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的性質
一、文學欣賞是一種認識過程
二、文學欣賞是一種審美過程
三、文學欣賞是一種再創造過程
文學欣賞的過程
一、文學欣賞準備階段
1、文化儲備 讀者步入欣賞領域之前,對欣賞對象——文本,有著充分的選擇自由。這種選擇,既決定於接受主體的世界觀和人生修養,也取決於接受主體的審美情趣、文化積澱和審美能力。
審美情趣表現為審美偏愛、審美標準和審美理想。
文化積澱主要指讀者知解作品事、情、理所需的知識儲量。
審美能力可以理解為讀者認識美、欣賞美的能力。
2、期待視野 “期待視野”由接受理論家姚斯提出,是指欣賞之前,讀者心理上對作品所抱的期待和要求,表現為文體期待、意向期待和意蘊期待3個層次。它決定著閱讀的選著、重點和效果。
問題期待即讀者對文學體裁樣式的期待指向。
意向期待即讀者對文學形象的期待指向。
意蘊期待即讀者對作品較為深沉的情感、意義的期待指向。
二、文學欣賞發生階段
文學欣賞的發生階段主要是指讀者通過語言媒介,形成欣賞注意,進而感知文學形象的階段,即“言”、“象”階段。
欣賞注意
把欣賞活動作為一個動力過程,其發動伊始就要注重“欣賞注意”的形成。
感知形象
文學創作是一個創造形象的過程,而文學欣賞則是一個在現形象的過程。
三、文學欣賞發展階段
文學欣賞的高級階段是對意蘊的深入把握,其間伴隨著兩種心理現象——聯想、想像的展開和情感反應的持續。
1、聯想與想像
聯想是把兩種事物聯繫在一起的想像。
廣義的想像包括初級形態的聯想和高級形態的聯想。狹義的想像是指大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又可分為再現性想像和創造性想像。
2、情感反應
共鳴和淨化是兩種常見的情感反應,是文學欣賞高潮來臨的重要標誌。
共鳴是一種心靈感應現象。通常有兩種類型:一是欣賞文學作品時,讀者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的思想感情相互溝通,交流融會,並同憂同喜。二是欣賞同一部作品時,不同的讀者產生的心理趨同。
淨化是共鳴的進一步發展,是指讀者通過欣賞活動,實現去除雜念、提升人格、趨向崇高的自我教育過程。
四、文學欣賞延留階段
延留是讀者對文學作品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為主的飛躍,是欣賞活動的最高境界。
延留的表現之一是回味;另一種表現是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