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及其波河三角洲

費拉拉位於義大利伊米利亞地區的東北部,在波倫亞和帕多瓦之間,它位於波河河谷下游,巨大的波河三角洲上游。費拉拉建立於公元前6至7世紀,歷史上是文化和藝術中心,現為費拉拉省的首府。

簡介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以及波河三角洲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以及波河三角洲

費拉拉城跨波河而建,通往帕多瓦羅馬大道從該城穿過波河。在8世紀,在波河北岸建立了一座拜占庭要塞以便保護南岸的大主教宮殿免受匈奴人的威脅。要塞沿著波河兩岸發展起來。河床在7世紀隨著河流的改道而改變了。10世紀,費拉拉卡諾薩的封建領主泰巴爾多在河北岸建立了一座城堡。費拉拉在其兩端即要塞和城堡之間發展起來,直到其交匯點,即12世紀在北岸建立的大教堂。隨著1208年埃斯特家族統治的到來,尤其是在1332年教皇對費拉拉的冊封,該城市向北進行了三次有計畫的擴建,每一次都向前推進了其城防。

1492年進行的最大一次擴建中,城市透視效果起了重要作用。在埃斯特公爵的統治下,作為自由城市的費拉拉是人文思想和藝術中心。彼埃特羅•本波、彼托•德拉•佛朗西斯卡、阿里奧斯托和塔索都曾居住於此,並且成立了費拉拉藝術學校。在1598年成為教皇國的一部分,費拉拉的發展受到了阻礙,它被法國,後來是奧地利所占領,並且在1859年併入到義大利王國之內。

設計

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文藝復興城市費拉拉城

費拉拉被設計獨特的防禦工事所環繞。垂直軸線穿過該城,它為規劃擴建提供了基本框架,這表明該城是按直線發展的。按照建築師比亞焦•羅塞蒂的設計,城市透視圖是在圍繞著宮殿、教堂和花園而構成的。四座當代宮殿環繞著該城市北部的廣場,極好的展示了以視覺透視為基礎的城市規劃。防禦工事的內部是眾多的宮殿,教堂修道院

建於12世紀至16世紀的大教堂兼具羅馬式哥德式風格,其周圍環繞著中世紀的建築,包括市政大樓和埃斯特城堡。在這些眾多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中,Schifanaio大樓 、Lodovic le More大樓 和 Roverella大樓的主要建築師為羅塞蒂。費拉拉是文藝復興城市的典型例子,其城市建築物保存完好。費拉拉所展示的城市設計的演化,對未來數個世紀的城市設計具有深遠的影響。在碩果纍纍的文藝復興的兩個世紀中,埃斯特家族輝煌的宮室,吸引了無數的著名藝術家、詩人和哲學家,其中包括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新人文學者。埃斯泰公爵在德爾塔的住宅表明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對自然景觀的影響。德爾塔是一處著名規劃的文化景觀,它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自己的原有風貌。

委員會評價

費拉拉是從波河淺灘上建立起來的,並逐漸成為義大利文化藝術中心。15、16世紀時它吸引了大批文藝復興的才子巨匠。在這座城市裡,皮耶羅·德拉·弗蘭切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雅各布·貝利尼(Jacopo Bellini) 和曼泰尼亞 (Andrea Mantegna) 裝飾了埃斯泰王朝的宮殿。人本主義觀念下的“理想城市”也在這裡成為現實:從1492年起,比亞焦·羅塞蒂(Biagio Rossetti) 根據遠景規劃的新原則在埃斯泰王朝的宮殿周圍建造起了“理想城市”。這個規劃的完成標誌著現代化都市設計的誕生,並影響了其以後城市建築的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