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

科研成果 1998 年,本所第一任原所長石來宗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自治區項目《鄧小平理論與新疆的發展》一書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歷史沿革
新疆社會科學院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成立於 1991年6月。
人員結構
現有工作人員 8人,其中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5人,行政人員1人。所長:阿班·毛力提汗。
研究方向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社會學、經濟學、哲學、民族問題、宗教問題等。
科研成果
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研究所,自成立至今,所里每一個研究人員,積極配合黨的中心工作,通過新聞媒體發表文章、談話和理論宣講等形式,向社會積極宣傳黨的現行路線、方針、政策,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據不完全統計,共發表文章、論文約350篇,出版專著和譯著7部,完成國家課題三項,約近400萬字。
1998 年,本所第一任原所長石來宗研究員主持完成的自治區項目《鄧小平理論與新疆的發展》一書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 1999 年,本所阿班·毛力提汗副研究員翻譯的《新疆歷史百問》一書(哈文)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 2002 年,阿班·毛力提汗、阿不力克木翻譯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一書(維文)由新疆青少年社出版;2004年,阿布里克木翻譯的《目標預測試》(國中二年級中國歷史)由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2004年,阿班·毛力提汗主持完成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疆農村貧困問題研究》(漢文),2006年該課題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阿不力克木申請立項的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項目(2004年度青年項目)《中國傳統哲學概念的維吾爾文化闡釋》課題已通過鑑定,並獲得良好。
馬列所自建所以來,參與國家、自治區、院級各類課題多項,並參與編寫出版各類專著約 20餘部;榮獲自治區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四篇,榮獲全國性學會獎一篇,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兩篇,有10餘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轉摘。
發表的論文
《新疆貧困地區的文化脫貧問題》、《實現小康、重在農村》、《三化互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新疆農民增收問題》、《新疆農村的小康建設問題》、《精神貧窮同樣不是社會主義》、《論鄧小平的反貧困理論》、《校園暴力的成因及其根治》、《論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作用》、《淺談人民內部矛盾在新疆的表現形式》、《對兩種傳統文化中形成的〈世界〉觀的比較研究》、《中國傳統哲學本體論概念的闡釋》、 《新疆農村貧困問題研究》、《論新疆構建和諧社會的理性思考》《加大經濟發展力度,保持黨的先進性》、《加大經濟發展力度,保持黨的先進性》、《中國傳統哲學中的命理學》、《政治立場與科學精神》、《知榮辱方能創和諧》、《制度建設是保持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根本保證》、《維護新疆穩定 構建和諧新疆》、《論鄧小平的社會主義本質論》、《加快新疆地區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思考》等。
與此同時,本所鼓勵每一個研究人員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爭取到兄弟所、處及院外單位的課題中承擔研究任務,通過完成具體項目任務的實踐達到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目的。本所部分研究人員近幾年來,參加調研寫作的自治區團委牽頭的“新疆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研究”、我院的“新疆民族團結新論”等課題已經結項出版。本所部分研究人員參與的國家社科基金資助重點項目“西部大開發與新疆少數民族傳統經濟生產方式研究”、自治區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委託的項目“新時期新疆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問題研究”、 自治區黨委組織部暨黨建研究會組織的項目“自治區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執政能力建設及黨性修養狀況調研”、烏魯木齊市委牽頭的中組部委託項目“在新的社會階層中發展黨員試點工作調研”、所里有多名研究人員參加院級重大課題《新疆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勢分析和預測》(藍皮書)每年的編寫。
學術活動
根據院黨委的安排部署,僅2006年我所就積極主辦和承辦了五次規模較大院級的研討會: 1、2006年3月10日 ,主辦“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與黨的先進性建設”研討會;2、2006年4月13日 ,主辦“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研討會;3、2006年6月28日 ,承辦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聯合召開的“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85周年” 座談會;4、 2006年10月20日,主辦了“自治區社科界紀念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學術報告會;5、2006年12月12日,又召開了“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新疆”研討會。這幾次研討會都邀請了自治區宣傳部、理論界、新聞媒體的同志參加,規模較大、並且開得比較成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