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社會科學院

新疆社會科學院

新疆社會科學院是自治區黨委直屬的一所哲學社會科學綜合研究機構,是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領導下的事業單位。其前身由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政治理論研究室、自治區科委所屬的新疆民族研究所、原自治區文字改革委員會語言研究室、自治區博物館考古隊為基礎組建起來。1979年9月經自治區黨委批准,成立新疆社會科學院籌備組,由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韓勁草同志任組長。經過近兩年的籌備,1981年3月,新疆社會科學院正式成立。

宗旨和方針

在辦院的宗旨和方針上堅持“二為”和“三結合三為主”。

“二為”:即為新疆的改革發展穩定服務,為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決策服務。

“三結合三為主”:即理論研究與實際問題研究相結合,以研究實際問題為主;歷史研究與現實問題研究相結合,以研究現實問題為主;全國性問題研究與新疆問題研究相結合,以研究新疆問題為主。

總體目標是經過5年左右的努力奮鬥,使新疆社會科學院成為全國一流的省級社科院、若干學科達到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學術水平。

機構設定

科研機構

哲學、中特理論研究中心、經濟、民族、歷史、宗教、中亞、法學、農村發展、民族文化、語言、社會學等12個研究所。

科輔機構

一個藏書32萬冊的圖書館,一個雜誌社,出版維、漢、哈三種文字的《新疆社會科學》和漢文版《西域研究》共四種國內外公開刊物。

管理機構

院辦公室、組織人事處、科研外事處、總務處。

黨群機構

機關黨委、紀檢委(監察室)、工會、團總支。

附屬機構

離退休職工管理服務中心。

6個非行政編制的研究中心:即新疆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新疆經濟發展戰略研究中心、新疆民族宗教問題研究中心、新疆國際問題研究中心、西域研究中心、新疆文化發展研究中心。

與地州聯合創辦的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即新疆博州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伊犁州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和阿克蘇社會經濟發展研究所。

人員結構

到2008年初,全院有在編人員203人,離退休人員129人。在編在崗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43人,其中正高專業技術職稱17人,副高專業技術職稱46人,中等專業技術職稱65人,博士學位的4人,碩士學位的8人,本科學歷的92 人。全院幹部職工由漢、維、哈、回、蒙、滿、柯爾克孜、錫伯、塔吉克、烏孜別克、撒拉等11個民族成分組成,其中少數民族占48%。

中共新疆社會科學院委員會,由7名黨委委員組成。縣處級幹部職數32人。現有16個黨支部,黨員196人,其中在職職工黨員125人,離退休職工黨員71人。

機構領導

阿布來提·麥麥提,男,維吾爾族,新疆阿圖什人,1959年1月出生,中共黨員,法學學士,副教授。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書記、副院長。

1982年3月畢業於華南師範學院政史系政治教育專業。1977.9至1978.2阿圖什縣水庫工地接受再教育;1982.3至1989.9 喀什師範學院政史系教師;1989.9至1994.6喀什師範學院政史系教師政治經濟學教研室主任(期間1992.6—1994.5掛職任英吉沙縣芒辛鄉黨委副書記);1994.6至1995.4喀什師範學院政史系黨總支副書記; 1995.4至2004.3喀什師範學院政史系黨總支副書記、主任(其間:1998.9—1999.7中央黨校新疆班學習;2000.6—2002.1新疆師範大學在職研究生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習);2004.3至2006.1喀什師範學院政史系黨總支副書記、主任;2006.1.--2016.2 新疆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2016.2.至2017.3 新疆職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2017年3月任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書記、副院長。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高建龍,男,漢族,1960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教授。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院長、副書記。

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治區課題3項,中央部委研究課題2項,自治區廳(局)、縣級政府、企業等委託課題4項,撰寫研究報告多篇,研究成果為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在國家及省部級刊物公開發表學術論文70餘篇,獨撰和參撰著作、教材10餘部,曾獲自治區第五、六、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

同時還兼任自治區理論專家庫特約宣講員、新疆經濟學會副會長、自治區人民政府立法諮詢委員等。多次承擔自治區廳(局)級幹部和縣(市)黨政主要領導培訓班的授課任務,以及自治區黨委部署的宣講工作。

阿不都熱扎克·鐵木爾 阿不都熱扎克·鐵木爾

阿不都熱扎克·鐵木爾(曾用名熱扎克·鐵木爾),男,維吾爾 族,1953年4月出生。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研究員。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五、第六屆黨代會代表;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自治區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成員,自治區專家顧問團顧問,自治區人民政府經濟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新疆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新疆農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民族學會常務理事,新疆民族學會會長。

吳福環,男,漢族,山東省臨清市人, 1950 年 10 月出生,研究生學歷,歷史學博士,教授,新疆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方向:中國近現代史、新疆歷史、民族問題。

劉仲康,男,漢族,四川省安岳縣人,1955年9月生,大學本科學歷,中共黨員。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兼宗教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庫蘭·尼合買提女 哈薩克族 1962年11月15日出生 在職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雙語教育。中共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副教授。兼新疆漢語言學會常務理事。1993年擔任伊犁師範學院預科部副書記;1996年擔任伊犁師範學院中語系主任、黨總支副書記;1999年擔任新疆教育學院語言系主任;2002年擔任新疆教育學院語言分院院長。

田衛疆,男,漢族,1955年6月1日生於新疆烏魯木齊市。南京大學史學博士。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研究員。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度)。現為中國民族史學會、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理事,新疆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葛志新,男,漢族, 1957年10月生,在職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新疆社會科學院黨委委員、副院長。

1982年畢業於南開大學哲學系;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北京工商大學工商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 1982年7月至1992年12月在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工作,歷任宣傳處幹事、理論教育處副處長。1993年起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工作,歷任科普部副部長、部長,2001年3月任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2011年7月調任新疆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曾擔任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獎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委員(2004年至2009年);2001年3月至2011年7月兼任《新疆社科論壇》主編。

任新疆市場行銷協會常務副會長、新疆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新疆農業大學(人文學院)客座教授、新疆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客座教授。

劉國防任黨委委員、副院長。

職責和任務

1、做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用得上、靠得住的“智囊團”和“思想庫”。

認真研究新疆改革發展穩定的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問題;研究區黨委、人民政府關注、社會各方面關心的重大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為區黨委、人民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和諮詢。擬辦《要報》直送區黨委、人民政府領導同志參閱。請區黨委、人民政府給社會科學院交辦任務,如研究課題、調研等。

2、成為自治區內重大哲學社會科學理論學術問題的主要研究基地。

出學術精品、開展高層次的學術活動和國內外學術交流、舉辦高水平的國內外學術會議。把社會科學院辦成自治區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交流中心、情報資料信息中心、人才培養中心。

3、做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宣傳正確的哲學社會科學理論知識的重要方面軍。

4、成為疆內各地(州)、縣(市)、重要行業、產業、企業改革發展的參謀部。

研究自治區內各地(州)、縣(市)區域性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問題,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研究自治區經濟的行業性、產業性戰略發展問題,研究重要企業的戰略發展問題,為自治區的有關政府機關和企業領導層提供決策參考和諮詢。

學科建設

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同志多次強調的關於“加強新疆社會科學院重點學科建設”的指示精神,緊緊圍繞新疆改革發展穩定實際,著力抓五個重點學科的建設——民族研究、宗教研究、新疆歷史研究、中亞研究、經濟研究。

辦好院裡的學術刊物。《西域研究》現為國家民族學類核心期刊,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要繼續上質量上水平。漢文版《新疆社會科學》要力爭在三年左右的時間,成為國核心心期刊。維文、哈文版《新疆社會科學》要辦成區內最高水平的民文社會科學期刊。

此外,語言研究、少數民族文學研究、法學研究、馬列主義研究四個學科也積極創造條件進行建設。

人才隊伍建設

新疆社會科學院在“十五”、“十一五”期間,要造就若干名全國知名並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大師級人才、十餘名學科帶頭人、數十名學術研究骨幹。按照中央2003年32號檔案的精神,加強哲學社會科學人才隊伍建設。

選派青年科研人員到國內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機構進修、作訪問學者或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面向社會招聘人才,制定人才合理流動的有關制度。通過引人、留人、培養人,徹底改變社會科學院人才斷層局面。

學術交流、考察調研

作為新疆唯一的高層次專門社科研究機構,必須加強面向新疆的考察、調研。同時加強與國內外有關方面的學術交流。

推進改革,加強管理

按照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奮發工作,積極進取,建設哲學社會科學的創新體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現代科研院所制度。積極而穩妥地推進院內人事分配製度改革、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激發和調動全院科研人員和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健全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

科研狀況

20多年來,新疆社科院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與自治區黨委保持高度一致,始終堅定地維護自治區黨委的高度權威,始終不折不扣地執行自治區黨委的決定和指示。在自治區黨委的關懷和領導下,新疆社會科學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指導地位,堅持“雙百”方針和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堅持為自治區黨委的決策服務和為自治區三個文明建設服務,認真研究和探討新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提出的各類重大問題,大力宣傳和貫徹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在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社會穩定和反對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的鬥爭中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結合新疆的區域特點和民族特色,開展了各學科的社會科學專題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造就了一批學科帶頭人。

1、按照自治區黨委的部署,組織了大量的社會調查活動。建院以來特別是2000年後,我們圍繞自治區黨委關注的重大問題,先後對新疆的民族、宗教、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對南疆地區綠洲生態經濟發展情況調查、對伊犁地區對外開放情況調查、對北疆畜牧業發展狀況調查、對石油工業勘探開發情況調查、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個案調查、對兵團改革發展問題調查、對新疆邊境口岸建設及邊貿發展情況調查、對周邊環境與新疆穩定問題調查、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在新疆的影響和非法宗教活動調查等。這些調查不僅為科研工作提供了豐富資料,更重要的是為自治區黨政決策提供了依據。

研討會現場 研討會現場

2、圍繞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開展了一系列專題研究與有針對性的批判活動。1983年冬至1984年春,根據鄧小平同志“思想戰線不能搞精神污染”的指示精神和自治區黨委的安排,聯繫新疆實際,針對“突厥學”問題開展理論研討和思想教育活動。1990年,針對吐爾貢·阿勒瑪斯的《維吾爾人》等三本書的嚴重政治錯誤,進行了有理論深度和學術水平的批判活動。1994年至1996年,對“雙泛”問題開展了深入研究,撰寫了《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研究》一書。1998年至2000年,貫徹江澤民總書記考察新疆時的重要講話精神,針對“東突”勢力的反動理論觀點進行批駁,撰寫了《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正確闡明新疆民族發展史》、《正確闡明新疆伊斯蘭教史》等新疆幹部學習讀本,較好地配合了自治區各族幹部民眾的“五觀”教育和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再教育。2002年至2003年,根據國務院新聞辦和自治區黨委的要求,起草了我國政府首次發表的《新疆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並撰寫了《新疆的歷史與發展白皮書導讀》一書,科學闡釋和正確回答了一系列新疆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3、圍繞新疆重大理論學術和實際問題,產生了一批優秀研究成果。建院23年來,總計出版著作(含譯著)300餘部,發表了學術論文、調查報告9000多篇。共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98項,其中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5項,獲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項,獲中國科學院優秀成果獎1項,獲自治區科技進步獎4項,獲省部級以上專項獎18項,獲全國性學會獎13項,獲省部級以上圖書獎16項,獲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39項。據有關部門統計,2002年新疆社科院在全國科研院所發表論文篇數排名第八位,在43個省市社會科學院中名列第七位。2002年該院共獲自治區第五屆社科優秀成果獎26項,名列自治區獲獎單位第一位。

4、通過20多年的哲學社會科學重大課題研究,造就了一批學科帶頭人。建院以來,新疆社會科學院共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39項,自治區社會科學規劃項目47項,同時承擔上百項自治區黨政決策部門和其他部門及大型企業委託研究項目。這些研究項目不僅產生了像《新疆經濟發展戰略研究》、《綠洲經濟論》、《新疆簡史》、《新疆伊斯蘭教史》、《民族自決還是民族分裂》、《福樂智慧》、《突厥語大詞典》維、漢版本等填補自治區社科研究空白的一批學術精品,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政治立場堅定、學術功底紮實、富有創新精神的各民族學科帶頭人,壯大了自治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隊伍。截止到2003年底,該院共有23名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和11名自治區優秀專家。

新疆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具有顯著特點,尤其是民族研究、宗教研究、新疆歷史研究、中亞問題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研究、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研究等,在全國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可替代性。不論是反恐反分裂,還是經濟建設、對外開放、以及解決各種社會問題,都離不開社會科學研究。新疆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能力和研究成果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部分。這既關係到新疆的改革發展穩定,也關係到我們整個國家的長治久安。這是“國家最高利益之所在”(江澤民語)。

1981年5月23日王震同志為新疆社科院題詞:“你們的研究寶貴成果對我們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必將起到積極的貢獻。”1999年6月3日王樂泉同志為新疆社科院題詞:“總結過去規劃未來,為新疆的發展穩定與繁榮而努力奮鬥。”這都極大地鼓舞了社科院的幹部和研究人員。

新疆社會科學院23年的發展歷程表明:自治區黨委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是新疆哲學社會科學事業發展繁榮的根本保證,哲學社會科學只有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才能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繁榮最深厚的源泉和最大的動力是各族人民民眾的社會實踐,只有堅持深入研究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正確回答黨委和人民政府關注的重大問題才能充分體現自身的價值,實現“有為、有位”。

刊物

·西域研究

·新疆社會科學(漢文版)

·新疆社會科學(維文版)

·新疆社會科學(哈文版)

·新疆社會科學信息

·縣域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