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時間地點
戰役起發點
1950年12月,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遭我志願軍連續打擊後,撤至“三八線”及其以南地區。麥克阿瑟糾集了美、英、韓軍等13個師另2個旅,約34萬兵力,在朝鮮半島“三八線”250公里正面、60公里縱深築起A、B兩道基本防線。在B防線以南至北緯“三七線”,還準備了C、D、E三道機動防線。麥克阿瑟稱之為“生命線”,並下令:“決不後退一步”,“以屍體做陣地,與陣地共存亡”。同時,美、英又操縱聯合國玩弄“先停火,後談判”的把戲,企圖阻止志願軍向南發展,為其調整部署後大舉反撲爭取時間。戰役地點
臨津江位於漢城以北75公里處,斜穿過北緯三十八度線。水面寬150餘米,水深1至1.5米,對岸高約5至10米的峭壁陡崖蜿蜒起伏,已被敵人灑水成冰。時值隆冬,平均氣溫零下20℃,除個別江段因江心水深流急,僅在靠近兩岸的地方結冰外,大部江面結了厚厚的一層冰。韓國第1師在美軍炮兵掩護下,於臨津江沿線利用原有陣地,構築了縱深9公里的防禦陣地。其第11團、第12團部署於江南岸第一線,第15團為預備隊,配置於積城地區。企圖憑藉臨津江天塹,抗擊志願軍南進。出兵部隊
入朝剛一個多月的志願軍,連續取得了兩次戰役的勝利,部隊十分疲勞,並且人員、彈藥、糧食得不到及時補充,馬上發動第三次戰役極為不利。但如停止在“三八線”以北,正中美、英的陰謀。面臨軍事上馬上打不利,政治上馬上打有利的棘手局面,為不給敵人以喘息的機會,大量消滅其有生力量,迅速擴大戰果,爭取戰爭的主動權,彭德懷毅然決定:迅速集中9個軍的兵力突破“三八線”,相機占領漢城、江陵一線,徹底粉碎敵人在“三八線”防禦的陰謀。我志願軍行動
1950年12月15日夜,志願軍第116師主力奉命在右翼集團之第39軍編成內,分兵兩路從平壤和清湖裡出發,踏著厚厚積雪,穿山越嶺,晝夜兼程,向臨津江——“三八線”疾速奔進。戰前準備
戰前分析
志願軍第116師師參謀長薛劍強、團長高克和政委王競率領前衛第348團,於18日抵達臨津江以北、九化里以南地域,擊退敵戰鬥警戒分隊,控制了制高點後,迅速由長湍到麻田地段展開戰鬥偵察。20日,師主力到達臨津江北岸的店村、內洞冷井一帶集結地域。師長汪洋、政委石瑛聽取薛劍強和高克的情況匯報後,命令各團、師山炮營在江北岸開設觀察所,展開晝夜不間斷觀察;部隊做好渡江作戰各項準備;第348團1營在高浪浦里敵認為我可能突破地段積極襲擾,謎惑牽制敵人。25日夜,第39軍作戰會議上,軍長吳信泉在部署突破“三八線”的作戰時,決心以第116師、第117師各配屬一個炮兵團從新岱、土井一線並肩突破,第115師為預備隊。汪洋師長根據幾天來的敵情、地形偵察,建議由第116師單獨擔任主攻突破任務,理由是:一、我師首先到達臨津江北岸,經5天偵察,對敵情、地形了解;二、兩個炮兵團配屬我師便於指揮協同;三、韓1師是我手下敗將,我對敵戰術熟悉……並決心以第346、第347兩團並肩實施突破。激烈的討論、爭論後,軍首長被汪師長說服了,同意其單獨突破臨津江。總攻時間定於31日17時。戰前部署
總攻發起只有5天多一點時間,突破口選擇在哪還是未知數。26日黃昏時分,韓軍第12團搜尋隊前出偵察,返回渡點時與第346團四連警戒分隊遭遇,被全殲。在敵搜尋隊長身上發現一份偵察計畫圖,圖上標明了韓軍第11團、第12團的戰鬥分界線,還了解到石湖、土井地段江面結冰,人員能夠通過等重要情報。次日,汪洋師長又親自帶領吳寶光、李剛兩團長到蘆谷里西山100高地進行周密偵察。汪洋師長分析認為:一、石湖、土井、新岱、戍灘里江段彎向敵方,對岸斷崖峭壁,地形十分險要,其兩翼可以側射火力相互支援,敵據險防禦,易守難攻;但此段為韓11、12團防禦結合部,守敵疏於防範,其工事不強,兵力、兵器配置較弱。由此突破,既能出敵不意,攻敵不備,又能減少部隊傷亡。二、江北岸地形中等起伏,沿江數十條自然溝深達1至1.5米,江邊村莊稠密,有部分松林地,經改造作為進攻出發陣地,可達到戰鬥發起的突然性。三、石湖、土井、新岱、戍灘里以北地形較複雜,炮兵陣地可在最近的距離上,以最準確、最強大的火力,予敵最大限度殺傷、破壞,保障攻擊部隊順利突破;屯田東側高地、蘆谷里西側高地、136.5高地展望條件良好,能瞰制敵基本陣地,並能觀察到敵部分防禦縱深,可開設數個步、炮指揮所,便於靠前指揮和組織步、炮協同。據此,汪洋師長決定:以第346團1營1連、2營4連從石湖以西土井南810米處,第347團2營5連、3營7連從戍灘浦至新岱間,突破敵防禦,迅速殲滅舟月里、粟浦里、147高地、192高地之敵,而後,向積城、馬智里、於義洞、大村方向實施主要突擊;第348團為師預備隊,部署於戍灘里地域;師山炮營及配屬的炮兵第26團、第45團陣地選擇在距敵前沿300至1100米地域;進攻出發陣地選擇在距敵前沿150米到300米、正面2000米的地域內;進攻部隊在30日24時前全部轉入地下。總攻與戰鬥準備
戰鬥準備
白天,石瑛政委帶領機關深入到戰士中間進行戰前動員,認真聽取廣大指戰員對突破臨津江的正確意見,集思廣益。打草鞋,解決冰上運動打滑問題;用雨衣縫製防水襪子、腿上塗凡士林、吃辣椒解決水中涉渡防凍問題,雨衣、凡士林不夠,殺豬,用豬油代替凡士林;自製各種防滑梯和鐵釺,用來攀登峭壁;借來了老鄉的門板、原木,用來跨躍冰洞、冰縫;工兵自製了掃雷桿、掃雷帶;後勤機關為突擊部隊籌足了三日乾糧和充足的彈藥;班、排準備了鐵盒,解決在敵前沿潛伏的大小便問題;每匹騾馬準備了數個草料袋,防止潛伏時嚎叫被敵發現……。夜間,尖刀連偵察分隊過江面排雷,探明水深、冰層厚度,摸清了敵每個火力點的位置;部隊利用自然溝、小土丘構築了316個掩蔽部和可容納3000餘人的塹壕(壕壁挖有大量防炮洞),80多個炮兵發射掩體、50多個彈藥掩蔽所和器材儲備室,18個可容納200到300人的營、團指揮所;4個尖刀連還自製沙盤,對可能遇到的情況進行推演……。火力計畫,從敵前沿支撐點到敵縱深炮兵,從敵各種火力發射點到敵明碉暗堡一一編號,每門火炮、每挺機槍打哪個目標都做了詳細分配。為保證炮兵更好地摧毀目標,師長汪洋、山炮營營長杜博連續兩天觀察了日落時間,並向志司建議第116師炮火準備時間提前友鄰20分鐘開始,得到了志司和右翼集團指揮部的同意。上級配屬的炮兵團因距離集結地域較遠,28日、29日才能趕到。山炮營在營長杜博率領下,為配屬的兩個炮兵團預先做好射擊準備和射擊計畫;還為他們修築了兩條3.5公里長進出陣地的道路,用積雪偽裝好。為掩護戰鬥準備工作,突擊團在上游組織火力佯攻,吸引敵人的注意,掩蓋各種聲音。一切準備工作都是在敵人“鼻子”底下緊張有序地進行,敵人毫無察覺。
30日24時前,攻擊部隊及配屬的炮兵團,共7個步兵營,6個山、野、榴炮營,8個團屬炮兵連,計7500餘人、70餘門火炮、500匹騾馬全部轉入地下,江邊密密層層的塹壕全部用冰雪偽裝起來。在正面1500米,縱深2500米的攻擊出發陣地上,突擊部隊要不暴露一兵一卒、一槍一炮潛伏一天一夜。每一名戰士、每一件兵器都牽動著軍、師指揮員的心。陣地上,潛伏的戰士們相互以體溫取暖,嚼一口乾糧抓一把冰雪充飢,以驚人的毅力與飢餓、疲勞、嚴寒搏鬥著。指揮所里,汪洋、石瑛用望遠鏡一遍又一遍地觀察著敵我陣地;司令部的參謀們一遍又一遍地詢問、記錄、上報著敵我動態。
31日上午8時,第347團陣地上空,一架美軍炮兵偵察機轉來轉去。原來,敵人為防止我集結兵力發動新的攻勢,命令飛機不停在防禦前沿上空偵察。當天,李奇微還親自乘坐飛機,對臨津江北岸村莊、每一條道路、溝渠、每一座山嶺進行了巡查,也未發現一絲跡象。神兵天助,中午時分,一場及時雪將部隊所有痕跡全部掩蓋。15時許,寂靜的江面突然傳來激烈的槍聲,各級指揮員的心馬上提到嗓子眼。前沿報告:對岸阿特密村守敵換防後,扔了一顆綠色煙幕手榴彈後,開始火力偵察,沒有渡江徵候。一場虛驚過後,江面又寂靜下來,隱約可以聽見佯攻部隊與敵人接觸的槍炮聲。時間仿佛凝固了,每名指戰員都在焦急地等待著總攻那一刻。
總攻
16時40分,隨著五顆信號彈騰空而起,隱蔽在山巒上的近百門火炮齊聲怒吼,上萬發炮彈進轟在敵碉堡、掩體。敵人還未弄清怎么回事就被送上了西天。17時03分,炮火向縱深延伸,突擊連在我強大火力掩護下越出塹壕向對岸撲去。08分,左翼第346團1營1連、2營4連突破敵前沿,占領江南岸登入場;14分,右翼第347團2營5連、3營7連涉過水深及腰、冰冷刺骨的臨津江,攀上高達10米的懸崖,占領了敵前沿陣地。至18時,第346團、第347團分別攻占147.7高地、192高地,從開戰到占領陣地用僅57分鐘。22時,攻占馬智里及西北側無名高地。1日6時,第347團攻占蘆坡洞、土林、大村及其以南高地;第346團攻占雪馬里、新村以北高地、武建里、直川里。部隊繼續向前推進。與此同時,第39軍第二梯隊第117師緊隨突擊部隊過江,向仙岩里,湘水裡實施穿插,阻擊南撤北援的南韓軍和美軍;該軍預備隊第115師從新垡渡江,進占食峴、長山坡一線,保障右翼與第50軍接合部的安全。經過一夜激烈戰鬥,迅速突破“聯合國軍”的防禦。第39軍主攻部隊13小時前進15公里,按時到達指定位置。
2日,“聯合國軍”全線撤退,3日,116師占領議政府,向漢城逼近。追擊途中,在回龍寺、釜谷里殲滅美軍第24師、英軍第27旅各一部,在仙岩里、馬智里、舟月里、直川里等地殲滅南韓軍第6師一部。4日,占領漢城。隨後渡過漢江繼續向南追擊,於6日晚占領“三七線”附近的水原。至此,第三次戰役結束,第116師向敵縱深推進100多公里,成為志願軍作戰縱深最遠的一個師。
戰役點評
點評
此戰,志願軍第116師冒著零下20多度的嚴寒,將7500餘人、70餘門火炮潛伏在距敵前沿150米至300米的地域一天一夜後,僅5分鐘就率先突破麥克阿瑟自詡為“銅牆鐵壁”的“三八線”防線,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一大奇蹟。作戰中,第39軍共斃傷南韓軍、美軍、英軍2500餘人,其中俘虜723人。戰後,李奇微對中國軍隊的隱蔽驚訝不已,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真沒想到中國軍人在這片毫無生機的荒原上發起了元旦攻勢。1951年1月25日,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高級幹部聯席會議在朝鮮君子裡志願軍總部礦洞裡舉行。出席會議的有彭德懷、金日成、高崗、陳賡等首長以及各兵團司令員和各軍軍長、政委。會上,第116師副師長張峰作為參加會議的三名師級幹部之一,作了關於突破“三八線”的經驗介紹。張峰帶安徽口音的發言博得了陣陣掌聲,與會將軍、首相給予高度評價。
總結
會後,陳賡副司令員將第116師突破“三八線”戰役歸納為“三險三奇”:“一是突破口選的很險,但很奇,即敢於把突破口選在臨津江彎向敵方的地段,一反兵家之常規,出其不意而制勝;二是進攻出發陣地選的很險,但很奇,即大膽地把7000餘人的進攻部隊和武器提前一天隱蔽在進攻出發陣地上而沒有被敵人發覺,起到了出奇制勝的效果;三是炮兵陣地選得險(近),但很奇,即大膽地把70餘門火炮設定在距敵前沿300米至1100米處行直瞄射擊,準確地摧毀了敵人的工事。1957年秋,人民解放軍最高軍事學府——南京軍事學院戰役系的將校級學員學習和研究典型戰例時,院長劉伯承元帥對第116師突破“三八線”、強渡臨津江的模範戰例作了精闢的分析。最後說:“第116師這個突破口選得好、選得正確,應該打個滿分嘛!”後來,總參謀部和軍事學院還出版了《第116師高浪浦里東南地區進攻戰鬥總結》,作為師進攻的典型戰例供院校和部隊學習研究。韓戰戰爭列表
雲山戰鬥| 武陵里戰鬥| 新興里戰鬥| 三所里戰鬥| 松骨峰戰鬥| 新垡石湖以南地區戰鬥| 高陽以南地區戰鬥| 仙岩里戰鬥| 道城峴石長里戰鬥| 草鞋洞華岳里戰鬥| 澤川車站戰鬥| 濟寧里戰鬥| 釜谷里南山戰鬥| 空軍作戰| 536.9高地防禦戰| 京安里大橋戰鬥| 第五次戰役| 芝岩里以南地區戰鬥| 加郎山戰鬥| 反絞殺戰| 1951年夏秋防禦戰役| 文登川之戰| 大小和島空戰| 1952年春夏鞏固陣地作戰| 冷槍冷炮戰| 鎮南浦五四空戰| 平壤五八空戰| 官垈里西無名高地戰鬥| 沙院裡八五空戰| 沙院裡海州九·一空戰| 1952年秋戰術反擊戰| 上甘嶺戰役| 597.9高地之戰| 春反登入作戰準備| 大堡四七空戰| 1953年夏季戰役| 方形山戰鬥| 安州空戰| 座首洞南山戰鬥| 金城戰役| 二青洞以南戰鬥| 義州空戰| 雲山戰役|長津湖戰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