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特徵
(1)自然地理。高斐勒得包括非洲南部大部分高高原國家。在賴索托,其高度可達2,500公尺(8,200呎
),有些甚至達3,350公尺(11,000呎),除此之外,其他所有地方海拔均在1,200∼1,800公尺(4,000∼6,000呎)之間。南非地區的東面和南面與由龍山山脈和開普山脈組成的大陡崖以及賴索托高地為界。不夠清楚的北部和西部邊界線大約與1,200公尺(4,000呎)的等高線相一致。該地區西部大片土地也覆蓋有「窪地」,是季節性淺湖,常常有一層含鹽的地衣;這些特別多見於南非自由邦、特蘭斯瓦地區,以及北開普省及西開普省。辛巴威的高斐勒得大約在中部流域的兩側地區。如同南非的高斐勒得一樣,它有一個特別平坦的地面,偶而被小山和矮山脊所中斷。整個高斐勒得土層很薄,土壤貧瘠、易碎成粉末,因而很容易被風吹散或被水沖走。
中斐勒得是南非為一廣闊而地理複雜的地區所取的名字,它位於比勒陀利亞(Pretoria)北的特蘭斯瓦地區和開普區以及那米比亞境內。在特蘭斯瓦的這個地區完全由獨特的灌木斐勒得綜合體構成,有極豐富的稀有礦物。如同在高斐勒得一樣,均勻的地形被殘缺山巒和小山所中斷。窪地無數,尤其在西部。中斐勒得的土壤一般是貧瘠的。
低斐勒得是為海拔150∼600公尺(492∼1,968呎)的兩個地區起的名字,一是東特蘭斯瓦和史瓦濟蘭的部分區域以及夸祖魯╱納塔爾的北部;另一個是在辛巴威的東南部。
低斐勒得的土壤較其他地區變化較大。在較高較濕的西面,土壤較深、受淋溶(經水滲漏)、含酸、多孔、受到很好的灌溉。在地勢較低和較乾燥的中部和東部則較淺,但土壤保持上較肥沃且濕潤。
(2)氣候。斐勒得的氣候變化很大,但其普遍的模式是5∼9月的冬季氣候溫和;11月至翌年3月間的夏季,氣候炎熱;日間溫度變化適中或相當大;日照充足。降雨多半發生在夏季月份,以大雷雨方式出現。
溫度受地形高度影響極大。一般來說,7月平均溫度以賴索托高斐勒得的7℃(45℉)至低草原的16℃(60℉)。1月溫度在18℃(65℉)至27℃(80℉)間。
辛巴威的降雨量在高斐勒得平均為760∼900公釐(30∼35吋),到低斐勒得的最低區域則降為380公釐(15吋)。溫度較南非略高。
(3)植物。斐勒得區有著大量不同的天然植被。品種普遍,有許多則是極本土化的。草本草原是南非高斐勒得的植被特色,以紅草為主。在灌溉良好、因相對雨水而保持沃土的地方,紅草會比其他地方的甜些(因而亦稱甜斐勒得),而其他地方也因之而被稱為酸斐勒得。甜斐勒得要比酸斐勒得更適合牲畜,後者只在冬季時作飼料用。
南非較乾燥的中斐勒得對紅草和耐旱草類均有利。這些草類不是太繁茂,不似高斐勒得的草類能蓋滿田野。
低斐勒得到處生長著一種似公園生長的植被。在較高地區,樹木以金合歡屬和漆樹類的喬木為特徵,後者結一種似李的甜果。廣闊地面布滿紅草。在較低的區域諸如薩比(Sabi)和林波波(Limpopo)河谷取代紅草的有叢生小草、大戟類植物和其他肉質植物;金合歡屬植物則大量增加,另外還有鐵木樹、猴麵包樹和高大的扇葉葵。
(4)動物。大量的殺戮、狩獵比賽以及農夫和牧人的侵犯使斐勒得各種主要的哺乳動物、爬蟲類和幾種鳥類都變少了。南非和津巴布韋政府遂即開闢大塊斐勒得土地作為野生動物保護區,如在特蘭斯瓦的克魯格國家公園。獅、豹、獵豹、長頸鹿、象、河馬、大羚羊、捻角羚、大角斑羚、貂羚、馬羚等僅僅倖存在這種保護區及其附近。小一些的哺乳動物、多數的爬蟲類和幾乎所有的鳥類仍可在野外發現,但鴕鳥除外,它實際上已從斐勒得完全消失。
居民和經濟
一般認為,斐勒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人類聚居地之一。喀拉哈里沙漠的桑人一直住在部分草地斐勒得內,直至被說班圖語的人和布爾人趕出為止。普遍開闊的特點,寬緩的坡度和充足的食品供應,以及(在河谷中)高斐勒得的水源久已吸引移民和定居者。它提供了主要的路徑,班圖語族重新往南遷徙時就走這裡;1830年代移民先驅(布爾農夫的先驅)從開普殖民地向北移以逃避英國的勢力,將高斐勒得變成他們的家鄉和主要公路。
移民先驅時代之前,斐勒得大部分一直停留在原始狀態。人口從未興旺過的桑人只以狩獵和採集為生。飼養動物和種植作物的班圖語族的勞作也只是為了生存。現在南非的大部分玉蜀黍都生長在特蘭斯瓦和自由邦的草本斐勒得上。辛巴威的大部分穀物作物和幾乎全部菸葉作物都生長在高斐勒得上。這兩個國家以及波札那的主要人口中心和它們主要的工商企業也設在高斐勒得上。高斐勒得以其地勢、氣候和礦物以及生態的優勢形成非洲大陸上最適合居住的地方之一。
研究和探索
20世紀上半葉在南非高斐勒得發現南猿化石燃起考古學家對該地區的興趣。自此後,這裡成為人科探討和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許多標本,包括其他的人科種類標本均已被修復。除此之外,石器時代文化遺物也在辛巴威和南非斐勒得發現,還有在辛巴威、特蘭斯瓦、賴索托和波札那等高斐勒得上有桑人在小山上作的成千件石刻也都為人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