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胡椒鯛

斑胡椒鯛

斑胡椒鯛(學名:Plectorhynchus chaetodonoides)為石鱸科胡椒鯛屬的魚類,俗名厚唇石鯛。分布於從馬來半島至玻里尼西亞、北至琉球群島以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台灣恆春等。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中文名:斑胡椒鯛

學名:Plectorhynchuschaetodonoides

斑胡椒鯛斑胡椒鯛

命名者:Lacepede,1880年

俗名或者別名:小丑石鱸燕子花旦、打鐵婆、花臉

棲息深度:1-30公尺

有毒魚類:否

經濟性:是

食用魚類:是

觀賞魚類:是

模式種產地:nolocality

世界分布: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東部、南部、北部、澎湖、綠島、東沙、南沙

最大體長:72cm

棲息環境: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同種異名

Gaterinchaetodonoides,Plectorhinchuschaetodontoides,Plectorhinchuschaetodontonoides,Plectorhynchuschaetodonoides,Plectorhynchuschaetodontoides,Plectorynchuschaetodonoides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斑胡椒鯛斑胡椒鯛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9-12+1+27-32。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2-59。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XII(大部分為XII),軟條數18-20;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腹鰭末端延伸至肛門後;尾鰭幾近截平。幼魚體色和成魚差異極大,幼魚體呈褐色而有大型白色斑塊散布其中,隨著成長,身體顏色逐漸澹化,至成熟後變成全身灰色,愈近腹部體色愈澹,體側且密布黑褐色點。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乾淨的潟湖、岩礁及珊瑚礁區海域,水深在1-30公尺左右。通常單獨行動,晝間躲蔽於礁石突出處或洞穴中,夜間出外獵食珊瑚礁區的魚蝦貝類。幼魚有不停地搖頭擺尾,摹彷有毒海蛞蝓之防衛行為。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蘇門達臘,東至斐濟,北至琉球,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台灣東部、北部及南部礁岩地區皆有分布。

斑胡椒鯛斑胡椒鯛

漁業利用

為大型高經濟價值魚種,可用手釣釣獲,幼魚可作為水族缸中的觀賞魚。大魚肉多味美,適宜紅燒或煮薑絲。

養殖相關知識

中文名:斑胡椒鯛
俗名別名:燕子花旦
英文名:harlequinsweetlips
拉丁學名:Plectorhynchuschaetodonoides
地理分布:菲律賓、台灣
繁殖方式:卵生。
習性:性情溫和。
體形特徵:長達72(厘米)。此魚幼魚胸翅特大,搖擺起來比大魚好看得多,長至中等大小時斑紋開始轉變,幼魚褐色的魚體,白色的斑點,成魚時,灰白色魚體上帶黑色斑點。
食性:肉食性。
護理水溫:24~27PH:8.1~8.4比重:1.020~1.025。最小水族箱尺寸:750升。飼養初期常有拒食現象,耐心馴餌,很快能接受魚餌。水族箱要根據魚的尺寸大小及攝食方便而有所調整。生長迅速,需要足夠的游泳空間及充足的藏身地點。如果放入岩礁缸,會吃小的甲殼類動物,蠕蟲及海蝸牛。剛入缸時,用活的鹽水蝦誘其開口。一旦適應了新環境,各種動物性餌料都可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