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要在中國傳統文人中間找到一條一致認同的共通性,恐怕也只有這與之長相廝守的“文房四寶”堪任其職了。而作為書法和繪畫的工具,傳統的筆墨紙硯還在使用,使我們得以薰陶於獨特的藝術韻味之中。另一方面,其本身的取材和製作之精細講究暫且不論,就其形制而言,在滿足了各種實用要求後,早已由實用而藝術了。文人們案頭品賞把玩,自可消解倦怠,使神氣清爽。而由名人名家流傳下來的筆墨紙硯更是備受青睞。長期浸漬於文化之中的結果,是使自身於文化藝術而言蔚然一宗。
如今分別介紹這四位古老的文房使者,其發展漸進之種種委曲,於此或可知其一二。
編輯推薦
《文房四寶:硯》是一套詳細講述筆墨紙硯起源、發展、流派、製作、使用、收藏的圖書。
專家執筆,文字簡煉,條理明晰,內容充實。
使用和收藏鑑賞之啟蒙,文化和藝術工藝之傳承。
作者簡介
楊白水,文物工作者。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多年來一直致力於中國古典文化的發掘與研究。對中國古硯情有獨鍾,個人收藏之餘,更與同好相與往還,對新出土之古硯更多接觸。堅持以文獻考據與實物考察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於中國硯台的歷史內涵和收藏鑑賞獨有心得
目錄信息
第一章 硯的歷史 1
第一節 硯的起源 3
第二節 簡約質樸的漢代硯 6
第三節 發展中的魏晉南北朝硯 9
第四節 繁盛的隋唐硯 11
第五節 雅趣的宋硯與粗獷的元硯 14
第六節 崇尚石質與工藝的明清硯 18
第七節 精益求精的近現代觀賞硯 23
第二章 硯的傳奇 25
第一節 說硯 26
第二節 關於硯的傳說 30
第三節 歷代名人與硯 36
第四節 制硯名家的故事 54
第三章 硯的鑑賞 57
第一節 硯的構造 58
第二節 硯的種類 59
第三節 硯石 77
第四節 硯的選擇、使用與保養 97
第五節 硯的收藏與歷代名硯 102
第六節 古硯的鑑賞與辨偽 123
第四章 詩文中的硯 137
第一節 硯銘 138
第二節 頌硯之詩文 146
附錄 與硯有關的其他文房用具 175
序言
隨著現代書寫方式的變革,以“文房四寶”為代表的傳統書寫工具逐漸退出了實用領域。但是,在這之前,在數千年文化的發展與傳遞過程中,它們的歷史功績難盡其詳,也毋庸多說。經過漫長歲月的濡染,它們自身也積聚了濃濃的文化氣息,從而成為傳統文化的符號。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各具特色,而硯的特色則是集文學、繪畫、書法和雕刻等諸多藝術於一身。通過一方古硯,我們可以了解到古人上述諸方面的信息,甚至更多,可謂一硯一故事,一硯一天國。相比於筆、墨、紙,硯能夠比較完好地從古代保存下來。明清以前的筆、墨、紙實物極難見到,即便有,大多也已殘破不堪,而硯,由於採用石料或金屬等不易破壞的材料製成,各個時期的硯品都能比較完好地保存至今,或從地下出土而來,或通過世代收藏。這樣便可系統直觀地發現各時期硯的風格特色,以及它們帶來的歷史人文信息。
總體而言,硯的發展是一個從追求實用功能到追求審美情趣的過程。唐代之前,以探索開發硯的實用功能為主,其造型以簡約古拙為主要特點,少有裝飾。最初,人們還不能確定哪一種材料更適合制硯。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可能的材料都有所嘗試,除石硯之外,相繼出現了陶硯、銅硯、漆硯、玉硯、瓷硯等。到了唐代,終於找到了最適合制硯的材料,確立了石硯的主體地位,形成了端石、歙石、紅絲石和澄泥四大系硯品,基本完善了硯的實用性。宋代之後,硯的發展逐步以追求審美情趣為主,走向了藝術化的道路。在這一階段初期的宋代,有關硯石的質地、硯的品式、硯的雕刻工藝等方面的專業理論著作相繼問世,如米芾的《硯史》、蘇易簡的《文房四譜·硯譜》等,在理論上為以後硯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宋硯,總體上仍以實用為主,最終確立了我國硯史上端、歙、洮、澄泥四大名硯的地位。但是宋硯已經明顯地在追求一種藝術雅趣,將唐代“鳳”字硯演變為抄手硯、用秦漢磚瓦制硯即體現了這種追求。明清時期的硯,對用料和工藝的考究,則更多地出於審美的需求,如對於石眼、金星等石品花紋的偏好、雕刻的精緻繁複以及銘文題款的講究。此時的硯已經不僅是一件文房用品,而是步入了工藝美術品的行列,成為文人書房裡的裝飾品或收藏品,以供閒暇時欣賞把玩。
由於硯極富內涵的藝術價值和歷史人文價值,因而在其實用價值已經淡化的今天依然備受關注。一硯一故事,一硯一天國,在今天,了解古硯也是豐富我們的歷史文化知識,加強傳統文化認知度的良好契機。這便是我們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