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1966年至1976年在中國歷史上命名為“文革時期” ,在這十年間誕生的具有歷史紀念價值的物品,統稱“文革文物”。
市場
文革文物收藏和投資從 2000 年嶄露頭角以來,市場一片紅火。全國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場──北京潘家園,2003 年率先建立以文革文物為主的現代收藏品專業市場,面積 3000 平方米,約 100 個店面,吸引全國 10 多個省市的文革文物收藏商來此開業。新張不久,月成交額就達到上千萬元人民幣。這一把“紅色回憶”之火,立即延燒到全國各地古玩市場,紛紛跟進開闢文革文物等現代收藏品專櫃。
經歷過文革的人都記得,那個時代最熱門的書籍是《毛主席語錄》,最流行的紙品是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和傳單,當離那個瘋狂年代越來越遠時,富於時代特色的文革宣傳品益發珍貴,許多文革出版刊物經過幾十年風雨,大部分已經散入歷史塵埃,能夠保存下來的非常稀少。隨著全民收藏熱的興起,文革物品獨樹一幟,迅速成為一項專門類別的收藏。
理解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人氣最旺的古舊物品市場。市場坐店商鋪全年365天開市,地攤每周末開市,周末開市日客流量達六、七萬人,其中外賓近萬人。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階層、不同信仰的遊客在這裡交融。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夫人希拉蕊、美國眾議院議長哈斯德、希臘總理希米蒂斯、羅馬尼亞總理納斯塔塞、斯里蘭卡總統庫馬拉通加夫人、泰國公主詩琳通等數十位外國政要曾來這裡遊覽購物。“登長城、吃烤鴨、游故宮、逛潘家園”已成為外國遊客到中國旅遊的重要項目。市場是全國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經營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寶、古籍字畫、舊書刊、瑪瑙玉翠、陶瓷、中外錢幣、竹木骨雕、皮影臉譜、佛教信物、民族服裝服飾、文革遺物等。市場是藏品展示的視窗,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寶的樂園。市場是全國最大的民間工藝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煙壺、楊柳青的年畫、江蘇的繡品、東陽的木雕、曲陽的石雕石刻、山東的皮影、江西的瓷器和水晶飾品、宜興的紫砂、陝西的青銅器、雲南的服飾、西藏的佛教用品、新疆的白玉、台灣的交趾陶等。這些不同民間特色的工藝品從全國各地匯聚潘家園,又從這裡銷往全國和世界。
延伸
潘家園舊貨市場2004年在“首屆中國收藏界年度排行榜頒獎大會”上,通過社會公眾投票,被評為“全國十大古玩市場”。“潘家園”已成為地域文化的載體,成為一種特色的文化象徵,一個牽動鄉土情懷的稱謂,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一筆無形資產。
如今,我們將信息化條件下的傳統文化進行全新推廣,推動並建立了文化藝術品收藏類購物網站-潘家園網,在以實體市場為依託的基礎之上,致力於將其打造成為無國界、無地域局限性的國內外知名藝術品收藏類旗艦品牌和先鋒社區。
書畫
在眾多的文革收藏品中,文革書畫作品極富特色,因文革的特殊性,反映了時代主題,既有文物、史料價值,又有政治性、藝術性及觀賞性。同時由於書畫作品在文革本來就少,存世量更少,因而身價日增。如文革初期 (1967 年 6 月 )創作的油畫《毛主席去安源》,早在1995 年 7 月的拍賣會上,就拍得 550 萬元人民幣的高價,得主是中國建設銀行廣州分行。
另外,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懸掛的毛澤東畫像的母本,今年 5 月 17日出現在北京華辰公司的春拍上。這幅畫像是由“毛澤東肖像專業畫家”張振仕在50年代中期創作,最後落到美國一位華人收藏家手中,再回流大陸,將於 6 月 3 日推出拍賣,預估價 100 萬至 120 萬元人民幣。
郵票
文革期間,對毛澤東的個人崇拜臻至頂峰,毛澤東畫像、像章風靡全國,其中毛澤東像章因為其造型、圖像、色彩、文字、製作工藝、質地等,花樣層出不窮。據統計,從 1966 至 1969 年,全國製造瓷質、膠質、木質、竹質、玻璃質及各種金屬質的毛章達 80 億枚之多,按當時大陸全國人口 8 億多計算,每人平均有 10 枚。
廣為人知的珍郵《全國山河一片紅》,於 1968 年文革期間面世。當時大陸 29 個省、直轄市及自治區均成立革命委員會,為了表示紀念和慶祝,郵電部決定在1968 年 11 月 25 日,發行一枚面值 8 分錢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圖案為工農兵手持《毛主席語錄》,背景是革命委員會的紅旗匯成紅色海洋和工農兵民眾熱烈歡呼,上方為一幅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地圖上除台灣省外全部繪成大紅色,上面印有“全國山河一片紅”金字,集郵者稱為“一片紅”。
這枚郵票首先在北京發行,發行時間不到半天。一名中國地圖出版社的編輯發現郵票上的中國地圖畫得不準確,沒畫出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經向郵電部反映,急令全國各地郵局停售,要求全數收回郵票。但已有個別郵局提前售出,致使有少量郵票流出。由於“一片紅”郵票發行及存世數量少,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唯一一枚因圖案設計和命題有重大失誤而停售的郵票,因此成為大陸郵票中著名的珍郵,併名列世界珍郵,拍賣屢創高價。
1997 年 4 月 20 日,在中國嘉德 97 春季拍賣會上,一枚《全國山河一片紅》四方連郵票,預估價 58 萬至 60 萬元人民幣,成交價74 萬 8000 元人民幣。同年 10 月 1 日,在廣州舉辦的中國郵票博覽會上,首次展出全新 50 枚一整版《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這版堪稱國寶級的珍郵,市場價逾一千萬元人民幣。
瓷器
文革瓷是近年收藏市場的亮點,所謂“文革瓷”指的是上世紀六○年代中期至七○年代中期 10 年間生產製作的、帶有文革色彩的瓷器,如裝飾瓷器、生活用具及反映當時生活風貌的瓷版畫等。以瓷質劃分,文革瓷分為陶瓷和搪瓷;以種類分,有碗、杯、壺、花瓶、筆筒等生活日用品,其中首推印有毛主席像的瓷器及唐山出產的各種規格的毛主席瓷雕像最具收藏價值,還有以革命聖地地圖、毛澤東語錄、詩詞為圖案的器皿,均具備文革時代的陶瓷藝術特徵。文革瓷無論在製作工藝、圖案造型、題款銘文等方面,與歷代瓷器都區別較大。
熟悉文革物品收藏情況的原上海工人革命造反派總司令部負責人、骨董商潘國平指出,凡與毛澤東有密切關聯的文革物品都有極高的收藏價值,而最能體現歷史價值的收藏品是“主席瓷”。“主席瓷”是“文革瓷”的一種,是專為毛主席生產的瓷器,製作精良,當年由景德鎮瓷廠(一說在湖南)成立專門班子製作,瓷質細膩,精美絕倫,圖案多為梅花 (因毛澤東喜歡梅花 )。為毛澤東製作的專用瓷器包括食具、茶具等,全部配套,多達數十種,統稱“主席瓷”。
潘國平說,“主席瓷”有“當代官窯”之稱,無論從瓷土原料、制坯成型、燒窯製成及顏料選配等,要求都極其嚴格。在拍賣會上屢創新高,成為文革文物收藏家情有獨鐘的藏品。
關注
中國著名文學家巴金生前曾提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和文化大革命博物館。
文革”物品之崛起有代表性。1995年左右,一個研究中國“文革”史的美國人,每次來北京市潘家園都帶著麻袋,“文革”發掘熱潮就此在潘家園掀起。
四川人樊建川有兩大收藏在中國民間堪稱第一:“文革”文物和抗戰文物,這為他贏得了“文革收藏第一人”“中國民間抗戰文物收藏第一人”等美譽。而“文革”文物是他最重要的收藏,總數有30多萬件。其中包括8000件瓷器、10萬枚毛主席像章及20多套製造像章的原始模具、10多萬件票證、2萬多張宣傳畫,以及數以千計的玻璃鏡子、座鐘表、收音機等“文革”時期的生活用品。 2006年 8月16日,由廣州民間收藏家鄒永生先生舉辦的“特殊的記憶”文革期間文物展在廣州花都區“故鄉里”景區低調揭幕。
2009年11月04日在英國倫敦,布倫斯拍賣行(BloomsburyAuctions)明天將舉辦中國文物拍賣會。其中,1963年版《毛主席語錄》估價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