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新型建築工業化是以構件預製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為生產方式,以設計標準化、構件部品化、施工機械化為特徵,能夠整合設計、生產、施工等整個產業鏈,實現建築產品節能、環保、全生命周期價值最大化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建築生產方式。
詳細內容
第一,新型建築工業化是以信息化帶動的工業化。新型建築工業化的“新型”主要是新在信息化,體現在信息化與建築工業化的深度融合。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以信息化帶動的工業化在技術上是一種革命性的跨越式發展,從建設行業的未來發展看,信息技術將成為建築工業化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主要表現在BIM建築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術在建築工業化中的套用。BIM作為新型建築工業化的數位化建設和運維的基礎性技術工具,其強大的信息共享能力、協同工作能力、專業任務能力的作用正在日益顯現。BIM技術的廣泛套用使我國工程建設逐步向工業化、標準化和集約化方向發展,促使工程建設各階段、各專業主體之間在更高層面上充分共享資源,有效地避免各專業、各行業間不協調問題,有效地解決了設計與施工脫節、部品與建造技術脫節的問題,極大地提高了工程建設的精細化、生產效率和工程質量,並充分體現和發揮了新型建築工業化的特點及優勢。針對我國建築工業化的未來發展,有必要著力推進BIM技術與建築工業化的深度融合與套用,以促進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我們必須再深刻認識信息化對我國建築工業化帶來的極大影響和挑戰。
第二,新型建築工業化是擺脫傳統發展模式路徑依賴的工業化。新型建築工業化是生產方式的深刻變革。長期以來,我國建築業一直是勞動密集型行業,主要依賴低人力成本和以包代管的生產經營模式。與其他行業以及國外同行業相比,我國手工作業多、工業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工人工作條件差、建築工程質量和安全問題時有發生、建造過程的能源和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嚴重、建築壽命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其他門類工業都發生了根本性變革,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比較而言,建築業發展緩慢,分散的、低水平的、低效率的傳統粗放手工業生產方式仍占據主導地位,傳統模式積累的問題和矛盾日益突出。現階段,城鄉建設的傳統發展模式與生產方式仍具有較強的路徑依賴性,在技術、利益、觀念、體制等各方面都頑固地存在著保守性和依賴性。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淡出,建築業的“招工難”、“用工荒”現象已經出現,而且仍在不斷地加劇,傳統模式已難以為繼,必須向新型工業化道路轉軌。我們絕不能無視傳統建設模式的局限性。要改變我國建築業現狀,促進我國新型建築工業化和城鄉建設發展方式的轉變,必須要擺脫傳統模式路徑的依賴和束縛,努力尋求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路徑。
第三,新型建築工業化是工程建設實現社會化大生產的工業化。新型建築工業化就是將工程建設納入社會化大生產範疇,使工程建設從傳統粗放的生產方式逐步向社會化大生產方式過渡。而社會化大生產的突出特點就是專業化、協作化和集約化。發展新型建築工業化符合社會化大生產的要求。因為建築工業化的最終產品是房屋建築,屬於系統化的產品,其生產、建造過程必須實行協作化,必須由不同專業的生產企業協同完成;同時房屋及其產品的建造、生產必須兼具專業化和標準化,具有一定的精細程度和規模化要求。因此,發展新型建築工業化才能更好地實現工程建設的專業化、協作化和集約化,這是工程建設實現社會化大生產的重要前提。新型建築工業化發展是一個系統性、綜合性、方向性的問題,不僅有助於促進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而且有助於統一科研、設計、開發、生產、施工等各個方面的認識,明確目標,協調行動,進而推動整個行業的生產方式社會化。
第四,新型建築工業化是與城鎮化良性互動、同步發展的工業化。當前,我國工業化與城鎮化進程加快,工業化率和城鎮化率分別達到40%和51%,正處於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在城鎮化快速發展過程中,我們不能只看到大規模建設對經濟的拉動作用,而忽視城鎮化對農民工轉型帶來的機遇,更不能割裂城鎮化和建築工業化的聯繫。在建築工業化與城鎮化互動發展的進程中,一方面城鎮化快速發展、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為建築工業化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和市場條件;另一方面建築工業化為城鎮化帶來了新的產業支撐,通過工廠化生產可有效解決大量的農民工就業問題,並促進農民工向產業工人和技術工人轉型。在我國建築業正面臨著生產要素成本上升、勞動力與技術工人嚴重短缺的現實條件下,農民工向產業工人轉型將是未來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或動力源。從這個意義上看,只有促進新型建築工業化的發展,實現建築工業化與城鎮化良性互動,才能更好地實現農村人口向城市聚集,才能保證農民工收入增長、生活穩定、工作條件,從而支撐整個城鎮化進程並促進建築業健康發展。
第五,新型建築工業化是實現綠色建造的工業化。綠色建造是指在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建造健康、適用的房屋。建築業是實現綠色建造的主體,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全社會5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都要通過建築業才能形成新的生產能力或使用價值,中國建築能耗約占國家全部終端能耗的27.5%,是國家最大的能耗行業。新型建築工業化是城鄉建設實現節能減排和資源節約的有效途徑、是實現綠色建造的保證、是解決建築行業發展模式粗放問題的必然選擇。其主要特徵具體體現在:通過標準化設計的最佳化,減少因設計不合理導致的材料、資源浪費;通過工廠化生產,減少現場手工濕作業帶來的建築垃圾、污水排放、固體廢棄物棄置;通過裝配化施工,減少噪音排放、現場揚塵、運輸遺灑,提高施工質量和效率;通過採用信息化技術,依靠動態參數,實施定量、動態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資源投入,達到高效、低耗和環保。綠色建造是系統工程、是建築業整體素質的提升、是現代工業文明的主要標誌。建築工業化的綠色發展必須依靠技術支撐,必須將綠色建造的理念貫穿到工程建設的全過程。
第六,新型建築工業化是整個行業先進的生產方式。新型建築工業化的最終產品是房屋建築。它不僅涉及主體結構,而且涉及圍護結構、裝飾裝修和設施設備。它不僅涉及科研設計,而且也涉及部品及構配件生產、施工建造和開發管理的全過程的各個環節。它是整個行業運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和工業化生產方式全面改造傳統的、粗放的生產方式的全過程。在房屋建造全過程的規劃設計、部品生產、施工建造、開發管理等環節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並逐步實現住宅生產方式的工業化、集約化和社會化。新型建築工業化是以科技進步為動力,以提高質量、效益和競爭力為核心的工業化。新型建築工業化之所以成為世界各國發展的大趨勢,就是因為工業化可以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房屋建築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社會生產力加快發展,使整個產業鏈上的資源得到最佳化並發揮最大化的效益。新型建築工業化在行業中具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在推進過程中必須要掌握成套的、成熟適用的技術體系,必須要具備完整的、有機的產業鏈,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它是推動整個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技術進步和產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