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陳令寄龍眼甚富》①是宋代謫瓊名臣李光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先說當嘗龍眼的滋味,與葡萄、荔枝比較,品等在兩者之間。接著說它的形狀象大粒的珍珠,詩人被貶多年,資襄空空如洗,如今陳縣令寄來這么多的龍眼給我,象得了很多珍珠,一下子富裕起來了。說話十分幽默有趣,值得玩味。
二、作品原文
文昌陳令寄龍眼甚富
不羨葡萄馬乳寒②,品流須著荔枝間③。
幽人頓覺空囊富④,合浦明珠一夜還⑤。
三、註譯
①文昌,文昌縣(今海南省文昌市),唐置,宋仍之,屬瓊州府。此題意調一位姓陳的文昌縣令送與他很多龍眼。
②“不羨”句,不羨慕葡萄大而清甜。葡萄,落葉木質藤本,漿果多圓形和橢圓形,色澤隨品種而異,橢圓形長者而白色狀似馬乳,故名“馬乳葡萄”。原產於西域,漢以後逐漸移植中原及全國各地。
③“品流”句,品評其等級須放在荔枝之間。
④“幽人”句,被貶落荒隱居的我立即覺得空的口袋富裕了。
⑤“合浦”句,廣西合浦產珍珠著稱於世。“合浦珠還”,故事出自《後漢書·孟嘗傳》:“遷合浦太守。郡不產谷實,而海出珠寶。與交趾比境,常通商販,貿糴糧食。先時宰守並多貪穢,詭人采求,不知紀極,珠遂漸徒於交趾郡界。於是行旅不至,人物無資,貧者死餓於道。嘗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愈歲,去珠復還。”後以“合浦珠還”比喻人去而復回或物失而復得。
四、作者簡介
李光(一〇七八~一一五九),字泰發,一作字泰定,號轉物老人(《輿地紀勝 》卷二四、一二五)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東南)人。徽宗崇寧五年(一一〇六)進士,調知開化縣,移知常熟縣。入為符寶郎,以言事貶監汀州酒稅。欽宗即位,擢右司諫,遷侍御史。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擢秘書少監。三年,知宣州。改知臨安府。紹興元年(一一三一),除知婺州,甫至郡,擢吏部侍郎。二年,授淮西招撫使,改江東安撫大使、知建康府兼壽春府,落職提舉台州崇道觀(《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五一、五二、五八)。尋知湖州,歷知平江府、台州、溫州。七年,為江南西路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同上書卷一一七)。八年,拜參知政事。九年,因與秦檜不合,出知紹興府,改提舉洞霄宮(同上書卷一二四、一三三)。十一年,貶藤州安置;十四年,移瓊州:二十年,移昌化軍;二十五年秦檜死,內遷郴州;二十八年,復左朝奉大夫,任便居住(同上書卷一五二、一六一、一七〇、一八〇)。二十九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同上書卷一八二)。孝宗即位,賜訁益莊簡。有前後集三十卷(《宋史·藝文志》),已佚。《兩宋名賢小集》卷一五八存《椒亭小集》一卷,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有《莊簡集》十八卷。《宋史》卷三六三有傳。
相關詞條
-
陳造[南宋官員]
陳造(1133年~1203年)字唐卿,江蘇高郵人(今屬江蘇金湖閔橋鎮)。人稱“淮南夫子”,生於宋高宗紹興三年,年二十始知銳意,為儒廢寢與食,直院崔大雅奇...
文學成就 代表作品 人物評述 -
程洋岡
斗,梁厝園等)。程洋岡現有的姓氏,有籍可考者,陳氏的祖先是在北宋時就到這裡定居,這可從現在的遺蹟和布局來看,石寨是陳氏的基地,其分布地盤較為廣泛,現村中各個角落都有陳氏居民住居,石尾下渡和開鑿於北宋哲宗年間...
概況 地理位置 文化 文化古蹟 程洋岡古窯 -
宋湘
奉旨從湖北移歸梅縣故鄉,寄厝於城西教子岌,後遷入白渡鐮子凹地方。民國6年...飲,民甚便之。護理迤西道,所部大飢,湘捐俸賑恤,存活無算。”宋湘(湘...
生平 史載 文才 書法 詩選 -
宋湘[清朝詩人、書法家、教育家]
,靈柩奉旨從湖北移歸梅縣故鄉,寄厝於城西教子岌,後遷入白渡鐮子凹地方...塘供汲飲,民甚便之。護理迤西道,所部大飢,湘捐俸賑恤,存活無算。”光緒...
生平 史載 文才 書法 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