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新疆工程學院](/img/1/d84/nBnauM3X3QzMzMjNxgDNzUDN3QTMzEzM1ETOzQTNwAzMxAzL4QzLyA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五十三年來,學校幾遷校址,數易其名,幾經波折。縱然道路曲折、歷經風雨,但弦歌未斷、薪火不熄。凝鍊成獨有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求真務實、負重致遠”的“礦山魂”精神,形成了良好的辦學傳統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學校始終立足新疆,已為社會輸送了36000餘名畢業生,其中90%的畢業生留在新疆,大多數已成為行業中的骨幹力量和中流砥柱,為地方優勢特色和支柱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學院本著始終立足新疆,為地方基礎教育、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受到用人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普遍好評,為學院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學院總占地面積2032畝,全日制在校生15447人。現有四個校區,主校區設在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艾丁湖路,另有南昌路校區,天津路校區和北京路校區(技師培訓學院)。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專任教師396人,其中,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91人;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的127人。
歷史沿革
新疆工程學院前身是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始建於1958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方勤務部第二預備學校,歷經新疆煤礦學校、新疆煤礦學院、烏魯木齊煤礦學校;
其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第二預備學校,於1960年升格為新疆煤礦學院;
1961年又調整為烏魯木齊煤礦學校;
1960年升格為新疆煤礦學院,1962年調整為烏魯木齊煤礦學校;
1994年更名為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2012年4月升格為新疆工程學院。
2012年10月新疆機電職業技術學院併入新疆工程學院。
學術研究
科研成果
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師資隊伍。學校教師出版校本教材27部,主編或者參編教材50餘部,獲得國家專利30餘項。被SCI、EI三大檢索收錄的47篇,國家核心刊物發表151篇。獲得國家專利37項,26人次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獲得一項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一項烏魯木齊市科技進步三等獎。具有一所維吾爾自治區級煤礦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校獲得烏魯木齊市科技局科技信用A級單位稱號。
學校承擔維吾爾自治區等各級別縱向科研課題42項,橫向科研課題22項,出版著作教材53本,發表論文491篇。被EI、SI、ISTP三大檢索收錄的43篇。26人獲得市級以上科研獎勵,1人獲得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1人獲得烏魯木齊市科技進步三等獎。
科研平台
學校加強產學研合作,與維吾爾自治區16家工科類科研院所簽署了科研合作協定,整合雙方科技資源,聯合進行課題的申報與技術攻關,在科研院所聘任了100餘名客座教授參與學校的教學、科研工作。學校與新疆多個工礦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與新疆中煤礦山設備製造維修有限公司聯合成立了煤礦機械研究所。在學校專業科研團隊基礎上建立了煤炭技術研究所,構建了學校的科研平台。2011年3月,該校與維吾爾自治區16家科研院所簽約共建教學、科研、實訓合作基地。序號 | 院所科研合作單位名稱 |
1 | 新疆新能源 研究所 |
2 | 新疆煤炭科學研究所 |
3 | 新疆化工設計研究院 |
4 | 新疆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
5 | 新疆機械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6 | 新疆建築科學研究院 |
7 | 新疆電子研究所有限公司 |
8 | 新疆交通科學研究院 |
9 | 新疆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10 | 新疆計算機套用研究所 |
11 | 新疆建築材料研究院 |
1 2 | 新疆有色金屬研究所 |
13 | 新疆分析測試研究院 |
14 | 新疆風能研究所 |
15 | 新疆科技情報所 |
16 | 新疆科技政策研究所 |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根據2015年7月學校官網顯示,新疆工程學院圖書館創建於1958年,分兩個校區(主校區、南昌路校區)設定。兩地使用面積8千平米。南昌路校區圖書館大樓於199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總建築面積為4580平方米。兩個校區共設有民文、工具、文藝、綜合、專業、過刊、集藏等19個圖書閱覽區,3間期刊閱覽室、5間電子閱覽室及各部門辦公室等。館內文獻資源累積量已達64萬餘冊,其中紙質適用圖書57.7萬冊,期刊合訂本1.06萬餘冊。電子信息資源有維普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本地鏡像站,萬方學位論文資料庫本地鏡像站,方正阿帕比數字資源,愛迪克森網上報告廳等。
學校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 |||
職務 | 姓名 | 任期 | |
新疆煤礦學校 | 黨委書記 | 王明英 | 1958.09-1959.01 |
校長、副書記 | 孫耀明 | 1959.03-1960.05 | |
黨委副書記 | 景楓 | 1958.09-1959.01 | |
副校長 | 王福泰 | 1960.05-1960.07 | |
副校長 | 梁捷 | 1958.10-1960.05 | |
新疆煤礦學院 | 黨委書記 | 孔勛兼任 | 1960.07-1962.07 |
副院長兼黨委書記 | 孫耀明 | 1960.07-1962.07 | |
副院長 | 景楓 | 1960.05-1962.05 | |
烏魯木齊煤礦學校 | 黨委書記、校長 | 孫耀明 | 1962.06-1966.04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景楓 | 1962.06-1966.04 | |
副校長 | 梁捷 | 1962.08-1966.04 | |
亞森·買提尼亞孜 | 1965.03-1966.04 | ||
烏魯木齊煤礦學校 | 黨委書記、校長 | 景楓 | 1979.12-1985.12 |
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 亞森·買提尼亞孜 | 1979.12-1985.12 | |
副校長 | 劉無我 | 1979.12-1985.12 | |
謝龍 | 1979.12-1985.12 | ||
鄭韻清 | 1979.12-1985.12 | ||
新疆煤炭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校長 | 景楓 | 1986.01-1987.02 |
黨委書記 | 薛啟明 | 1987.03-1992.09 | |
藺懷德 | 1992.10-1994.09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謝龍 | 1987.03-1992.06 | |
崔鳳歧 | 1993.02-1994.06 | ||
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 | 王崇明 | 1987.03-1988.05 | |
副校長 | 李孔華 | 1987.04-1995.06 | |
沙拉依丁 | 1987.04-1993.05 | ||
鄭韻清 | 1987.04-1994.06 | ||
謝瑞黨 | 1992.12-1997.10 | ||
杜魯坤·托乎提 | 1993.05-1994.06 | ||
新疆工業高等專科學校 | 黨委書記、副校長 | 藺懷德 | 1994.10-2000.12 |
楊永臣 | 2001.02-2006.11 | ||
李程 | 2006.12-2011.07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崔鳳歧 | 1994.07-1997.09 | |
1997年10月-1999年09月校長空缺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馮武生 | 1999.09-2005.11 | |
朱印崗 | 2005.12-2011.07 | ||
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 | 謝瑞黨 | 2002.09-2006.11 | |
副校長 | 李孔華 | 1987.04-1995.03 | |
謝瑞黨 | 1992.12-1997.10 | ||
杜魯坤·托乎提 | 1993.07-1995.04 | ||
黃朝華 | 2006.11-2011.07 |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副院長 | 朱印崗 |
黨委副書記、院長 | 吾滿江·艾力 |
黨委副書記、副院長 | 黃朝華 |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 董遂寬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龐曉虹 |
黨委委員、副院長 | 王建民 |
副院長(掛職) | 何元贊 |
設施建設
硬體設施
![新疆工程學院](/img/e/570/nBnauM3XyYDMwkDM1QTMyEzNwQTMzMDN1UjNyQTNwAzMxAzL0E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近參觀新疆工程學院學生製作機器人年來,學校根據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新型工業化建設的需要,以教育觀念轉變為先導、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培養具有紮實專業基礎知識、能將先進技術轉化為具體生產力,同時又富有創新素質的套用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為目標,培養了一批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統一,具備基礎知識紮實、突出的專業套用能力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級套用型工程技術人才。學校現有採礦工程系、安全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與信息工程系、化學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語言系等11個教學系部,共有專任教師396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職稱114人,碩士以上教師占48.2%;建有19個實驗中心,下設82個校內實驗室,擁有一個教學實習工廠。
辦學條件
機構設定
學院目前有3個校區(主校區設在烏魯木齊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艾丁湖路,另有南昌路校區和天津路校區。),新校區占地面積1781畝,建築面積24.38萬平方米,學院總占地面積2032畝;學校設有採礦工程系等11個教學系部,開設煤礦開採技術等40多個專業,其中煤礦開採技術、礦山機電2個專業已列入維吾爾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建設計畫。學校有1個國家級精品建設專業,3個維吾爾自治區特色專業,2個維吾爾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學校建有19個實驗中心,下設82個校內實驗室,擁有1個工程訓練中心(教學實習工廠),建有76個校外實習基地。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本專科全日制在校生15447人。學校自建校以來,已為國家和維吾爾自治區培養各類畢業生3.6萬多人。學校現面向全國24個省區招生,校內有完善的教
學及生活設施,2006年以來,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維吾爾自治區高校中名列前茅。同時,學校於2006年首次走出國門,與馬來西亞科技大學開展聯合辦學;2008年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資格,首次招收40多名外國留學生。
師資隊伍
學院目前現有教職工近570人,專任教師近396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14人,副高職稱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2.1%;博士學位14人,碩士學位177人,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8.2%;少數民族教師64人,占專任教師的16.2%,維吾爾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培養計畫建設專業6個,維吾爾自治區級特色專業3個,2個維吾爾自治區教學團隊。建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3個,維吾爾自治區煤炭煤電煤化工公共實訓基地1個,維吾爾自治區新能源材料重點實驗室1個,維吾爾自治區教學示範實驗中心1個,並與維吾爾自治區16家科研院所簽訂校企合作協定。院系專業
院系設定
學校設有採礦工程系等13個教學系部
教學系部 | |
新疆工程學院採礦工程系 | 新疆工程學院語言系 |
新疆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 | 新疆工程學院管理系 |
新疆工程學院電氣與信息工程系 新疆工程學院電力工程系 | 新疆工程學院基礎教學研究部 (外語系) |
新疆工程學院安全工程系 | 新疆工程學院社會科學教研部 |
新疆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系 | 新疆工程學院體育教研部 |
新疆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工程系 | 成人教育學院 技師培訓學院 |
專業設定
開設:
學院設有採礦工程系、機械工程系、電氣工程系等12個教學系部,開設採礦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安全工程、機械設計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土木工程等15個本科專業和機電一體化技術等76個專科專業。學院有1個國家級精品建設專業,6個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3個自治區特色專業。學院建有43個實驗中心,下設156個校內實驗室,擁有2個工程訓練中心,建有135個校外實習基地。學院將堅持以人為本,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培養立足新疆服務地方經濟的套用型人才,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教學成果
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中獲得8個獎項、在全國“發明杯”創新大賽中獲金銀銅獎10餘項、在“尚和杯”中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金銀銅獎11項、在全國數學建模競賽中獲一、二等獎9隊次、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獲得3個獎項、全國機器人大賽中獲得4個獎項、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獲得1個獎項、“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獲得4個獎項、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獲得3個獎項、在自治區“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發明創造比賽、英語競賽等比賽中獲得近20個獎項,獲得國家專利30餘項。
2011年,學校獲得維吾爾自治區“開發建設新疆獎狀”。
知名校友
張海戈: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
杜魯坤·托乎提: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
劉幼明:新疆第一工業設計院(煤炭部烏魯木齊設計研究院)黨委書記。
陳立凡:新疆昌吉州農機廠新產品開發工程師。
肖軍:新疆中泰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