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鄉學院物理與電子信息工程系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治學嚴謹,團結協作,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 在物理學或相關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 本專業為理工結合專業,以電子學、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主線。

院系簡介

新鄉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的前身是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物理科,始建於1980年,1984年設定物理系,2007年新鄉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平原大學、新鄉市教育學院合併升本,成立物理系,隨著辦學規模的擴大和專業的增加,2011年改名為物理與電子工程系。物電系在3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正在逐步地走向成熟。

師資力量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師資力量雄厚,職稱結構合理,平均年齡35歲,現有教職工3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6人,講師10人,助教6人,碩士研究生22人,博士5(含在讀)人,曾出國留學1人。先後有15人次分別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等著名院校做訪問學者。全系教師樂於奉獻,勇於進取。3人次獲得河南省優秀教師,3人次獲得市級優秀教師,15人次獲得校級優秀教師,1人獲得河南省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2人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6人次獲得河南省教學大賽獎,8人獲得校級教學大賽獎。
有四個教研室:物理教育教研室、套用電子技術教研室、電子信息工程技術教研室、基礎物理教研室。三個研究小組:超導理論研究、磁性材料研究、電子信息理論與技術研究。

教科研成果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治學嚴謹,團結協作,有濃厚的學術氛圍,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分別在《物理學報》、《浙江大學學報》、《低溫物理學報》、《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等著名核心期刊上和國外刊物上發表論文200餘篇,被SCI收錄15篇,,EI收錄11篇。獲得省級優秀論文1—2等獎15篇,申報國家、省級科研項目10餘項,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項,出版教材15部。

實驗室建設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實驗室有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近代物理、電工學、電子技術、單片機、可程式控制、電力與電子、電子工藝、檢測技術、通信原理等15個分實驗室,實驗儀器設備1320餘台件,總價值308萬元,可開設實驗項目近240 個。實驗室用房80間,面積2400餘平方米。目前供8個院系23個專業3000餘名學生進行課堂實驗。

校企合作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長期以來注重校企合作,先後與12家企業建立了各種類型的合作關係,在各專業實施培養套用技能型人才的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教師通過與合作企業技術人員的合作,開展橫向科研課題的研究,提高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PZDK-7智慧型快速充電機》是我系與新鄉市太行佳信電氣技術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智慧型快速充電裝置的典型案例。

實施“雙證書”制度

物理與電子工程系從2000年開始在學生中實施“雙證書”(畢業證書、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分別與企業和人事勞動保障局聯合,為學生提供獲得職業技術資格證書的機會,有95%以上的學生已獲得《高級維修電工證》、《中級維修電工證》、《家用電子產品維修工證》、《電子設備裝接工證》等證書,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專業簡介

物理學專業(師範、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際需要,系統掌握物理學的基本理論與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數學基礎和實驗技能,接受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物理學或相關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
高等數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物理學、普通物理實驗、資料庫、C語言、電子技術、電工學、理論力學、熱力學統計物理、電動力學、量子力學、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結構和物性、計算物理、數學物理方法、微機原理及套用等三十餘門課程。
就業去向:
在物理學或相關科技、教育和經濟部門從事科研、教學、技術和相關的管理工作。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
培養目標:
本專業為理工結合專業,以電子學、通信技術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為主線。主要培養既具有紮實的專業理論基礎,又熟練掌握電子技術、信號處理技術、通信技術、微機套用方面的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產品設計開發的綜合型人才。
主要課程:
英語、高等數學、大學物理、工程製圖、C語言、線性代數、複變函數與積分變化、量子力學、固體物理、半導體物理、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邏輯電路、高頻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通信原理、移動通信、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感測器原理與檢測技術、信號與系統、EDA技術、單片機原理與接口技術、自動控制原理、可程式控制器原理及套用等。
就業方向:
主要在電子、信息類,微機套用技術類的相關企業中,從事電子產品的生產、調試、檢測、維修技術、經營、技術管理和開發工作。還可以到企事業單位從事教學、通信設備及計算機控制等設備的安全運行及維護管理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