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1977年,文小剛從陝西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系學習 。
1981年9月,參加CUSPEA(中美聯合培養物理類研究生計畫)招生考試,成績為全國第一名,之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
1987年,獲得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
1989年至普林斯頓高等研究所任研究員。經過博士後訓練後,他於1991年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聘為助理教授。
1991年,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任教,1995年,被提升為副教授。現任物理系教授,併兼任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長江學者獎勵計畫”講座教授。
2002年,當選美國物理學會會士 ,現為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特邀摩爾學者。
2017年12月21日,文小剛入選“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2018年,當選美國科學院院士 。
主要成就
1989年,文小剛首次引入了“拓撲序”概念,並數十年來一直發展拓撲序理論。1997年Kitaev把拓撲序套用於量子計算,引入了拓撲量子計算的概念,提出利用物質的二維拓撲態實現可靠的量子存儲和信息處理及在適當配置的一維系統中可靠地存儲量子信息。
建立了分數量子霍爾效應拓撲序理論和邊緣態理論,預言了雙層量子霍爾體系中的超流/超導現象;
提出了研究高溫超導機理的SU(2)規範場理論、量子序理論和自旋口袋(Spinbag)模型,這方面的研究對全面認識高溫超導體的相圖,尤其是在欠摻雜區所出現的大量反常物理性質具有重要的意義。
他提出並論證了分數量子霍耳效應基態的拓撲有序性,建立了描述分數量子霍耳效應低能元激發的邊緣態手征Luttinger液體理論。
為了推廣朗道關於相和相變的對稱破缺理論,建立了拓撲序理論和量子序理論,並預言了新的物質態。揭示了拓撲序和量子序的弦網凝聚的本質,並用弦網凝聚提出了統一光和電子的理論。
獲獎記錄
1994年海外華人物理學協會優秀青年科學家獎
1992年至1997年的斯洛恩獎
2017年Oliver E.Buckley獎(凝聚態物理最高獎)
2018年狄拉克獎章(Dirac Medal)(理論物理界最高獎)
人物評價
根據美國物理學會介紹,這次獲獎的工作是“拓撲序理論和它在眾多物理系統中的套用”。(For the theory of topological order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a broad range of physical syst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