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背景
傳統春節,是千百年積澱的文化遺產。在每一年新舊輪迴、物質生產的間歇時間,不斷播種希望、消解困惑,節日中都有對來年的祈願和設計,有儀式、有神聖感。
春節源於遠古社會的“臘祭”。“臘祭”原是神農氏時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的“歲終出祭”。由於宗教、風俗自身的保守性和歷代統治階級出於自身目的而提倡,這種產生於生產力低下的原始時代的傳統禮俗,一直保留下來,直至演化為春節習俗。
民間則有不同的說法,傳說太古時有一種怪獸叫“年”,每到寒冬將盡新春快來之時,便四處噬人。古人為防禦它來掠食,聚集一起,燃起篝火,投入竹子,使其爆裂出巨響,把“年”嚇跑。一夜平安無事,翌日便相互道賀,享豐盛食物,共慶幸福生活。年復一年,便形成一個歡樂的節日——過年。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來被紅紙代替。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祟。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娘家,禮物帶雙數。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要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大年初六,馬到成功。到此日,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大年初九,玉皇天誕。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屋都依地;米麥百穀都生地。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賞燈的準備工作。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變化原因
年俗指的是人們行為方式中約定俗成的做法,是一種行為文化。影響它的最主要因素是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新的生活方式自然會產生新的年俗習慣,但是無論新舊都寄託了人們的美好願望、體現了過節的文化氣氛。
春節新舊年俗的嬗變原因是因為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包括家庭越來越小型化,過去多是大家庭,兄弟姐妹、祖孫幾代組成了一個家庭“社會”,年俗的發生有了根基,當代多是三口之家,家庭“社會”萎縮,舊年俗的發生沒有了場合,自然會慢慢淡出。
年俗變遷
正在消逝的舊年俗
春節的文化核心是調試人們的心理和精神狀態,加強社會交流和溝通促進和諧。
春節眾多傳統年俗逐漸萎縮甚至消失:年畫、剪紙面臨人們的審美情趣改變和市場萎縮衝擊而急劇衰退;春聯因熱衷的人數寥寥變得景象蕭條;炮竹因為安全和環保問題而遭禁放;年夜飯則被消費觀念改變得走出人家移師酒店。至於過去重要的臘月二十三祭灶活動,因為城市裡已經沒有了柴火灶,廚房裡只有煤氣爐,想祭灶也不知該把灶君的畫貼在哪裡;臘月二十四“掃塵”,大家都還在上班,找一個小時工幫助打掃衛生已經算對得起這個年了;穿新衣,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后,平常就可以購置新衣,過年時穿新衣的喜慶早已沒有。
新舊年俗都承載美好心愿
從體現濃濃“年味”的舊年俗到體現快餐文化的新年俗,年輕人從容面對,年長的老人還沉浸在懷念之中。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雖然春節期間"年味"似乎不夠濃了,但從元旦到春節放假前這段時間,卻洋溢著傳統的"年味",全社會處於"過年"的心態中:中國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團拜會、茶話會、年會、看望困難民眾、看望老幹部、發放慰問品等活動……雖然表達時間變了、表現方式變了,但卻同樣是“過年”的心態。
傳統過年是由家庭到社會,大年三十家庭團聚吃年夜飯,正月初三開始家族之間的社交,最後正月十五是全社會的狂歡;2014年、2015年卻是逆向的,從社會到家庭,先是單位團拜,春節放假後各自回到家中團聚。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營造新年俗
為適應當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發地形成:央視春晚,已成為中國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戶或打電話式的拜年,也由簡訊、微信拜年而取代。
發紅包是中國傳統年俗,寓意著長輩對晚輩歲歲平安的美好祝願。
長輩給晚輩發,老闆給員工發,朋友、同學相互派發,有的還玩起“紅包接龍”,“手氣最佳”的接著派發。不少不能回家過年的朋友,和家人在群裡邊搶紅包、邊話家常,還不時發段語音、視頻,不論相隔多遠,全家人如同團聚在一起。
2014年春節期間興起的“搶紅包”遊戲,很快就通過移動網際網路走入千家萬戶,到2015年春節,大有旋風席捲之勢,成為全民娛樂。連五六十歲的長輩都說,誰說過年沒年味,“搶紅包”為傳統年俗注入了時代活力。
集五福是支付寶從2016年春節誕生的一個互動小遊戲,經過三年的時間,這個小遊戲卻成了許多用戶惦記的一份年味,一種新年俗,福文化也因此在更多人中傳遞開來。為了掃福集福,老年人貼起傳統福字;年輕人則大開腦洞,用牙籤、口紅、甚至雞骨頭擺出福字。
社會反應
農耕時代的舊年俗體現了家的溫暖,現代社會一方面是“天涯若比鄰”,另一方面卻是“比鄰若天涯”,與其說是懷念單箇舊年俗,不如說是懷念舊時那種溫暖的感覺。但是有些東西隨著時代會自然淘汰,生活方式變了,要強求留住某種生活方式也沒有必要,應該因勢利導,建立健康、積極的新年俗。
用新理念服務新年俗
“真正深刻認識節日,才能過好節。”對春節的認識有兩個誤區:一是把春節看低了春節不是簡單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會的心理調試期,是建設精神文明、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好時機;二是把春節功能異化了春節不僅拉動消費、具有經濟功能,更要有社會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這種高度看春節,就要通過一些形式和活動來激發社會,營造好的節日氣氛。”
縱有歷史變遷卻沒有改變13億中國人心中的一個符號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這是全民的文化認同,是全社會的文化認同。團聚,是中國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務好人類史上每年最大的“遷徙”,鐵路部門全力“保春運”、高速公路免過路費,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一些城市的煙火晚會、燈會以安全問題為由停辦了。這是因噎廢食,煙花,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簡單地歸之於浪費,是與民同樂,獲得市民的認同,這個社會成本政府可以評估如何承擔。“"一刀切"只能說明管理服務水平不夠。節日中人們不聚集、不交流,社會不釋放,這種節日的文化需求沒有滿足,就會外溢,就會去過"洋節",聖誕節就會在中國高熱不下。”李松說,國外有巴西的狂歡節,西班牙的奔牛節、還有西紅柿節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關鍵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務春節,政府從理念到管理服務方式都需要改進。”
一度沉寂的廟會又像雨後春筍般成長起來……但這些春節新年俗還遠遠滿足不了現代人的需求,原因在於春節的情感性與儀式感沒有強化:社區放假了,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活動沒有人去構建;所有公共服務設施也大都閉門休息;雖然有了廟會,恢復了一些節日的形式,但只是一個旅遊消費市場,缺乏文化認同的神聖性,沒有文化的內在聯繫,沒有與每個人的情感緊密聯繫。
在社會變遷的大背景下,讓年味回歸,讓傳統回歸,更重要的是價值觀念回歸。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習俗,重在挖掘傳統文化的精神核心,營造更加順應現代技術條件、適應現代生活需求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傳統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