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林場

新海林場

新海林場位於海林市城西6公里處,隸屬於海林市林業局,主要為牡丹江一級支流海浪河,自西向東流入牡丹江。並有數條小河溝,由北向南匯入海浪河。

新海林場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林場位于海林市城西6公里處,隸屬於海林市林業局,地理坐標為東經129°10′40″—129°24′54″,北緯44°26′16″—44°42′10″。西、北與海林林業局相接,東北與海林林場接壤,東與新合鄉相連,東南與海南林場搭界,南與寧安市交界,西南與德家林場相鄰。施業區東西窄,南北狹長,行政區域屬海林鎮境內。
自然地理概況
山脈:林場地處長白山系張廣才嶺東坡,地形以山區丘陵地貌為主。最高海拔739米,最低海拔246米,最大坡度40度,平均坡度20度。
水系:主要為牡丹江一級支流海浪河,自西向東流入牡丹江。並有數條小河溝,由北向南匯入海浪河。
氣候: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溫和多雨,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39℃,年平均氣溫2.7℃,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年蒸發量1250毫米,無霜期120天左右,全年日照時數2500小時。
土壤:有2個土類,大部分為暗棕壤,其餘為少量沼澤土。
植被:屬長白山植物區系,主要喬木植物有紅松、落葉松、樟子松、赤松、雲杉、柞樹、黑樺、椴樹、楊樹等,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鵑等,草本植物有400多種,菌類有10多種。
野生動物:主要有狍子、野兔、獾、林蛙、野雞、飛龍等。
社會經濟情況
現有職工56人,其中幹部3人,工程技術人員1人。有防火瞭望塔1處,吉普車1台,對講機4部,風力滅火機3台,各種建築面積684平方米。固定資產18萬元。年產值15萬元,利潤2萬元。施業區內轄30個自然村屯,人口3萬餘人。境內道路四通八達,哈綏鐵路,牡長鐵路橫貫東西,301國道,海寧公路縱穿南北,每公頃道路密度3.5延長米。
森林資源狀況
森林資源概況:林場經營總面積7147公頃。其中林業用地面積5204公頃。在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3548公頃,總蓄積15210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138公頃,無林地1518公頃。非林業用地1943公頃。森林覆蓋率49.6%。
林分類型:在森林資源中,天然林面積1598公頃,蓄積16280立方米,分別占有林地面積、蓄積的45.0%和10.7%,全部為柞樹幼齡林。人工林面積1950公頃,蓄積135820立方米,分別占有林地面積、蓄積的55.0%和89.3%。其中紅松林面積563公頃,蓄積37130立方米;落葉松林面積1036公頃,蓄積68190立方米;樟子松林面積351公頃,蓄積30500立方米。
森林分類經營區劃:在林業用地面積5204公頃中,區劃生態公益林4129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79.3%。其中區劃界定重點公益林面積2021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38.8%;區劃界定一般公益林面積2108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0.5%。區劃商品林1075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0.7%。
林業生產建設情況
林場建於1969年,建場以來累計封山育林面積15萬畝次,總造林面積6671公頃,保存率29.2%。總採伐量45083立方米,近10年採伐460公頃,出材2600立方米。
發展方向
一是通過分類經營區劃界定,把以發揮生態效益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劃分為生態公益林,科學經營,追求最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把以發揮經濟效益為目的的森林劃分為商品林,提高林地生產力,追求最大的經濟效益。二是利用林地資源和林區資源,大力發展種植業、養殖業,培育中藥材、經濟作物、養殖林蛙、肉牛育肥等項目。
發展項目
一、廣泛吸引社會各界力量,積極開展股份制合作造林。
二、發展黑加侖經濟林,建成黑加侖漿果生產基地,對外銷售黑加侖種苗和漿果。
三、發展肉牛養殖業,實行“公司加農戶”的管理形式,即由職工分戶養殖管理,單位統一銷售。
林場場長:傅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