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風格及特色
在歷史上,東西羅馬帝國相繼衰亡後,東正教傳人東歐各民族地區。隨著宗教的傳播,羅馬式藝術和拜占庭式藝術不僅被傳入這些地區,而且羅馬式藝術和拜占庭式藝術也吸收了斯拉夫語言文化圈中的文化,產生了獨特的斯拉夫式藝術風格。因為主要受拜占庭式藝術風格影響,這種藝術風格又有“晚拜占庭式”或“仿拜占庭式”之稱。斯拉夫式藝術風格是一種集羅馬式藝術和拜占庭藝術風格於一身的藝術風格,發源並發展於東歐斯拉夫民族地區,因此,又有東歐特色。
就建築方面來說,斯拉夫式教堂和羅馬式教堂、拜占庭式教堂一樣,都採用了穹頂、八角形、圓頂的形式,保留了羅馬式建築的厚重宏大的空間感和拜占庭藝術的東方情調。但在整體布局和塔頂設計上,則又有自身的特色。斯拉夫式的圓頂一般都是多層次、大小不一的蘑菇群狀,其形狀類似半圓形,或者洋蔥頭、椰殼狀。尖尖的塔尖與十字架相互交織,便有了比羅馬式和拜占庭式教堂更為奢華堂皇的美感。就繪畫方面來說,斯拉夫式藝術接納了拜占庭藝術的聖像畫傳統,但傳入東歐後有了突破和發展,從而讓作品更為人性化。這時,其作品的取材範圍也有所擴大,不再僅限於聖母像。在音樂方面,斯拉夫式教堂音樂吸收了斯拉夫民族音樂的元素,大氣莊重而不失歡愉和熱情的特色。
斯拉夫式教堂
“斯拉夫式”教堂為東歐斯拉夫各民族中的東正教教堂,其中以東斯拉夫人中的俄羅斯東正教堂最為聞名。斯拉夫式教堂的典型建築特色是多採用彎頂式或八角形加圖頂式的設計,保留著羅馬式建築的厚重之感,但在整體布局和塔頂設計上常標新立異,顯出其獨有風格,如以多層圓頂來形成大小不一的蘑菇群狀、頂端為立有十字架的圓塔建築或半圓形金頂、或雕飾成洋蔥頭式和椰殼式,因而比拜占庭式建築顯得更加富麗堂皇和豪華美觀。斯拉夫式教堂建築的早期代表有建於1037年的基輔索菲亞大教堂和建於1045年的諾夫哥羅德索菲亞大教堂,而其建築精品則包括建於1479年的沃洛科拉姆斯基約瑟夫修道院教堂群體建築、建於1475年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內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和建於1554年的莫斯科升天瓦西里大教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