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新教改實施過程中,更新觀念是關鍵。從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實行靈活多變的計算機多媒體教學,是新課標教學的特點。注重能力培養,是新課標教學的核心。
更新觀念
新的“課程教改”並不是對舊的教學模式的徹底否定。在我們的傳統教育中,我們有著很多的優良傳統,諸如兩千年來中國教育中一直堅持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溫故知新”等等,這些都是經過無數代教師的實踐,而得出的真知灼見。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師說”里所論述的“傳道、授業、解惑”,仍然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遵循的“真理”。但我們同時要看到,時代在發展,社會在前進,在“知識爆炸”的今天,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用新的教學方法,新的教學理念來補充、完善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是社會發展對學校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大勢所趨,時代使然。比如說,在新的教學方法中,套用“計算機輔助教學”在單位時間裡為學生提供傳統教育模式所不能達到的大量信息、知識,避免了傳統教育模式中的死記硬背;傳統教育中經常出現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為靈活多變的多媒體教學所替代。新“教改課程”中大容量的知識信息與現代生活密切相關連的新觀念,提供了21世紀學校里,學生對新知識的需求,所有這些都是新“教改課程”的特點。
關於能力培養
知識的傳授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學校教育不僅包括書本知識的傳授,同時還有人的能力、情感、對生活、對社會的態度等等,這些都是對人的綜合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基礎教育階段,不宜僅從“知識中心”出發,還要考慮到“能力中心”的培養,從“學習書本知識” 轉移到 “學會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活”,“如何生存”,這些都是“新課程教改”的特點。從“傳授知識”來看,傳統的教學中,傾向於對知識的“死記硬背”,而新的“教改課程”加強了向“思考型”、“研究型”的轉變,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學習,這也是新的“教改課程”實施的主要目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個古訓是教育界始終所提倡的,但如何去做,如何做好,新的“課程教改”提供了一個理想平台。
關於教材使用問題
我們說,在教學中要儘可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這並沒有妨礙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所發揮的作用。相反,由於新教材的巨大知識容量,對教師的要求將比以往更高。因此,要求老師準備好每一堂課,把傳授知識的能力和綜合技能的培養能力貫穿於整個授課過程中。關於新教改的掙人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把握在某個時段可能會走在任課老師的前邊,比如說對網路知識的運用,因此,傳統意義上的“要教會學生一碗水,老師就必須先具有一桶水。”在使用新“教材”中有了新的意義。使得使用新“教改課程”的老師,不僅要對所教的專業知識有深刻,全面的掌握,還要不斷拓寬自己的新知識面,不斷地掌握新的技能、方法,以適應新“教材”的使用。
關於學習模式
課堂學習的模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常說“教無定法”。但總括起來,仍然是一個“如何教”,和“如何學”的問題。在人的認知活動中,學習過程不可能全部由學生的自我發現來完成,在國小和中學階段,接受性學習還是主要的。人的一生中,即使學識很淵博,也不能完全排除接受性學習。不能把接受性學習與注入式教學、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劃等號。針對現行教育的弊端而強調研究性、探究性學習,並不排除接受性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定意義上,研究性、探索性學習是一種學習方式,它滲透在學生的學習全過程中。假若把它作為一種課程形態,則是一種“形上學”的做法。在強調研究性、探究性學習的同時,要著力改善接受性學習,積極探索接受性學習的新形式。而新“教改課程”的採用,同樣為“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實踐機會。
關於創造性思維
培養創造性思維不能只強調培養發散思維,因為創造性思維活動是發散思維與複合思維共同運作的過程,是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協調融合的產物,是人類左右大腦皮層中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共同作用的結果。只有二者協調發展,才能形成高水平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創造性思維,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古往今來,產生了創造性貢獻的人,未必都是書本學習的尖子,見微知著,我們要鼓勵善於動腦子,善於提出問題的學生。不能僅僅強調只會求解深題、難題的學生才算好學生,這是一種舊的思維模式。這也是新“課程教改”的一個特點。
關於課堂形式
教師“滿堂灌”不對,“滿堂問”、“滿堂轉”表演式的教學也未必就好。我們需要的是思維的活躍,是學生在課堂上能夠開動腦筋,積極思考問題,從而學會如何思考,如何學習。不能為“活躍”而活躍,為問“問題”而問問題。課堂教學中強調學生的參與是必需的,但同時要考慮它的實際效果。作“秀”式的“啟發”式教學與新“課程教改”是相違背的。
關於賞識激勵
對一個人的經常鼓勵,是激勵一個人積極向上的良性刺激。堅持正面教育,以表揚、鼓勵為主,是老師在實施教育時,對每一個孩子的應有態度。但孩子的成長中,仍然需有否定、責備與必要的批評。優秀人才的培養不是僅僅靠表揚才能成長起來。沒有批評和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自然界中一切生物的成長,都是在逆境、順境交替作用下,成長、發展起來的。
中外教育的比較
人類歷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中外文化發展的不同,決定著在教育理念上的根本差異,籠統地講孰優孰劣,難免會產生“削足適履”的做法。比如就中、美的基礎教育而言,應該說:各有長短,互相學習,取長補短,互相彌補才是最恰當的。
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不能否定過去的成績,尤其對傳統教育中好的東西,更不應該“丟棄”,甚至“消滅”。
我國著名教育家呂型偉呼籲學點教育史,這是大有啟迪的。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應該了解一點教育史,中國的和外國的。教育改革與創新不能搞“橫空出世”,還要學點辯證法,這樣才能使我們在改革和創新中克服片面性,防止絕對化,少走彎路,少出現反覆,才能使課程改革沿著科學的軌道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