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姥島-斗姥迷宮洞
迷宮洞是由於海進期海水侵蝕使岩石周圍出現水土流失而形成的洞穴。洞內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寬忽窄,有的地方寬闊可容百人,有的地方狹窄僅容側身而過。迷宮洞長約300多米,上方有一個入口,下方主要有三個出口,光線從石縫中透入,給黑暗的迷宮開了許多“天窗洞內蜿蜒曲折,怪石嶙峋,忽寬忽窄,有的地方寬闊可容百人,有的地方狹窄僅容側身而過,石澗懸崖非棧道不通,危壁貼身非護欄不過迷宮洞共分九層,分別名為仙居古屋、第一出口迷藏道、金侶雀橋、陡壁懸梯、沖天碧榕、潺潺洞泉、幽洞聽潮、石窟休閒、迷宮出口等。冬天進洞鑽出一身暖汗,夏天進洞卻又清涼舒爽。當你在洞內探險,歷經種種驚奇險境之後,走出洞口,看到明媚海景,突然會有大聲呼喊的願望迷宮洞是斗姥風景區最有吸引力的景點之一,遊客遊覽之後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相傳,很早以前,這裡還是海螺姑娘與玳瑁幽會並成家的地方。他們在迷宮洞演繹了一場千古愛情神話。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不遠處就是充滿著詩情畫意的情侶亭,玳瑁和海螺姑娘曾在此賞月觀海,卿卿我我,從情侶亭往下可與第三出口相連,並通過海濱棧道直抵螺殼岩二十世紀30年代,由葉飛等著名革命家領導下的閩東紅軍,在三都澳開闢了閩東海上交通線。迷宮洞作為其中一個秘密據點,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軍需物品都是藏於洞中,受敵人追捕的同志也是安置在這裡而後轉移。
地理概述
斗帽島有七座山崗呈北斗之狀,樞、璇、璣、權、玉衡、開陽、搖光其形如勺如柄,斗之名得以生。海上觀島,中高邊低呈帽形,因此又稱斗帽。又傳因島上曾祀奉北斗七星和紫微、勾陳星君之母——斗姥娘娘,而名斗姥島。斗帽島面積0.64平方公里,處三都澳咽喉,五水歸流,潮音天成。登高處,官井洋、東吾洋盡收眼底,山川形勢納於目前,素為閩東風景旅遊勝地。
斗姥風景區落於島中,是三都澳風光絕異之處。臨奇石,觀滄海,沐山色,探幽洞為斗姥景區四大賞點,尤以螺殼岩、北斗星母、斗姥迷宮、犀牛望月等景為形勝。金鼠跳崖、狀元帽、金元寶、
鴛鴦交頸、母子石、黃魚朝天、伸龜石等象形石惟妙惟肖,造化神奇。站在斗姥廣場環顧四周,由金元寶、迷宮洞、黃魚朝天、狀元帽、北斗星母等構成的財、喜、福、祿、壽人生五景俱全,不但給遊客帶來暢遊山光水色的享受,還給遊客帶來耳目一新的樂趣。
尾言
山泉淙淙,樹蔭森森,天風霽月,海湛濤聲。或遇杜鵑燦爛,桃花緋紅,或遇梨花帶雨,海霧掛梢。亦或秋風送爽,鳴雁思歸,石陣傳聲,仿若天籟。江風魚火,宜春宜秋,忘卻冬夏,壇厝探幽。情暖寒窯,風雨不憂,螺女情深,千古悠遊。登海島如臨仙境,美之不可勝收。
周邊景點
兔耳嶺風景區
兔耳嶺位於堂義村後山,
與第一旗山山脈相連,山勢以,石怪,松奇,陡而不險,高而不危。
矮小的蘆葦,春夏皮綠衣,秋季白茫茫,形成獨特的風景,五月開滿杜鵑花,日出登山,抬頭觀看天空,有祥雲出瑞,喜從天降,是神話般的美景 ;旅遊登高最佳去處。
白溪草場
古田白溪天然草場位於距離杉洋鎮10公里外的白溪村畔,海拔1000米,總面積2.4萬多畝。這裡重巒疊嶂、風光旖妮,芳草連天 景色秀麗。登上山崗舉目望去,群山起伏,雲霧繚繞,田野、溪流、山岩、人工湖,匯成了一幅幅南國風光的秀麗佳景。在草場上抬頭遠眺,萬畝草場壯觀景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有“南國草原”之美譽,
第一旗山
峰頂上立碑,上面刻著“寧德第一旗”。第一旗峰,海拔1497米。第一旗山脈,系展旗峰山脈,清代版《寧德縣誌》上記載,展旗峰自屏南,歷天湖、鍾洋突出高峰,其形如旗旗山”頂峰是一塊開闊地,站在這裡,放眼四望,遠處層巒疊蟑,千峰竟秀,展現在面前的是一幅美麗壯觀的圖景,整個“旗山”就象是一座頂天立地的巨大山水盆景,叫人新奇振奮,使人有下視天地小,乾坤盡在手中之感
支提山
位於寧德市城西北50公里,南距福州市127公里。“支提”為梵文“聚集福德”之意,《華嚴經》載有“不到支提枉為僧”之言,故天底下雲遊僧侶,多上山去朝拜。唐天寶六年(747年),冊封天下名山時,將霍桐山洞列為三十六洞天之一。而處於支提山西的支提寺,是整個霍童山的中心,也是支提出觀賞勝景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