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歷史
19世紀末,境內大部分為菜地、溝浜及草灘。居民點較大的有小木橋鎮、潘家宅、趙家宅、三家裡等。住房多數為瓦平房或簡屋。20世紀初至30年代,先後建造日暉港車站和開平、北票2座碼頭。至解放前夕,又建立了華美煙廠、利生針廠等10餘家工廠。另有家庭手工作坊300多家。隨之,外地來滬謀生從事搬運勞作和紡織、針織行業手工業者日漸增多。住房多數為草硼、“滾地龍”和“破船戶”,以肇嘉浜、日暉港一帶最為集中。斜土路、小木橋鎮以及平陰橋堍一帶,有日用雜貨、理髮、茶館等小店近百家。解放後,繼上海市第一批2萬戶工人住宅之一的日暉一村在境內建成後,日暉二至七村、江南等10個新村相繼建成。70年代以來又陸續興建多層住宅835幢,至80年代新建嘉樂公寓、航建大樓等6幢高層建築。新辟茶陵路、茶陵北路、零陵路、零陵北路,並翻修了原有彈街路和爛泥路,現境內主要交通幹道有大木橋路、中山南二路、斜土路、肇嘉浜路,途經境內有公交線路10條和隧道一線、二線等。
社區服務
街道社區服務中心為適應居民民眾要求,服務項目增至14個,服務人員增至37人;並實行持證上崗、統一制服,開展服務人員培訓,合格率達到100%,實施了規範化服務。全年,接聽各類求助和諮詢電話1105個,應答率、處理率、回訪率均達到100%。開展居家養老服務,首批列為居家養老對象15人,發放老年醫療救助卡108份、社會保障卡7380張。街道被評為“上海市為老服務先進集體”。從“功能保障、功能服務”入手,做好各項幫困救助工作。全年,為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發放補助金338萬元,為失業人員發放失業保險金286?7萬元,為協保人員發放協保生活費407?5萬元。設立殘疾人救助應急基金,26個居委會成立殘疾人工作小組,為67名殘疾人低保家庭發放助殘金8萬元,為25戶特困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家庭學生髮放助學金3?38萬元。發放糧籍副食品補貼12萬元,按照社會幫困救助的要求,做到了“應保盡保”,覆蓋面達100%。
勞動就業
斜土社區有商業網點220多家,其中個體經營的店鋪有68家。茶陵農貿市場有攤位500多個,大木橋路商業一條街也已初步形成。街道經濟合作聯社下屬的工廠、商店、旅社共15家,街道服務總站下屬單位有22家。1990年度總產值1527.86萬元,利潤92.31萬元。街道把勞動就業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工作,根據就業崗位開發“多樣化、超地域化、長效化”的工作要求,配備就業援助員26人,召開職業指導員工作會議14次,確定安置指標。年內,經街道勞動服務所推薦到各企事業單位就業共2644人次,通過就業援助,開發公益性、非正規就業崗位416個(上級指標120個,超296個),安置就業人員257人次,特困人員安置率達100%。勞動服務所在全區規範服務評比中獲第二名。街道為加強居委會建設,向社會公開招聘居委會幹部20人,調整居委會幹部59人次,對居委會幹部進行業務培訓150人次。居委會幹部分工以及工作制度上牆公示,公開接受居民檢查監督,組織居民對居委會工作進行評議,居民對居委會幹部的滿意率達95%以上。建立居委會社區活動室25個,增添健身器材102件。在居委會升級達標評比中,評出一級居委會18個、二級居委會8個,消滅了三級居委會。
市政建設
斜土社區是居民聚居區,50年代先後建成了日暉、江南等10個新村,70年代到80年代興建了多層住宅835幢。改革開放以後,隨著上海和徐匯的市政建設和舊區改造,社區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捷運、輕軌、高架等立體交通功能不斷拓展貫通,社區內以“匯成桂苑”、“金色港灣”、“瑞金南苑”等為代表的近20箇中高檔商品住宅小區拔地而起。
公共設施
斜土社區轄區內科技、人文、教育等資源豐富,有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上海船舶研究設計院、上海公安博物館等科教院所以及建校110周年的百年老校——南洋中學;社區內又新建了應急呼叫及街面實時信息系統、“一口受理”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老年助餐中心、日暉綠地和社區公共籃球場等公共服務設施,擁有兩所敬老院,提升了社區為民公共服務綜合水平。
社區面貌
優越的地理位置、嶄新的社區面貌、現代的管理方法,使斜土社區煥發出蓬勃生機。斜土社區廣大居民民眾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社區經濟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社會事業和社區建設有序推進,2008年實現兩稅2.5億元,完成舊住房綜合改造22萬平方米。街道先後獲得全國以及上海市社區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優秀街道紅十字組織獎、“雙擁”模範街道、矯正工作先進街道、市級文明社區、市級平安社區等榮譽稱號,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的新征途上譜寫新的壯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