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麗翅蜻,又名彩裳蜻蜓
【基本資料】
昆蟲種名:斑麗翅蜻(彩裳蜻蜓)拉丁名: Rhyothemis variegata arria(Drury,1773)
目:差翅亞目
科:蜻科(Libellulidae)
屬:麗翅蜻屬
分布區域:雲南、廣東、香港、台灣等,在越南也有分布。
繁殖方式:卵生
【特點】
斑麗翅蜻的個體較大,後翅較前翅寬。雄性腹部長26.0-27.0 mm,後翅長36.0-38.0 mm;雌性腹部長22.0-24.0mm,後翅長33.0-37.0 mm。翅展可達80mm,腹部黑色,翅面有明顯的黑黃斑塊。是非常美麗的一種蜻蜓。體中型,華美。翅具濃色彩。前翅三角室較寬,稍外突,它的後方有4或5行翅室,M2脈不波狀彎曲,臀室的跟部很寬,常具有幾行加入的翅室,中肋幾乎是直的;後翅臀橫脈1條,前翅亞三角室分成若干室。
【和蝴蝶的區別】
斑麗翅蜻是一種特別的蜻蜓,翅膀有琥珀色及深褐色夾雜的圖案,常於池塘、沼澤和濕地附近出沒。要分辨斑麗翅蜻與蝴蝶其實並不困難,斑麗翅蜻的翅膀較蝴蝶狹小,修長的腹部亦不如蝴蝶般給漂亮的翅膀所覆蓋,斑麗翅蜻雄蟲和雌蟲的翅膀顏色雖然相似,但雌蟲的翅尖是透明無色。【觀賞】
觀賞斑麗翅蜻,值得留意它們的飛行姿態,由於兩對翅膀可以各自反方向擺動,故可以上下左右前後飛舞,身手了得,每每可以看到它們快速向上飛捕蚊、蠅等昆蟲。在中午陽光普照的時候,它們為了減少受到熾熱的陽光直射,會把腹部高高翹起並指向太陽的方向,以減少身體受熱的面積。它們亦會像向日葵一樣,隨著日照方向移動身軀,故看它們腹部所指的方向,便可知道陽光的方向。斑麗翅蜻是香港濕地公園錄得的40多個蜻蜓品種中最常見的一種,差不多在公園每一個角落都有它們的蹤影。除了濕地公園,新界北部及西北部幾條較長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亦提供了不同的淡水生境,適合它們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