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
對於公元10世紀的拜占庭人而言,羅斯人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對手。早在818年的利奧五世統治時期,羅斯人就開始對帝國沿海地區發起侵襲。為了防止羅斯人的入侵,拜占庭帝國在安納托利亞北部沿海設定了多個小軍區,並擴充了海軍規模。
不過,羅斯人的攻勢並未因此受到遏制。他們甚至還在860年、907年和941年,三度兵臨君士坦丁堡城下。雖然拜占庭海軍數次憑藉希臘火的技術優勢擊敗了對手,但驍勇善戰的羅斯人仍然給拜占庭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公元944年,拜占庭皇帝羅曼努斯一世與基輔大公伊戈爾簽訂了和平條約,暫時消除了雙方的敵對狀態。
此後,雙方之間的聯繫也日趨緊密。一部分渴求財富的羅斯人來到拜占庭,作為傭兵幫助帝國作戰。拜占庭文化也開始對羅斯社會產生重大影響,伊戈爾的遺孀奧麗加則成為首個皈依東正教的羅斯統治者。為了強化與拜占庭帝國的聯繫,奧麗加還親自訪問君士坦丁堡,接受了普世牧首的洗禮。奧麗加的皈依也推動了羅斯人的基督教化進程。
然而令奧麗加始料未及的是,她最心愛的兒子斯維亞托斯拉夫,始終拒絕成為一名基督徒、仍然按照多神教徒的方式生活。後者雖然對拜占庭文化和基督教十分牴觸,但對拜占庭帝國的威望心生敬仰,決心使基輔羅斯成為與拜占庭並駕齊驅的強大國家。
早期事跡
編年史對於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的早年生活沒有任何記載;他可能曾被父親安排到諾夫哥羅德當王公。945年,伊戈爾在索貢巡行中被德列夫利安人所殺。斯維亞托斯拉夫繼承了大公公位,而由母親奧麗加攝政。大約在957年前,羅斯國家的權力完全集中於奧麗加一人手中。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成年後,開始為擴張基輔羅斯的勢力而連年作戰。他幾乎終生都在與鄰近部落的戰爭和對巴爾幹地區的遠征中度過,因此直到969年奧麗加去世前,羅斯國內的一切事務實際均由奧麗加執掌。經過長期的征討,斯維亞托斯拉夫建立了一個巨大的、包含許多民族的政治聯合體,其疆域自伏爾加河延伸至多瑙河。當然,由於生產力和文化的明顯落後,這個聯合體實在沒有多少經濟基礎。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最成功的對外戰爭之一是徹底打敗了哈扎爾人。許多年來,屬於突厥系統的哈扎爾人都是東歐最強大的民族,並且控制了其周圍不少弱小民族(其中有些實際上只能稱為部落)。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決定消滅這個妨礙他在東歐擴張的最大障礙。從964年開始,他向屬斯拉夫人系統的維亞季奇人(一般認為與現代的白俄羅斯人有關)發動一系列軍事行動,迫使這個民族放棄與哈扎爾人的同盟關係,臣服於基輔大公。大約在10世紀60年代末,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向哈扎爾人本身發動進攻,最後消滅了他們的汗國。
在打敗哈扎爾人之後,除了不時侵擾的宿敵佩切涅格人之外,斯維亞托斯拉夫在鄰近地區已無對手。他在965年打敗了伏爾加河保加爾人(伏爾加保加利亞),從而控制了大部分伏爾加河流域地區。向南方的打擊也同時展開:斯維亞托斯拉夫在內高加索地區主動出擊,摧毀了一個哈扎爾人的據點,並擊敗了其他一些突厥部落。
憑藉這些功績,斯維亞托斯拉夫也成為最偉大的羅斯征服者,並贏得了“勇者”的頭銜。
與拜占庭帝國的鬥爭
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的活動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魯斯二世的注意。在驚恐地看著這股新興力量迅猛發展時,拜占庭人也希望利用斯維亞托斯拉夫來反對他們的宿敵保加利亞人。為消除保加利亞人的威脅,尼基弗魯斯二世在967年向斯維亞托斯拉夫繳納重金,請他進攻保加利亞。
968年,拜占庭主動建議與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聯合打擊第一保加利亞王國,其中自然也有希望保加利亞人與羅斯人兩敗俱傷的含義;但斯維亞托斯拉夫把這當作他進入巴爾幹地區的最好跳板,毫不猶豫地侵入保加利亞,並很快攻占了位於多瑙河河口的城市普列斯拉夫(第一保加利亞王國的首都)。
有一段時間,看起來他幾乎要囊括整個保加利亞,把這個國家變成基輔羅斯的一部分。保加利亞國王彼得一世退位了,其繼承人鮑里斯二世似乎打算向斯維亞托斯拉夫屈服。拜占庭人開始察覺到自己的重大失策。為避免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徹底控制巴爾幹地區(這裡是拜占庭帝國的要害),他們開始實施各種手段。968年拜占庭人又改與保加利亞結盟,成功唆使突厥部落佩切涅格人進攻基輔,將奧麗加和斯維亞托斯拉夫的三個年幼的兒子圍困在城內。斯維亞托斯拉夫被迫回師羅斯,擊敗了佩臣涅格人。
斯維亞托斯拉夫對拜占庭人出爾反爾的舉動大為惱火,決心討伐拜占庭帝國。不幸的是,斯維亞托斯拉夫的母親奧麗加於969年逝世。他只得暫時擱置遠征拜占庭的計畫,籌辦母親的喪事。當然,這場戰爭並沒有讓他等待太久。
在奧麗加逝世僅僅幾個月後,拜占庭帝國內部也突生變故。由於對自己被解除軍職感到不滿,拜占庭名將約翰·齊米斯澤斯便與皇后狄奧法諾勾結,謀殺了自己的舅舅尼基弗魯斯二世皇帝。
在拜占庭的歷史中,兄弟鬩牆-父子相殘的戲碼並不少見。但約翰的謀逆之舉,仍然令君士坦丁堡市民大為震驚。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波利尤克圖斯,雖然義憤填膺地將約翰怒斥一番,但也深知國不可一日無君的道理。便向約翰提出了順利加冕的三個要求:處置兇手-將財富分給窮人-放逐皇后狄奧法諾。
約翰對此欣然接受,滿足了普世牧首的所有條件並進行了懺悔。最終,在969年12月加冕,如願掌握了帝國的最高統治權。
雖然約翰一世因弒君而留有惡名,但他卻有著出眾的人格魅力,讓那些熟悉自己的人們都十分喜歡。時年44歲的約翰,出身於亞美尼亞貴族家庭。雖然個頭矮小,但在馬術、弓術、投擲標槍等作戰技藝方面都出類拔萃。他曾經駕馭4匹馬並排奔跑,並如履平地般依次躍過所有的馬背。他射箭的精準度,甚至被人稱讚是超過了荷馬筆下的傳奇英雄奧德修斯。此外,約翰還是一位深受女性歡迎的情場老手,並以樂善好施著稱。
不過,約翰一世最為後世稱道的還是傑出的軍事和政治才能。從956年起,約翰就長期在東部邊境與阿拉伯人作戰,數次擊敗有“王朝之劍”美稱的阿拉伯名將塞弗道拉(賽弗·道萊)。在尼基弗魯斯二世統治時期,約翰就已成為帝國最傑出的將領。
難能可貴的是,約翰一世有著出色的戰略眼光。與四面出擊、疲於奔命的舅舅不同,他巧妙地收縮了帝國的戰線,充分使用外交手段調和國際關係。使帝國避免了多線作戰的不利局面。
總之,約翰一世是比尼基弗魯斯二世更為可怕的對手。他不僅具備與後者同樣傑出的軍事才能,更具備後者所欠缺的政治才能。
在穩定內政後,約翰一世開始消除自己全力進行東部戰事的後顧之憂。他與神羅皇帝奧托一世和斯維亞托斯拉夫議和。當約翰一世同意將自己的侄女狄奧法諾嫁給奧托一世之子後,奧托便高興地締結了和約。然而,斯維亞托斯拉夫卻將這當作拜占庭示弱的表現。因此向約翰一世索取巨額貢金,並以進攻君士坦丁堡相威脅。
約翰意識到與羅斯人之間的衝突已經無法避免。於是他迅速改變策略,將戰略重心放在西線,組織部隊準備與斯維亞托斯拉夫決戰。為此,約翰一世在970年建立了一支以前薩珊波斯同類部隊為模板的超重裝騎兵部隊——不朽者。這支部隊共有4000人,其裝備、戰術、技巧與最精銳的拜占庭超重裝騎兵並無區別。不過在氣勢上更勝一籌。他們會在戰鬥時皆身披金甲,成為拜占庭歷史上外觀最為拉風炫目的部隊。
隨後,約翰一世還任命自己的小舅子巴爾達斯·斯科萊魯斯和宦官彼得,帶領1.2萬人防衛色雷斯邊境。以應對羅斯人可能的襲擊。
公元970年初,斯維亞托斯拉夫在征服保加利亞東部地區後,派遣一支30000餘人的羅斯-保加利亞-佩臣涅格聯軍向拜占庭軍隊發起了進攻。
面對人數占優,士氣正旺的對手,巴爾達斯·斯科萊魯斯命令士兵們堅守不出。等到驕縱輕敵的對手開始四處劫掠,斯科萊魯斯才開始突然下手。他將部下軍隊分為三部分,自己率領4000人引誘敵軍,讓剩下的8000人埋伏在敵軍的進軍路線上伺機進攻。
這年3月,雙方在阿卡迪奧波利斯附近展開激戰。斯科萊魯斯首先對聯軍側翼的佩臣涅格人發起進攻,並詐敗引誘後者追擊。以輕裝部隊為主的佩臣涅格人和保加利亞人,便對拜占庭軍隊緊追不捨,將羅斯人的重裝步兵遠遠甩在後方。
當敵軍進入伏擊圈時,斯科萊魯斯便吹響號角,與伏兵部隊一轉攻勢。這位猛將在激戰中還親手殺死了佩臣涅格人的首領,導致敵軍迅速崩潰。
最終,拜占庭軍隊僅以陣亡數十人的代價,取得了殺敵數千的可觀戰果。斯維亞托斯拉夫與拜占庭的第一次正面交戰(留萊布爾尬茲之戰)便以失敗告終。
雖然初戰失利,但斯維亞托斯拉夫對此並不在意。畢竟陣亡的都是僕從軍,羅斯本部軍隊幾乎沒有損失。他也堅信自己的軍事才能足以擊敗拜占庭人。於是,在971年集結了60000大軍(包括戰兵和輔兵),準備用御駕親征來一雪前恥。
除了數量優勢之外,羅斯步兵也是拜占庭人十分忌憚的力量。身著重甲且善使戰斧的他們,堪稱羅斯軍隊的中堅力量。在單兵作戰能力上,沒有任何拜占庭步兵能與他們抗衡。組織有序的嚴實方陣和可以防護全身的重型盾牌,也使羅斯重步兵成為當時東南歐地區的最強步兵。羅斯標槍手同樣令人生畏,他們投擲的標槍可以擊穿拜占庭重騎兵的鎧甲。好在羅斯人雖然配備了馬匹,但只將其作為運輸工具使用,並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騎兵部隊。這給了後來的拜占庭軍隊以下手機會。
相較之下,拜占庭軍隊的優勢則是水兵和騎兵。羅斯的船隻吃水淺、速度快,但也防護性能較差。拜占庭海軍的船隻則更適於運載士兵和進行水面作戰。希臘火這一海戰利器,也令他們如虎添翼。拜占庭的重裝騎兵在尼基弗魯斯二世時代已經得以復興。約翰一世新建的“不朽者”超重裝騎兵軍團,則進一步增強了騎兵力量。這兩大優勢也將成為約翰一世獲勝的重要法寶。
為了反擊羅斯大軍,約翰一世也進行了充分準備。他調集了包括不朽者禁衛團在內的4萬大軍(包括輔兵),禁衛軍總帥巴爾達斯·斯科萊魯斯和皇宮大總管巴西爾·利卡潘努斯也隨軍出征。他還組織了一支300艘船的艦隊進入多瑙河,以配合陸軍攻勢。
為了贏得更大的戰果,約翰一世制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計畫:他親自率領拜占庭陸軍主力,從保加利亞山區暗中迂迴至敵軍後方。在收復保加利亞首都普列斯拉夫後,再前往敵軍主力所在地決戰。進入多瑙河的艦隊則大張旗鼓地沿多瑙河進軍,做出主動進攻的姿態以麻痹敵軍。
然而,這一計畫卻遭到了諸多拜占庭將領的反對。畢竟保加利亞山區是一片令拜占庭軍隊屢屢折戟的不幸之地。他們甚至還以尼基弗魯斯一世在普利斯卡兵敗身死的例子,勸說約翰一世不要重蹈覆轍。
不過,約翰一世仍然力排眾議,執行了這一計畫。他深知在寡不敵眾的情況下,與悍勇的羅斯人進行消耗戰將使己方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上述計畫若能成功,將使己方掌握戰略主動。收復普列斯拉夫,也可爭取保加利亞人的支持。
於是,拜占庭軍隊於971年春季正式開拔。約翰一馬當先,率領1.3萬騎兵和1.5萬步兵進入山區。皇宮大總管則率領運送物資和攻城器械的1萬餘人,緩慢地跟在大部隊的後方。
正如約翰一世所料,斯維亞托斯拉夫雖然獲得了拜占庭出兵的情報,但自恃兵力占優、根本沒有想到拜占庭軍隊會選擇他們最畏懼的山區進軍。因此,當拜占庭主力部隊排成戰鬥陣型出現於普列斯拉夫城下時,駐守此地的羅斯人都大驚失色。
不過,羅斯人也迅速在城下的開闊地帶擺成防禦陣型,與拜占庭軍隊展開激戰。眼看拜占庭步兵無法突破敵軍防線,約翰一世便將不朽者超重裝騎兵投入戰場。這支生力軍成功衝破了羅斯人的左翼,引發了羅斯全軍的崩潰。隨後,拜占庭軍隊乘勝擊殺了8500餘人,並將殘部逐入城內。隨後,約翰一世消滅了城中的羅斯殘部,在971年4月收復了普列斯拉夫。被俘虜的保加利亞沙皇鮑里斯二世也重獲自由。
攻占普列斯拉夫之後,約翰一世將它改名為約翰諾波利斯,並向羅斯軍隊主力所在地多羅斯托倫進發。與此同時,多瑙河上的拜占庭艦隊也控制了水道,封鎖了羅斯軍隊的退路。斯維亞托斯拉夫這才發現,自己已經陷入腹背受敵的境地。只得下令全軍列陣,與拜占庭人一決死戰。
如同普列斯拉夫城外的戰鬥一樣,羅斯步兵又一次成功抵擋了拜占庭步兵的攻勢。約翰一世的重裝騎兵則在標槍和箭矢的掩護下再次突破了羅斯軍隊的防線,迫使後者撤回多羅斯托倫要塞內堅守。
儘管拜占庭軍隊在城下獲勝,但斯維亞托斯拉夫手中還握有大量軍隊。羅斯重步兵強大的戰鬥力也給約翰一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強行攻城,拜占庭軍隊將可能遭受更多無謂損失。因為重裝騎兵在巷戰中作用甚微,而拜占庭步兵也難以戰勝更為兇悍的羅斯人。於是,出於保護珍貴兵員的考慮,約翰一世決定進行長期圍城。畢竟,一座要塞根本無法長期供養數萬軍隊。
斯維亞托斯拉夫當然也不願坐以待斃。他先後從水陸兩方進行了多次突圍,但均以失敗告終。多瑙河水域已經被拜占庭艦隊封鎖,羅斯人的船隻也根本無法與裝備希臘火的拜占庭船隻抗衡。小規模的突圍行動則恰好給了拜占庭軍隊以各個擊破的機會。雖然羅斯人也曾數次奪取拜占庭的運輸隊,但這點物資顯然是杯水車薪。
圍城三個月後,眼看城內的糧食就要耗盡,斯維亞托斯拉夫便組織全軍進行了最後一次突圍。傾巢而出的羅斯精銳,一度逼退了拜占庭中軍。但不朽者超重裝騎兵再次力挽狂瀾,頂住了羅斯人的猛攻。趁戰線相持不下之際,約翰一世命斯科萊魯斯率領騎兵預備隊迂迴至羅斯人後方,實行了一次成功的背刺。這才令拜占庭軍隊反敗為勝。按照拜占庭一方的誇張說法,斯維亞托斯拉夫在這次突圍行動中的傷亡高達1.5萬人,有2萬多面盾牌和數量相當的劍被拜占庭軍隊繳獲。
這次慘重的失敗,也使斯維亞托斯拉夫徹底喪失戰意,但拜占庭方面也一直無法消滅羅斯人的軍隊。在與約翰一世和談時,斯維亞托斯拉夫承諾將不再進犯拜占庭和保加利亞,並放棄此前征服的保加利亞領土,多羅斯托隆圍城戰以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失敗告終。相應地,約翰一世則向羅斯人發放糧食,允許他們返回基輔。斯維亞托斯拉夫的戰兵僅剩2.2萬人,輔兵損失不詳。這場歷時4個月的戰爭,以約翰一世的完勝告終。斯維亞托斯拉夫戰前“兵臨君堡”的理想也化為泡影。
雙方會面時,是希臘人第一次見到這位異族王公的模樣。拜占庭歷史學家對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的異教徒形象多有描述。
當羅斯人撤離後,約翰將多羅斯托倫更名為狄奧多洛波利斯,以紀念聖徒“領軍者”狄奧多里在圍城戰期間現身幫助拜占庭軍隊的神跡。
一切完備後,約翰一世率軍返回君士坦丁堡慶祝勝利。他還強迫鮑里斯二世退位,將大部分保加利亞領土併入拜占庭帝國。這次成功的軍事行動,也使拜占庭帝國的邊境自7世紀初之後再度擴張至多瑙河下游地區。
陣亡
在返回基輔的途中,很可能是由於拜占庭人的故意通風報信,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於第聶伯河沿岸被他的宿敵佩切涅格人伏擊。在經過激烈戰鬥之後,羅斯的武士隊被消滅,斯維亞托斯拉夫陣亡(972年)。據往年記事記載,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的頭顱被佩切涅格人的汗按遊牧民族的習慣割下來作成了杯子。
宗教信仰
儘管其母奧麗加皈依了基督教,斯維亞托斯拉夫·伊戈列維奇是不折不扣的異教徒。他的“後宮”和拜占庭文獻中關於其穿著的記載就說明了這一點。但是,在奧麗加去世後,斯維亞托斯拉夫尊重她的意見,沒有為她舉行有異教徒特點的傳統葬儀。
身後事
斯維亞托斯拉夫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又為爭奪大公之位而爆發了數年內戰,進一步削弱了基輔羅斯的國力。當斯維亞托斯拉夫的幼子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爾一世)於978年成為基輔大公後,便吸收了父親的教訓。基輔大公國不再對拜占庭用兵,轉而與拜占庭結成同盟,同時接受了東正教,完成了基督教化進程。
然而,多羅斯托隆圍城戰的慘痛失敗,卻在12世紀的編年史《往年紀事》里被寫成了大勝。1萬羅斯人以一當十,痛擊10萬拜占庭軍隊。在後世史家的筆下,斯維亞托斯拉夫也實現了向拜占庭人收取貢賦的願望。
後代
亞羅波爾克·斯維亞托斯拉維奇,普列季斯拉娃所生
奧列格·斯維亞托斯拉維奇,葉斯菲麗所生
弗拉基米爾·斯維亞托斯拉維奇,瑪露莎所生
前任:
伊戈爾(大公)
奧麗加(攝政)
繼任:
亞羅波爾克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