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父母學校:劉良華親職教育講演錄》內容簡介:影響學生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家庭是人成長的根部和根本,親職教育是“培根教育”。很多父母願意為孩子出錢,他們讓孩子進入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但他們忘記了,最需要受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如果父母讓孩子1~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裡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國小,那么,這個孩子在學校很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他會成為默默無語的沉默者,或者,成為侵犯他人的搗亂者、攻擊者。
看電視太多會導致閱讀能力低下。一個家裡有一個看電視的“小東西”,這個家裡一定有幾個看電視的“老東西”。
親職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是兩個“零”:管理孩子的零食;管理孩子的零花錢。
父母的責任就是經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給孩子講故事並邀請孩子自己講故事;二是和孩子一起遊戲、遊玩;三是邀請孩子參與家庭決策,參與家務勞動,參與破損的玩具、家具或衣物的修理或修補。
孩子的成長有三個關鍵期:第一個關鍵期在3歲之前;第二個關鍵期在9歲之前;第三個關鍵期在13歲前後。
每個兒童都有自己成長的秘密,這些秘密構成了兒童之間的差異:一是性格上的差異;二是智力上的差異;三是性別上的差異。
在孩子3歲之前,他的身邊最好有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歲之前,他的身邊最好有權威型父母;在孩子13歲前後,他的身邊最好有民主型父母。
作者簡介
劉良華,男,1968年1月出生,湖北洪湖人。華南師範大學教科院博士、教授,教師教育與基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教育哲學”“教師教育學”與“親職教育學”。 出版專著七部:《校本行動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校本教學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有效教學論》(合著,廣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教育自傳》(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教育研究方法:專題與案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教師專業成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新父母學校》(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發表文章五十餘篇。
目錄
前言
第一講 陪伴孩子:沒有人能夠代替父母
第一節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一、“科爾曼報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嗎
二、“父母失陪”: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後果
三、“種樹郭橐駝傳”: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第二節 “和你在一起”:父母可以陪孩子做哪些事
一、父母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二、“性格一身體本位”: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
三、“意志第一”:培育孩子的強力意志
第二講 尋找孩子的“優勢發展區”
第一節 你的孩子和別的孩子有哪些差異
一、性格的差異:A型、B型和AB型性格
二、智力的差異:多元智慧型
三、性別的差異:無名指與食指的調查研究
第二節 讓你的孩子因特長而自信
一、如何面對孩子天生的性格弱點
二、以不同的方式養育男孩和女孩
三、“揚長”比“補短”更重要:發揮孩子的“智力優勢”
第三講 成長的關鍵期
第一節 成長的關鍵期:3歲之前、9歲之前和13歲前後
一、3歲之前:“早期智力開發”還是“消極教育”
二、9歲之前:孩子為什麼出現痙攣或強迫症
三、13歲前後:孩子為什麼反抗父母
第二節 讓孩子在關鍵年齡做關鍵事情
一、3歲之前:在“早期智力開發”與“消極教育”之間
二、9歲之前:“制訂規則”“情趣生活”“自食其力”
三、13歲前後:“變形”的關鍵年齡
附錄 新父母學校的100個教育信條
後記
書摘
前言
各位,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得到那么多人的支持,讓我們聚在一起來討論有關親職教育、新父母學校的問題。[1]親職教育是一個沉重的話題,它太難,比學校教育更難。
家庭是人成長的根部和根本,親職教育是“培根教育”。如果親職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學校就可能會過得比較辛苦,孩子很可能會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解:孩子如果在童年沒有接受好的待遇和教育,甚至受到了壓抑和打擊,他長大之後就會做噩夢甚至可能出現種種精神疾病。
無論父母有多大的成就,孩子的教育失敗,整個人生就失敗。無論國家多么發達,親職教育失敗,整個國家就陷入衰敗。“國民的命運,與其說是操在掌權者手中,倒不如說是握在母親的手中。”[2]相關的說法是,推動搖籃的手,也推動國家的發展。
按照康德的說法,人類有兩件事情最難:一是如何“統治”他人;另一個是如何“教育”他人。[3]可是,中國的父母普遍堅持隨意而輕鬆的心態:只要有結婚證,就可以生孩子;只要自己有能力生孩子,就有能力教育孩子。部分父母甚至認為:任何成人都可以教育孩子,祖父母可以教育孩子,保姆也可以教育孩子。
中國的父母什麼時候開始承認教育的艱難呢?直到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成為“問題兒童”,父母們才開始為孩子的教育問題感到驚恐。
我原本是研究“教師教育”的。兩年前,我開始由“教師教育”轉向“親職教育”。這個轉向對我個人來說很重要,因為我發現,僅僅談論“教師專業成長”是不夠的。教師的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確實會影響他的學生,但是,總有一些“問題學生”讓教師感到無能為力。如果學生沒有得到父母的幫助,如果學生的家庭環境沒有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支持,或者,如果學生父母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那么,教師對學生幾乎愛莫能助、無能為力。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某些家長總以為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有問題或問題很嚴重,他們對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正常現象過於敏感和焦慮。對孩子成長的問題視而不見,這是一個錯誤;對孩子成長的正常現象過度關注,而忘記了教育的秘密是“順木之天,以致其性”,這也是一個問題。
針對這些親職教育中的種種問題,“新父母學校”的講座分為三個專題。每一講包括兩節。第一節提出問題,第二節提示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一講的第一節提出的問題是因“父母失陪”而導致孩子成為學校的“問題兒童”;第二節提出的方法是“陪伴孩子”以及父母應該陪伴孩子做哪些事情。
第二講的第一節提出的問題是“孩子的差異”,包括性格差異、智力差異和性別差異;第二節提出的方法是尊重孩子的差異,讓孩子因特長而自信。
第三講的第一節提出的問題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3歲之前、9歲之前和13歲前後。第二節提出的方法是讓孩子在關鍵年齡做關鍵事情。3歲之前是動物世界式的“愛的教育”;9歲之前是孩子建立規則、過有情趣的生活和自食其力的關鍵期;13歲前後是“教育終結”的年齡。對於那些在13前後還沒有形成自理生活習慣和自學習慣的孩子來說,他需要的已經不是教育,而是“治療”。
我們先進入第一講:“父母失陪”的後果以及父母如何“陪伴孩子”。
第一講 陪伴孩子:沒有人能夠代替父母
第一節 影響孩子成績的主要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
家長總是滿懷期望又忐忑不安地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學校。學校也一直在努力“不讓一個孩子掉隊”,可是,事實上,學校每天都在讓某些孩子掉隊。很少有哪個校長和教師故意為難孩子,校長和教師接受了家長和社會的委託,他們對孩子的成長負有責任。可是,無論校長和老師多么努力,總有一些學生無法適應學校生活。
一、“科爾曼報告”: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嗎
家庭的經濟狀況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學業成績——如果孩子真實地體驗了父母勞作的辛苦與辛酸,那么,孩子會增加改變命運拯救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富不過三代”這條民間古訓幾乎成為中國親職教育的咒語——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法,倒不如讓孩子過節制的、低調的、比較貧窮的生活。
將近一百年以前(1914年),美國的斯特娜夫人對中國的發展有一個大膽的猜想。她說:“中國是最早開設學校的國家,儘管如此,他們的文明落後了。這是由於他們沒有認識到婦女教育的必要。過去,中國人認為婦女不應受教育,因此,中國大多數婦女是文盲,也不進行親職教育。受不到母親教育的國民絕不能成為偉大的國民。”
現在看來,這個美國人的猜想並不周全,因為中國婦女受教育的狀況已經有所改善。不過,這個猜想有一點是符合事實的:中國家長普遍願意把孩子成長的責任全部推卸給學校。如果孩子的成長出現了問題,家長更願意指責學校的教師,一般不願意承認那是家長自己的失誤。
事實上,也並非只有中國家長才犯這樣的錯誤。1966年,美國人科爾曼博士發表一份教育調查報告,這個研究的主題原本是學校教育問題,但它促使美國政府和美國家長開始關注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影響。
1966年,美國人科爾曼向國會遞交了《機會均等調查研究報告》。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科爾曼報告”。這個調查研究的結果令美國人大吃一驚:在此以前,人們只知道,黑人學生的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較低,而且越往後差距越大。科爾曼和大多數人一樣,都以為這種差距主要是學校的辦學條件造成的。調查結果卻發現,黑人學校和白人學校在校舍設施、教師工資等有形條件上的差距,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么大。而造成黑人學生學習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學校的條件,而是學生的家庭背景。學生的家庭背景和學習成績有很強的相關性。
“科爾曼報告”發表後,人們開始從兩個方面調整自己對教育的看法:一是重視學校教育質量評估;二是重視學校教育背後的親職教育。
現在看來,家庭的經濟狀況會影響孩子在學校的學業成績,這是一個事實。我們曾經做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儘管存在“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現象,但普遍而言,如果父母的經濟收入較低,那么,孩子的學業成績就偏低;儘管存在“從來紈絝少偉男”的現象,但一般而言,如果父母親的經濟收入較高,那么,孩子的學業成績普遍較高。
這個調查研究的結果並不意味著窮人的孩子就注定了成績低下,因為貧窮本身就是重要的教育資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如果父母處於謀生狀態,最好讓孩子體驗父母勞動的辛苦和辛酸。如果孩子真實地體驗了父母勞作的辛苦與辛酸,那么,孩子會增加改變命運拯救家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過,貧窮雖然是重要的教育資源,但也並非越貧窮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做父母的人,倒是需要為孩子提供最基本的文化資源,不讓孩子陷入“人窮志短”的自卑的深淵。
一般而言,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過,也並非所有的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有好的學業成績,原因在於:富裕是一種高級的教育資源,但是,高級的教育資源需要父母有高級的教育方法。西方人的經驗是:“培育一個貴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否則,如果孩子因家庭富裕而四體不勤、傲慢虛榮,那么,富裕不僅不是孩子成長的資源,反而成為孩子成長的禍害。中國的民間經驗是:“富不過三代”。
遺憾的是,“富不過三代”這條民間古訓幾乎成為中國親職教育的咒語,不少比較富裕的家庭,常常被這條古訓不幸而言中。
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高級的教育方法,倒不如讓孩子過節制的、低調的比較貧窮的生活。2005年,一則“大款夫婦為教育女兒裝窮17年”的訊息引起中國教育界的普遍關註:
為讓自己女兒“心靈純潔”,重慶的一對夫婦隱瞞自己大款背景17年。聯考前夕,他們向女兒許下的重金承諾,無意中透露了這場持續17年的愛心“騙局”。
這位女孩是沙坪壩某重點高中高三文科畢業生。從國小到高中,她一直是老師眼中的乖孩子,善良真誠,成績優秀。
她的父母曾經給她講過一個“賣房救子”的故事。
那時全家還住在攀枝花。她兩個月大的時候因發燒引起急性肺炎。為救孩子,父母賣掉了外公外婆在攀枝花留下的房子。從那以後,一家三口只能租房度日。聽到這個故事後,她在國小的日記中寫道:“爸爸媽媽愛我,我要好好報答他們。”5歲時,她隨爸爸媽媽搬到了重慶,住在沙坪壩松林坡的耗兒洞。她只知道爸爸是個推銷員,每年至少有一半時間出差,到各個區縣去賣書,媽媽有時也要和爸爸一起走。
因為家裡“窮”,爸爸媽媽對她管教很嚴——6歲起,寒暑假要到巷子口去賣報紙,每天最少要賣20份;周末也很少放假,在家裡溫習功課,或跟媽媽一起做家務。除了過年,她很少穿新衣裳。
聯考臨近,她和父母商量,想報考本地的西南師範大學,一來離家近,二來師範類考生學費要低一些。但父母堅決不同意,希望她考到上海,學習經濟管理。填報志願的那天,父母鄭重地承諾:只要考上上海一所著名大學的經濟系,就獎勵她出國旅遊,並在上海給她買輛車。
“這些獎勵要用十幾萬元啊!”她很吃驚。可是爸爸說這些年推銷學生學習資料,家裡有積蓄。那天午飯後,她回學校上課,忘記帶寢室鑰匙,就回家取鑰匙。在家門口,她聽到爸爸媽媽的爭吵。媽媽說:終於要熬到頭了,應該告訴孩子咱們瞞了她這么久。爸爸堅決反對:不行,我們說好了的,要等孩子進入大學再講。
看著推門而入的女兒,爸爸媽媽驚呆了。終於,媽媽告訴她,這是她出生前,就和爸爸商量好的辦法,讓女兒在清貧艱苦的環境中生長,保持“純潔的心靈”。
我第一次聽說這個故事時,感到很吃驚。這位孩子的父母親真不容易。為了孩子的成長,為了一個“貧窮使人心靈純潔”的教育假設,他們竟然裝窮“騙”孩子,而且“騙”了17年。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和非凡的信念。
這樣的“欺騙”對孩子來說可能會構成某種傷害。但是,我們還是願意把它作為一個“再富不能富孩子”的特殊的案例。並非所有的富裕家庭都必須“裝窮”,富裕家庭的父母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如果富裕的家庭不能為孩子提供適合孩子成長的教育資源和教育方法,倒不如讓孩子過節制的、低調的比較貧窮的生活。“如果你想開快車,就必須保證你有非常好的剎車。你不能給孩子太多自由,除非你有辦法限制他們,讓他們的行為舉止守規矩。”
二、“父母失陪”:把孩子交給祖父母或保姆的後果
如果孩子在入學之前沒有建立相關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那么,從孩子進入學校的那一天開始,他就隨時處於成長的危險之中——在孩子7歲以前,不要讓孩子進入所謂的“寄宿制”學校——如果父母讓孩子1至6歲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裡度過,等到孩子6歲時父母再把孩子接回來上國小,那么,這個孩子在學校很可能會成為“問題兒童”——如果父母都選擇了事業,則可以考慮付出較高的代價,為孩子尋找受過專業訓練的“家庭教師”,而不是簡單地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給“保姆”。
孩子之所以不適應學校生活,除了父母不能為孩子的成長提供必要的教育資源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父母沒有陪伴孩子的成長,把孩子交給了祖父母或保姆。
任何人都需要獲得兩個基本要素:一是愛,二是安全。幸福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為他既有愛又有安全感。不幸的人之所以不幸,要么因為只有愛而沒有安全感,要么因為只有安全感而沒有愛。最不幸的人是那些既沒有愛又沒有安全感的人。
對孩子來說,他極度地渴望愛,又極度地渴求安全感。在愛與安全感兩個要素之間,任何一個要素的缺失,都將對孩子的成長構成不可修復的傷害。
孩子的安全感來自他的父母的陪伴。父母在哪裡,哪裡就是他的家。在這個地方,“風可進,雨可進,國王不可進。”(皮特語)“對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爾泰語)
中國的父母越來越忙,於是,越來越多的父母放棄了對孩子的陪伴,他們以為重要的不是陪伴孩子,而是為孩子將來入學籌集“學費”。他們的構想是:孩子太小,只要長身體就行,還沒有到學習的年齡。等孩子長大一些,長到了要上學的年齡,再把孩子接回來。他們不知道,孩子從0歲開始,就已經進入“非正式學習”的年齡。孩子在入學之前,家長必須為他們提供相關的教育訓練,讓他們為入學做足夠的準備。如果孩子在入學之前沒有建立相關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那么,從孩子進入學校的那一天開始,他就隨時處於成長的危險之中。
三、“種樹郭橐駝傳”: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如果期望孩子成為獨立的人,父母自己必須先過獨立的生活。有時候,不是孩子離不開父母,而是父母離不開孩子。父母可以把孩子作為世界的中心,但不要忘了,父母也要過獨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圍繞孩子轉而沒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題,這樣的父母常常會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成長。“曾國藩家訓”里反覆出現兩個訓誡,一是必須勞動,二是必須獨立。為了使兒女獨立做事,自然生長,父母自己需要過獨立的生活,不必過於牽掛:“吾現鄉里貧家兒女愈看得賤愈易長大,富戶兒女愈看得嬌愈難成器。爾夫婦視兒女過於嬌貴,柳子厚《郭橐駝傳》所謂旦視而暮撫、爪膚而搖本者,愛之而反以害之。彼謂養樹通於養民,吾謂養樹通於養兒,爾與家婦直深曉此意。”[10]
父母需要承擔教育孩子的責任,不過,也不要因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閒生活。“沒有責任感傷害別人,太有責任感傷害自己。”[11]
台灣的張曉風女士寫過一篇關於孩子的文章:《我交給你們一個孩子》。這位母親儘管不忍心也不放心讓孩子離開自己,但她還是下了決心,讓孩子獨立地面對生活:[12]
孩子走出大門,返身向四樓陽台上的我招手,說:“再見!”
那個早晨是他開始上國小的第二天。
我其實仍然可以像昨天一樣,再陪他一次,但我卻狠下心來,看他自己單獨去了。他有屬於他的一生,是我不能相陪的,母子一場,只能看作一把借來的琴,能彈多久,便彈多久,但借來的歲月畢竟是有歸還期限的。
他欣然地走出長巷,很聽話的既不跑也不跳,一副循規蹈矩的模樣。我一個人怔怔地望著朝陽而落淚。
想大聲地告訴全城的人,今天早晨,我交給他們一個男孩,他還不知恐懼為何物,我卻是知道的,我開始恐懼自己有沒有交錯。
我把他交給馬路,我要他遵守規矩沿著人行橫道而行,但是,匆匆的路人啊,你們能夠小心一點嗎?不要撞到我的孩子,我把我至愛的孩子交給了縱橫的道路,容許我看見他平平安安的回來!
我不曾遷移戶口,我不要越區就讀,我們讓孩子讀本區的國小而不是某些私立明星國小,我努力去信任教育當局,而且,是以自己的兒女為賭注來信任的——但是,學校啊,當我把我的孩子交給你,你將給他怎樣的教育?今天早晨,我交給你一個歡欣誠實又穎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後,你將還我一個怎樣的青年?
他開始識字,開始讀書,當然,他也要讀報紙、聽音樂或者看電視、電影。古往今來的撰述者啊,各種方式的知識傳遞者啊,我的孩子會因你們得到什麼呢?你們將飲之以瓊漿、灌之以醍醐,還是哺之以糟粕?他會因而變得正直忠信,還是學會奸猾詭詐?當我把我的孩子交出來,當他向這世界求知若渴,世界啊,你給他的會是什麼呢?
世界啊,今天早晨,我,一個母親,向你交出她可愛的小男孩,而你們將還我一個怎樣的人呢?
這位母親是對的。我們可以在孩子小的時候送他上學,在孩子放學的時候把他接回來。但是,總有一天,父母必須讓孩子獨立行走、獨立行事。陪伴是父母的責任,但陪伴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逐步過獨立的生活,讓孩子逐步“成人”。所謂“成人”,就是成為獨立的人。成為獨立的人,簡稱“成人”。成人是一個過程,它與十八歲生日晚會無關,也與成人儀式上的誓言無關。“成人”的關鍵只在於是否已經成為獨立的人。
教育孩子需要家長願意為孩子付出必要的時間、精力和愛心,但僅僅為孩子付出時間、精力和愛心還是不夠。如果沒有教育的專業智慧和專業技巧,家長的時間、精力和愛心會讓孩子感到厭惡。總有家長整天陪伴孩子並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但孩子並不領情。對於教育孩子來說,光有愛心是不夠的,愛心甚至可能讓孩子反感,因為父母可能不知不覺以愛的名義、以“我都是為你好”的名義壓制、破壞孩子的成長。家長以為“我都是為你好”,就可以不尊重孩子的選擇,強迫孩子無休止地學習知識或某項技能(比如鋼琴)。
1987年12月2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使全國為之震動的報導,標題是《青海一國小生竟死於母親的棍下》。年僅9歲的國小四年級學生夏斐因期末考試兩門課成績低於90分並隱瞞了家長,竟被親生母親活活打死。[13]
孩子偶爾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或者做錯了題、練習本不整潔、考試成績低下、出去玩一玩等,都會成為她毒打孩子的原因。1987年10月期中考試,由於題多量大,孩子成績沒有達到夏母規定的標準,夏母把他的腿都打腫了。上不了學,夏母就用腳踏車接送。夏斐的腿疼得邁不過教室的門坎,只能讓同學們攙扶著才能進去;手腫得不能看書,只能用舌頭一頁頁舔著翻。
夏母對孩子的最後一次毒打是1987年12月21日。當時期末考試夏斐語文成績是79分,算術是82分,都未達到夏母規定的標準。這次考試引進長沙的試卷,全班38人中,只有13人兩門課都及格。夏斐的成績在班裡還是名列前茅的,但孩子還是從以往的教訓中預感到一場“暴風雨”的到來,於是第一次下決心向母親撒謊,說語文考了97.5分,算術98分。母親揭穿了謊言,接著是三個半小時的巴掌、拳頭、竹棍、木板、木銼的毒打。
開始,小夏斐跪在地上,抱住母親的腿使勁求饒。母親不聽,打得孩子滿地亂跑。被剝光了衣服的孩子不時蹲縮在地上雙手抱頭、抱胸、抱腿……他無法躲避如雨的棍棒。
終於,孩子不再求饒,因為他知道求饒不能解決問題。於是怒目相向,抓住並折斷了母親打來的竹棍。夏母說:“我把你這小畜生身上的皮都戳亂!”孩子說:“你不能再把我當畜生對待了!”這是一向溫順的孩子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反抗。夏母氣急敗壞:“你還敢頂嘴!”於是輪起木銼,朝孩子的頭上打去……
夏斐事件發生後,輿論一致指責夏斐的母親。後來夏斐的母親自殺身亡。
輿論可以指責夏斐的母親的殘忍,但很少人考慮:夏斐的母親對兒子的殘忍,恰恰是因為她太“愛”她的孩子。
為了夏斐上學,夏母不惜辭去每月180多元收入的臨時工,從一個煤礦搬到鎮上居住。為了孩子學習,她這個國中畢業的母親當起了孩子的老師,小夏斐是在家中由母親教完了一年級的全部課程後跳級去讀二年級的。就是上學後,夏斐所學的課程也都是由母親先在家裡預習、講解一遍才去聽講的,對孩子的輔導她從不厭煩也從不馬虎。
至於吃穿方面,她更是沒怠慢過孩子:小夏斐不愛吃麵食,她就一日三餐給他做米飯;小夏斐愛吃水果,雖然很貴,她也總是三斤兩斤地買來給孩子一人吃,自己卻捨不得吃一口。她從不讓孩子乾任何家務活,只希望他學習。
這就是“愛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的結果。親職教育的種種失敗,往往從極端的“一切為了孩子”開始。親職教育的改善,也必須從過去的“一切為了孩子”的顛倒和顛覆開始。“新父母”應該拿出足夠的勇氣告訴自己,也告訴所有人:一切為了自身的幸福。正常的因果關係是:先有夫妻之間的幸福婚姻,然後才可能有孩子的幸福成長。不要顛倒了親職教育中的因果關係,顛倒的後果是:夫妻之間忽視或取消了正常而幸福的婚姻生活,孩子無法從父母那裡感受到家庭生活的恩愛與美好,孩子的成長便陷入災難。
幸福的愛情和婚姻生活,這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永恆的目標。為了更好地幫助或教育孩子,父母自身必須先擁有幸福的生活。自身不幸的人,不僅無法幫助他人,而且可能給他人帶來不幸。有生理疾病或精神怪癖的人,甚至可能傳染、折磨他人。成功的親職教育始於幸福的婚姻。先有幸福的婚姻生活,後有成功的親職教育。如果夫妻之間為了孩子的教育而忘記了自己,這樣的後果是:父母的破釜沉舟式的期望將使孩子承受沉重的壓力,父母會以愛孩子為藉口、以愛的名義破壞孩子的成長。
如果夫妻之間無法維持感情而離婚,那么,單身母親也不能因為對前任丈夫的怨恨而禁止孩子接觸自己的父親。同樣,單身父親也不能因為對前任妻子的怨恨而禁止孩子和母親交往。夫妻離婚已經給孩子造成了深度的傷害,而單身母親或單身父親在孩子面前相互詆毀對方的形象,將給孩子的成長帶來雪上加霜的災難。也就是說,夫妻即便離婚,最好也讓孩子跟自己的父母保持長期而穩定的交往,以便讓孩子從自己最親近的人那裡獲得足夠的愛與幫助。
……
行動宣言
親職教育的成功與否,將決定家庭生活幸福的程度。無論父母的事業多么成功,孩子的教育一旦失敗,整個家庭就陷入災難。
中國的教育遇到了新的問題。中國的孩子從來沒有像今天的孩子這樣生活在種種誘惑和痛苦之中,中國的父母也從來沒有像今天的父母這樣生活在惶惶不安和憂慮之中。
父母親總以為把孩子送進學校,孩子的教育問題就可以完全由學校負責。這些父母親沒想到,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沒有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這個孩子就很可能成為學校的“差生”、“問題兒童”。
直到孩子在學校成為“差生”,成為“問題兒童”,父母才開始請求學校的教師對自己的孩子提供特別的關照。
如果孩子已經成為“差生”,已經成為“問題兒童”,如果孩子在家庭里養成了壞性格和壞習慣,那么,無論學校的教師和校長多么努力,這個孩子將很難適應學校生活。
中國的父母願意為孩子出錢,他們讓孩子進入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但他們忘記了,最需要受教育的,恰恰是孩子的父母自己。
中國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既是社會問題,也是家庭問題。
中國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既在校長那裡,也在家長這邊。
中國教育最嚴重的問題,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世界各國教育的競爭,與其看作是學校教育的競爭,不如看作是親職教育的競爭。親職教育的成敗,同樣決定學校教育的成敗。國運的興衰,既掌握在政治家的手中,同樣掌握在家長的手中。
為了每一個家庭的幸福,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讓我們一起來關注親職教育。
1+1新父母行動,因應中國親職教育的現實與世界親職教育發展的趨勢,由在中國當代基礎教育和親職教育領域卓有影響力的教育學者劉良華教授與張文質先生領銜主持,共同致力於探究親職教育中的核心價值、努力破解令人憂慮的教育困境,使新親職教育文化走進千家萬戶,以型塑下一代新父母與新兒童。只有父母改變才能引發兒童的改變,只有兒童改變,中國才有更美好的未來。
“1+1”,就是教育專家和名教師組成的研究團隊。
“1+1”,就是共同致力於締造更健全的社會與更健康的家庭。
“1+1”,就是新親職教育理念與行動。
“1+1”,就是學校與家庭的攜手共進。
“1+1”,就是父母與兒童至真至誠的情意。
“1+1”,就是父母與兒童的相互潤澤、相互成全。
“1+1”,就是新父母與新兒童。
“1+1”,就是有愛、有夢、有未來。
親職教育叢書
《父母改變 孩子改變》(張文質著)、《新父母學校》(劉良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