9月,省教育委員會委任方乃斌接任二師校長。方校長到任後,與全體員生合作,一面修葺教室,召集學生上課,一面奔走募捐,向社會宣傳“非振興教育,不足以立國”,“發展師資”,“為導教育之先路”的真諦,募集資金重建學校。
1924年5月,方乃斌校長與謝賢明教務主任一同赴滬;
翌年5—7月,又偕杜定功舍務主任同赴新加坡、吉隆坡、怡保、檳榔嶼各埠;另派盧鴻恕舍監、林安祜教員到暹羅;全校師生則數次在潮汕各地,向社會各界、海外華僑、潮籍鄉親廣泛募捐。蒙海內外鄉親及熱心教育人士之贊助,共募得銀洋5萬餘元。數年之間,在遭重災的廢墟上,新建教室 10間,宿舍2座,圖書館、校務室、會食廳、廚房、浴室、音樂亭各1座。同時,填築操場,修築校道,種植花木,添置校具圖書,擴充班數,校容煥然一新,蔚為潮州之勝地。
1927方乃斌到汕頭接管《嶺東民國日報》,接替原社長李春濤
《和方乃斌居士韻》
忽見南山瑞靄浮,郁蔥佳氣迥難儔;
材工鳩應經連月①,香火銷沈歷幾秋② 。
禪悟誰能承鑒祖,溪名人尚說曹候;
檀那功德真無量,聊獻新茶學趙州。
①諸君隨帶工師繪測。
②自清初修復又將三百年。
附原韻
嶺南勝景稱羅浮,福地曹溪堪與儔;
六祖靈 身垂不朽,憨師偉績足千秋。
名山有幸來虛老,華寺重興仗李侯;
但願甘泉曾飲者,明心見性續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