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名 字: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 |
級 別: | 一級 |
年 代: | 石器 |
尺 寸: | 通長17.9,上端寬14.4,刃部寬16.8,最厚0.9,孔徑0.55 厘米 |
來 源: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 |
收藏單位: | 浙江省博物館 |
詳情
整體呈"風"字形,兩側略向內凹弧,左右不對稱。鑽孔上方較為粗糙,隱約可見綑紮痕跡或刻劃痕跡。鑽孔較小。在刃角上各雕刻圖像,兩面對稱。上角為正面的淺浮雕神人獸面紋,下角為淺浮雕的鳥形象。
另有鉞瑁、鉞鐓、以及鉞柲上鑲嵌的玉粒合為一套。
此展品為新石器時代的玉器,整體呈"風"字形,兩側略向內凹弧,左右不對稱。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名 字: |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玉鉞 |
級 別: | 一級 |
年 代: | 石器 |
尺 寸: | 通長17.9,上端寬14.4,刃部寬16.8,最厚0.9,孔徑0.55 厘米 |
來 源: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發掘 |
收藏單位: | 浙江省博物館 |
整體呈"風"字形,兩側略向內凹弧,左右不對稱。鑽孔上方較為粗糙,隱約可見綑紮痕跡或刻劃痕跡。鑽孔較小。在刃角上各雕刻圖像,兩面對稱。上角為正面的淺浮雕神人獸面紋,下角為淺浮雕的鳥形象。
另有鉞瑁、鉞鐓、以及鉞柲上鑲嵌的玉粒合為一套。
良渚文化代表遺址為良渚遺址,距今5300-4500年左右。良渚文化分布的中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而遺址分布最密集的地區則在錢塘江流域的東北部、東...
概述 考察發掘 文化背景 地理分布 發現過程良渚文明是指環太湖地區的一個遠古文化,它以發達的稻作農業、大量而精美的玉器、精製的制陶技術、成句子的陶器符號文字資料,以及由墓葬和大型土建工程所反映出的...
良渚文明 特殊與一般 刻劃符號 遺址群 概述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
文物造型 文物工藝 文物背景 文物地位良渚文化遺址群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遺址群,距今5300-4000年,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它範圍廣闊,內涵豐富,分布於以莫角山遺址為中心的50餘處。其...
簡介 遺址群發掘歷程 遺址群目錄良渚玉器就是良渚文化遺址發現的玉器。主要出土於二十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這批玉器的雕刻文飾繁密細緻,和諧工整。良渚玉器的材質為透閃石,其硬度達摩氏4—...
工痕特徵 良渚玉器鑑定述要 主要造型 鑑別方法良渚博物院,其前身是1994年由江澤民題寫館名並開館的良渚文化博物館,位於餘杭區良渚鎮美麗洲公園,新展覽館在2005年3月動工建設,2008年9月29日...
簡介 建築布局 館藏文物 考古科研 所獲榮譽青玉質,有褐色斑。刃部兩角雕琢紋飾,上角淺浮雕頭戴冠、四肢俱全的神人與獸面複合的圖像,下角為淺浮雕鳥紋。
鑑賞 文物欣賞 參考資料齊家文化遺址分布於黃河上游的甘肅臨夏地區。它同眾多古代文化遺址 一起,共同孕育了輝煌的黃河文明。齊家文化中的玉器,以其特有的渾雄拙 朴、磅礴大氣、多姿多...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文摘 後記 序言良渚文化是我國長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化, 因 1936年原西湖博物館施昕更先生首先發現於餘杭市(現今為杭州市餘杭區)良渚鎮而命名。 距今約530...
簡介 人文歷史 旅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