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名稱:《新西廂序》年代:明朝作者:卓人月體裁:散文
作品原文
天下歡之日短,而悲之日長;生之日短,而死之日長,此定局也。且也歡必居悲前,死必在生後。今演劇者必始於窮愁泣別,而終於團圞宴笑。似乎悲極得歡,而歡後更無悲也;死中得生,而生後更無死也,豈不大謬耶!夫劇以風世[1],風莫大乎使人起於悲歡,而泊然於生死。生與歡,天之所以鴆人也[2],悲與死,天之所以玉人也[3],第如世之所演,當悲而猶不忘歡,處死而猶不忘生,是悲與死亦不足以玉人矣,又何風焉!崔鶯鶯之事以悲終[4],霍小玉之事以死終[5]。小說中如此者,不可以數計。乃何以王實甫、湯若士之慧業[6],而猶不能脫傳奇之窠臼耶?余讀其傳,而慨然生世外之想;讀其劇,而靡焉興俗內之懷,其為風與否可知也。《紫釵記》猶與傳合[7],其不合者止復甦一段耳,然猶存其意。《西廂》全不合傳,若王實甫所作,猶存其意,至關漢卿續之[8],則本意全失矣。余所以更作《新西廂》也,段落悉本《會真》而合之以崔、鄭墓碣[9],又旁證之以微之年譜[10]。不敢與董、王、陸、李諸家爭衡[11],亦不敢蹈襲諸家片字。言之者無飾,聞之者足以嘆息。蓋崔之自言曰:“始亂之終棄之,固其宜也。”而微之自言曰:“天之尤物[12],不妖其身,必妖於人。”合二語可以蔽斯傳矣。因其意而不失,則余之所為風也。
作品注釋
[1]風:教化,感化。[2]鴆:鴆毒。鴆鳥羽毛有毒,浸酒可致人死。[3]玉:玉成。[4]崔鶯鶯之事:唐元稹撰《會真記》,也叫《崔鶯鶯傳》,寫張生與崔鶯鶯戀愛,後來又拋棄了她。[5]霍小玉之事:霍小玉是唐傳奇《霍小玉傳》中的女主人公。霍小玉本霍王女,霍王死,改姓鄭。通詩書,善音侓。與詩人李益約,後李益負約不往,因思成疾。有黃衫兒強挾益至,霍小玉見到李益。慟極而死。[6]王實甫:元代戲曲作家,雜劇《西廂記》作者。湯若士:即湯顯祖,明代戲曲作家,著傳奇《還魂記》(即《牡丹亭》)、《邯鄲記》、《紫釵記》、《南柯記》等。慧業:佛教語,指人生來就具有智慧和機緣。[7]紫釵記:湯顯祖據唐蔣防《霍小玉傳》之事寫成的傳奇戲本,但情節不完全相同,只寫到李益與霍小玉重逢而止。[8]關漢卿:元代大戲曲作家,作雜劇《竇娥冤》、《救風塵》等六十多種,明人謂雜劇《西廂記》第五本為關漢卿所續作。[9]崔、鄭墓碣:崔氏、鄭氏兩家的墓碑。鄭為崔鶯鶯之母姓。[10]微之:元稹的字。[11]董、王、陸、李:金董解元,元王實甫,明陸采、李日華,均為《西廂記》戲曲作家。[12]尤物:特出的人物,多指美貌的女子。
作者簡介
卓人月(1606—1636),明戲曲家。字珂月,號蕊淵,別署江南月中人。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崇禎八年(1635)貢生。富才情,詩文詞曲兼擅。早年撰千字《大人頌》,被譽為穩帖奇肆。和孟稱舜、袁於令、徐士俊交善。著有雜劇三種,今存《花舫緣》雜劇一本。另有《蟾台集》、《蕊淵集》。又與徐士俊合編《古今詞統》末附二人唱和之詞《徐卓晤歌》。《詞統》一書,雜記詞林瑣聞,王士禎評為“搜采鑑別,大有廓清之力。”此部著作較早明確提出戲曲應當反映社會人生的現實主義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