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觀音寺

新津觀音寺

新津觀音寺,寺廟。坐落在縣城南約7.5公里的永商鎮寶橋村境內,面臨邛水,背負群山,蒼松翠柏,清水環繞,山如九峰拱衛,狀如蓮花,故有“蓮華接翠”之稱。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寺以驚世絕倫的明代壁畫著稱。

基本信息

新津觀音寺

新津觀音寺坐落在縣城南約7.5公里的永商鎮寶橋村境內,面臨邛水,背負群山,蒼松翠柏,清水環繞,山如九峰拱衛,狀如蓮花,故有“蓮華接翠”之稱。
觀音寺古名平蓋治,為崔孝通修真之處,宋淳熙八年創建,毀於元季兵燹之中,明宣德年間依治重修,至弘治三年竣工,共建殿宇十二重。明末清初遭毀損,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間修葺一新,為川西著名寺院。1956年8月16日,公布為四川省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革之後,現僅存清代的山門、彌勒殿、接引殿和明代的毗盧殿、觀音殿。2001年6月25日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毗盧殿及其他

毗盧殿,建於明天順六年,殿內左右兩壁有成化四年繪製的十二圓覺菩薩及佛龕背後的香山全堂,共七鋪,面積約94平方米。畫法採用我國傳統的工筆重彩畫技法,以天然的礦物質為顏料,用石青、石綠、硃砂、黃丹、生漆、佛金和珍珠粉彩繪而成。採用中國傳統的蘭葉描、鐵線描、釘頭鼠尾描和界面交叉使用的方法,顯得活而多變,造型優美,線條流暢,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天衣飄揚,滿壁風動。尤其是畫面上大量地使用了瀝粉貼金技法顯得富麗堂皇,但又艷而不俗。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左邊最後一幅“清淨慧菩薩”像,微目沉思,手拿如意,肌膚以珍珠粉暈染,充分顯現出柔美的形體和內在氣質,似乎血液還在流動一樣。尤其是此幅菩薩身披的雪白細紗更為奇妙,古代畫師用珍珠粉勾繪出流暢的紗紋線條,描繪出細如蛛絲的雪花形和菱形圖案,具有輕薄透明的質感,令人嘆為觀止。
觀音殿建於明成化五年。正中塑像為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塑於明成化十一年。菩薩均頭戴花冠,身披瓔珞,面頰豐滿,神態端莊。背屏中的奇瑞草,靈禽異獸,八寶圖案,色彩鮮艷奪目。兩側木龕內的四十六尊羅漢像,形態各異,細膩傳神,充滿了濃厚的生活氣息,使人百看不厭流連忘返。兩廂壁塑的五百羅漢像,更是千姿百態,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背後為聞名遐邇的飄海觀音像,這是一幅巨幅深浮雕像。飄海觀音腳踏鰲魚出沒在驚濤駭浪之中,背塑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和山西五台山全景,乘駕各色水獸的眾佛弟子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飄海觀音四周,緊密地和飄海這一情節相互呼應。鰲魚的頭和尾隱現在浪花之中,波濤洶湧,氣勢磅礴,充分顯示出浪漫的神話色彩和濃郁的生活韻味。
在這一組絕妙的浮雕中,古代藝術大師大膽地使用了“之”型的雕塑手法,不僅豐富了構圖,而且增強了觀音的穩定性,這是一種藝術創新。觀音寺的明代壁畫和塑像,在內容和形式,重點和一般,主要和次要諸方面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與統一,這在我國現存的佛教造像藝術上是比較少見的,是中華民族藝術的瑰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