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公共財政學:理論與實踐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第2版 (2005年9月1日)
叢書名: 博學經濟學系列
平裝: 473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9040067
條形碼: 9787309040067
尺寸: 22.8 x 16.6 x 2.2 cm
重量: 621 g

作者簡介

唐朱昌,上海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復旦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995年在復旦大學獲博士學位。1987- 1988年和 1997-1998年分別以訪問學者身份赴莫斯科大學經濟系和莫斯科管理大學世界經濟系進修。多年來一直堅持從事世界經濟理論、俄羅斯和前蘇聯經濟及其對外關係和公共財政學理論研究。曾出版專著、合著和譯著多部,在全國幾十種雜誌上發表論文一百多篇,在國外雜誌上發表論文兩篇。承擔並完成各類社科研究項目多項,其中多次獲得省部級研究項目獎和優秀論文獎。

內容簡介

《新編公共財政學》編撰的目的,在於適應我國公共財政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需要,為財經類及其相關專業的師生的教學與研究提供某些幫助。《新編公共財政學》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導論,主要論述公共財政與市場經濟的關係,公共財政的內涵、特點以及中國如何依據公共財政的原則,構建適合中國國情的公共財政框架,並就公共財政理論的發展脈絡作了梳理;第二部分主要介紹了市場失靈理論、公共產品理論和公共財政的職能理論,並就我國學者對財政職能的不同觀點作了概括性的介紹;第三部分主要論述了公共財政的支出理論,介紹了公共財政支出的原則、分類、規模、結構、效益理論,並從公共財政角度,就中國財政支出的原則、規模、結構、效益等問題作了分析和論述;第四部分主要論述了公共財政的收入理論,著重分析了稅收收入理論和國債收入理論,並對中國的稅收制度改革、稅費改革、國債的規模和限度等問題作了闡述;第五部分主要分析財政預算體制,介紹了中國分級財政體制的演變和特點;第六部分為巨觀財政政策,主要介紹了財政政策理論、財政平衡理論、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搭配理論和財政風險理論,並結合中國的現實問題作了分析。
《新編公共財政學》作者結合多年承擔本課程的教學實踐,在廣泛吸納前人和專家觀點的基礎上,努力體現編撰特點,更多地關注公共財政理論的現實性、理論的歷史演進性、分析的前沿性、教材的通用性和專業性。《新編公共財政學》可作為高等院校理論經濟學和套用經濟學師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財政、金融、經濟類研究和實際工作人員的參考用書。

媒體評論

前言

1978年末的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新紀元的大門。此後,我們這個近百年來災難深重、飽經憂患的大國,終於堅定了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基本方向,將自己置於現代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使經濟體制改革在理論和實踐上取得了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和任務,1999年3月召開的九屆二次人民代表大會,正式確立把公共財政作為我國財政改革的目標模式。這不僅意味我國財政學界圍繞著公共財政的長期爭論有了最終定論,而且也表明,我國的公共財政體系由此進入運作實施階段,這是我國經濟改革和財政改革的又一件根本性大事。
經濟範疇是對客觀存在的經濟關係的高度理論抽象。實踐證明,經濟體制類型與財政模式選擇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聯繫。與自然經濟和計畫經濟體制形態相對應的財政是“家計財政,,和“國家財政”,而與市場經濟相對應的財政是“公共財政”。這是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雖然市場能夠作為社會資源配置的首要方式發揮作用,但是,由於存在市場的不完全競爭、不對稱的信息、風險和不確定性、經濟活動的外在性和公共產品取得方式的非競爭性、消費的非排他性等原因,市場往往無法實現對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因此,在市場經濟國家中,必然要求財政運行以公共財政一般框架為取向,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將財政的資源配置職能置於重要地位,以較好地實現一般資源配置的市場方式所無法實現的公平分配、經濟穩定等社會發展目標。因此,所謂的公共財政是指以市場的資源配置作用為基礎,以防範市場失靈為前提,以滿足社會公共需要為目標,在法制的框架下,向所有的社會經濟運行主體提供一視同仁服務的財政。公共財政作為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一種財政類型,其本質是由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徵所決定的,這是公共財政與其他非市場經濟財政類型的根本區別。這就是說,一個國家或社會只要選擇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就同時應該自然地選擇公共財政,這符合巾場纖濟運行規律的一般性要求,也是公共財政本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具體體現。

財政雖然是一個古老的經濟範疇,但也必然隨著社會生產:方式與社會組織結構的演進而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簡單地講,公共財政的變化主要經歷了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和現代資本主義時期兩大階段。
第一階段的公共財政是自由競爭資本主義的公共財政。在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由於堅信“看不見的手”的“自然秩序”,因而認為自由競爭既保證廠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結合,也為生產力的無止境發展開創了可能性,因此反對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把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看作是違反“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原則”。政府的主要職能被限制在國防、社會秩序、公共工程等方面。財政支出基本上是用於公安、司法、行政管理、國防等消費性項目上,即便用於類似興修農田水利等“公共工程”方面的經濟性支出,其比例也極小。因此,可以把建立在早期自由市場經濟基礎上的財政,稱作為早期的公共財政。
……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導論
第一章 公共財政與市場經濟
第一節 公共財政的實質
第二節公共財政的內涵與架構
第二章 公共財政理論的發展脈絡
第一節 公共財政理論在西方各國的萌芽
第二節 西方公共財政理論的初步發展
第三節 西方公共財政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第四節 其他學者對公共財政理論的新貢獻
第五節 中國財政理論綜述
第二篇 公共財政的基本理論與功能
第三章 市場失靈與公共財政
第一節 市場效率及其環境
第二節 市場失靈
第三節 市場失靈與財政職能
第四節 財政目標的公平與效率
第五節 我國學者對財政職能的不同觀點
第四章 公共產品理論概述
第一節 公共產品的特徵及提供
第二節 俱樂部產品的特徵和提供
第三節 準公共產品的特徵和提供
第三篇 公共財政支出
第五章 公共財政支出的基本原則與分類
第一節 公共財政支出的概述
第二節 公共財政支出的基本原則
第三節 公共財政支出的分類
第四節 稅收支出
第六章 公共財政支出的規模
第一節 公共財政支出規模的衡量
第二節 世界各國公共財政支出規模的增長趨勢和原因
第三節 公共財政支出增長的實證理論
第七章 公共財政支出結構
第一節 公共財政購買性支出
第二節 公共財政轉移性支出
第八章 公共財政支出的效益
第一節 公共財政支出效益的定義和特點
第二節 公共財政支出效益的評價方法
第九章 中國財政支出的規模與結構
第一節 中國財政支出管理體制改革的歷程與特點
第二節 中國財政支出規模及其變化特點
第三節 中國財政支出結構及其變化特點
第四篇 公共財政收入
第十章 財政收入的結構與規模
第一節 財政收入及其分類
第二節 財政收入規模的影響因素
第十一章 稅收原理
第一節 稅收的定義及其爭論
第二節 稅收的形式特徵
第三節 稅負的轉嫁和歸宿
第四節 稅收的原則
第五節 稅收的效應
第六節 稅收負擔
第七節 中國的巨觀稅負問題
第十二章 稅收制度
第一節 稅收制度的含義與組成
第二節 稅收分類
第三節 主要稅種分析
第四節 稅收制度的模式選擇
第五節 最優稅制理論
第六節 成功稅制改革的標準與條件
第七節 中國稅收制度的改革
第八節 中國的稅費制度
第十三章 國際稅收
第一節 國際稅收的定義和本質
第二節 國際稅收的管轄權
第三節 國際稅收的慣例
第四節 國際重複徵稅及其減免方法
第五節 中國涉外稅收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第十四章 公債收入
第一節 公債概述
第二節 公債的發行與償還
第三節 公債市場與公債流通
第四節 公債管理
第五篇 財政預算與財政管理體制
第十五章 國家財政預算
第一節 國家預算概述
第二節 預算形式
第三節 中國預算編制方式的改革
第四節 中國的預算外資金
第十六章 分級財政管理體制
第一節 分級財政管理體制的事權劃分
第二節 分級財政體制收支劃分的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 分級財政體制中的轉移支付
第四節 中國分級財政體制的演變及特點
第六篇 巨觀經濟中的財政政策
第十七章 財政政策
第一節 西方主要經濟學派的財政政策理論概述
第二節 財政政策的一般原理
第三節 財政政策的功能與類型
第四節 財政政策工具的作用和局限
第五節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
第十八章 財政平衡
第一節 財政平衡理論的發展
第二節 財政赤字及其影響
第三節 中國的財政赤字
第十九章 公共風險與財政安全
第一節 公共財政與公共風險防範
第二節 公共財政風險
第三節 公共風險的防範機制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