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
該鎮自古屬於莆田,至明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因“虎凶縱橫,人民瘟疫,”裁興化縣湘溪改隸原莆田縣,至今民眾仍習慣稱湘溪為新縣。 建國前區劃為莆田縣游洋鄉,鄉址設新縣文峰宮。建國後隸屬於莆田縣第十區、十二區區公所設新縣楓岑亭。1958年成立新縣人民公社,1960年新縣人民公社改為新縣區,1965年撤區並鄉析大洋人民公社,新縣人民公社。1984年新縣人民公社改為新縣鄉,1992年鄉改鎮建制至今,鎮人民政府駐地在新縣村。
交通概況
新縣鎮交通便捷,202新舊省道都過境,從涵江至新縣到大洋鄉三角埕可直達永泰縣和福州,山區第二條通道大洋至江口縣道橫穿新縣境內達17公里,實現村村通公路,縣道村道全部硬化,形成四通八達縱橫交錯的交通網路。
行政區劃
新縣鎮位於莆田市涵江區東北部山區,距涵江區中心城區37公里,東與新厝鎮、漁溪鎮、東張鎮相接,西鄰白沙鎮、莊邊鎮,南連萩蘆鎮, 北接大洋鄉。全鎮土地總面積133平方公里,管轄15個行政村,165個自然村,全鎮總人口22571人,總戶數5898戶。
人文歷史
新縣鎮歷史悠久,是興化縣治所在地,有歷史上人才輩出,古有“山中鄒魯”之雅稱,祖居白鶴山前的金鯉是唐朝武德三年(公元前620年)進士,是莆田第一位進士。興化縣宋亁道間七年出了三個狀元,有“相去之間不百里,七年三度狀元來”的佳話。祖居泗洋的薛奕是宋熙寧九年丙辰科的武狀元。據傳明代狀元柯潛祖籍在白雲村柯狀元自然村。南宋史學家鄭厚、鄭樵在夾漈山薌林寺築修史堂,兄弟上書名震海內。《通志》一書至今國內外學者奉為圭臬。《選舉志》稱宋登進士者九十餘人,諸科、特奏名四十餘人,童子科四人,宏詞科一人。
風景名勝
新縣鎮歷史悠久,是古興化縣治所在地,古蹟諸多,至今仍保留的主要文物有舊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宋代史學家鄭樵著述《通志》的夾漈草堂,薌林寺修史堂;興化縣縣治文物有興化縣縣衙遺址,有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黃庭堅手書立在縣衙正堂的《石銘》(內容: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可虐,上天難欺)。興化縣令常瓚元至正辰壬年手書的“清樂橋”碑刻,興化縣城隍廟,東方亭元至正年間刻的“德政碑”、“去思碑”等,文筆峰唐建的石竹寺、玉皇殿及崖刻群,宋代建的奉祀天上聖母媽祖的文峰宮、鞏溪宮、千年古剎資國寺是興化縣僧會司駐地,也是明弘治九年農民起義的據地,宋史學家鄭樵之父鄭國器修建的蘇洋坡。還有1930年12月9日,中共閩中特委在外坑村宣德宮建立莆田第一個蘇維埃政權的遺址。這些歷史文物革命遺址大部分已被莆田縣及涵江區人民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鞏溪宮已升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加大民間文化藝術的挖掘、整理和保護,組織老年人、老藝人對山區歷史民間流傳的山歌舞蹈等進行挖掘,整理、排練、演出。利用節假日開展民眾性的體育活動。大力開發旅遊品牌,該鎮境內有夾漈草堂省級森林公園、文峰宮自然景觀、興化縣縣城舊址和監樓水庫、坪溪水庫等旅遊資源,重點打好鄭樵和老區這“兩張牌子”,形成了“園-地-峰-城-庫”的旅遊格局。
自然資源
新縣鎮屬於濕潤的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6℃,無霜期355天,年平均降雨量1525毫米。全鎮境內有山地面積13.8萬畝,林地8.95萬畝,耕地1.67萬畝,宜果地3.5萬畝,土壤肥沃、氣候宜人、雨水充沛,適宜種植水稻、大麥、小麥、地瓜、花生、黃豆等各類蔬菜。還有枇杷、黃梅、板栗、橄欖、柿子等果樹,新縣枇杷是莆田的主要產地之一,也是蘑菇生產的主要基地。地方特色“新縣方糕”作為一種地方傳統糕點,因其質地優良而享譽四方,已暢銷全國各地,並發展為一種飲食文化產業。“新縣白粿”,所謂的白粿,是用白棱米製作而成。棱稻為梗稻的一種,生長期長、產量低,因而種植面積不多,但其米質的韌性、粘性和香味特優,是制白粿的稻米,是莆田的一道特色小吃之一。全鎮境內地下蘊藏豐富的礦產資源,主要有錳、鉛、鋅、銀、鈷、鈾、銅,還有高嶺土等。經勘探外坑銀礦分布1.7平方公里,銀礦石量38.49萬噸,銀金屬量59.15噸和少量伴金46.57千克。墘頂銀坑具有豐富的鉛鋅礦資源,經省儲委審查批准低品位鉛鋅礦石達到1127.7萬噸,為一中型鉛鋅礦床。基礎設施:該鎮雨水充沛,積雨面積大,溪流縱橫交錯,落差高,水力資源豐富,全鎮現有百萬方的水庫兩座,即監樓水庫和坪溪水庫,中小型水電站七個,裝機容量共達1360千瓦時,還有庫容量二千萬方的烏溪水電工程正在籌建中。郵電通訊設施完善,全鎮15個村已實現移動通訊信號覆蓋,全部開通了程控電話,隨時可與國內外進行通訊聯繫。富饒的物產、便捷的交通、充足的電力以及優質的服務營造了寬鬆優越的投資環境。
經濟概況
2002-2006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從6935萬元增加到8908萬元,與2002年相比,年均增長20%,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5728萬元增加到8290萬元,年均增長20.6%,農民人均收入從2736元增加到3445元。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全鎮有2所中學(其中原莆田第三中學現為涵江區教育實踐基地),2006年秋季開15班,共有在校學生670人。國小15所,其中完小6所,初小7所,2006年秋季開設65班,共有在校學生1274人。中國小危房得到改造,辦學條件進一步完善,強化學校管理,提高教育質量,擴大“兩免一補”覆蓋面,穩步推進九年義務教育,“雙高普九”基本達標。醫療衛生方面,整合醫療衛生現有資源,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不斷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加強衛生隊伍建設,強化鄉村醫生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素質,提高民眾衛生保健水平,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重點整治農村髒、亂、差問題。深入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不斷完善農村文化陣地建設,投資15.6萬元對廣播管理房進行裝修並添置配套設備,充分發揮村老協會作用,籌資20萬元在新縣中心杜萓頭建造八角涼亭及健身場,為民眾提供健身、娛樂、休閒的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