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斐然
【拼音】fěi rán
【基本解釋】顯著。
詳細解釋
探源
《史記·太史公自序》:“結 子楚 親,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 秦 。”參見“ 斐然向風 ”
<書>1.有文采的樣子:斐然成章
2.顯著:成績斐然
出處
1.文彩貌;顯著貌。《漢書·禮樂志》:“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朱。”唐·劉禹錫《秋聲賦》序:“吟之斐然,以寄孤憤。”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卷十三:“周侍郎亮工,文章政績,斐然可觀。”郭沫若《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序》:“關君山月,有志於畫道革新……成績斐然。”參見“斐然成章”。
2.穿鑿妄作貌。《魏書·元深傳》:“頃恆州之人,乞臣為刺史,徽乃斐然言不可測。”宋·陸游《謝王樞使啟》:“斐然妄作,本以自娛,流傳偶至於中都,鑑賞遂塵於乙夜。”宋·吳曾《能改齋漫錄·記詩》:“龍門拙句,斐然妄發。閣下仍刊翠琰,示方來,言詩之人得不笑我哉?”參見“斐然成章”。
3.發憤貌;狂放貌。三國·魏·曹丕《與吳質書》:“德璉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唐·杜牧《奉和詩》:“唱高知和寡,小子斐然狂。”宋·曾鞏《上歐陽學士第一書》:“週遊當世,常斐然有扶衰救缺之心。”清·魏源《李希廉墓志銘》:“負斐然之狂,邁嘐嘐之志,卒歸反求,能自得師。”
4.猶翩然。輕快貌。《史記·太史公自序》:“結子楚親,使諸侯之士斐然爭入事秦。”參見“斐然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