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欣賞新編

文學欣賞新編

開印張14.5字數387 千字頁數221 目錄第一編必要的理論入門第一章文學欣賞理論常識2第一節文學欣賞的含義及對象2一、何謂文學欣賞?

人民郵電出版社圖書

書 名 文學欣賞新編
叢 書 名 高等院校素質教育課程“十二五”規劃教材
標準書號 ISBN 978-7-115-29903-1
作 者 胡山林 主編

責任編輯 萬國清
開 本 16 開
印 張 14.5
字 數 387 千字
頁 數 221 頁
裝 幀 平裝
版 次 第1版第1次
初版時間 2013年2月
本 印 次 2013年2月
首 印 數 -- 冊
定 價 29.90 元

內容提要

文學欣賞能力既是大學中文專業,也是其他各專業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是綜合素質的一個重要方面。本書是一部基礎性、入門性的欣賞導引教材,主要介紹文學欣賞的角度、原則和方法,著眼於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本教材與同類教材的區別,一是內容上首次把文學批評方法(模式)當作文學欣賞的角度來處理;二是形式上採用了“理論知識”加“欣賞示例”的編寫體例。“理論”部分簡明扼要,條理清晰,便於學生掌握;“示例”部分經典而生動,讓學生一看就懂,從中領悟理論、學習方法。
本書寓理論導引於文學作品的賞析之中,行文通俗易懂,語言平易流暢,具有可讀性,適合作為各科大學生提高綜合素質的教材,也適合文學愛好者自學。

目錄

第一編 必要的理論入門
第一章 文學欣賞理論常識 2
第一節 文學欣賞的含義及對象 2
一、何謂文學欣賞? 2
二、文學欣賞對象 3
第二節 文學與非文學的區別 4
一、文學特徵掃描 4
二、文學作品的審美特質 7
第三節 文學欣賞途徑與文學教學方法 9
一、文學欣賞基本途徑 9
二、文學課堂教學方法 10
閱讀連結 11
第二編 文學批評方法與文學欣賞角度
引言 文學批評方法同時也是文學欣賞角度 14
第二章 批評方法與欣賞角度 15
第一節 社會歷史角度 15
一、理論知識 15
二、欣賞示例 16
思考練習題 18
第二節 道德角度 18
一、理論知識 18
二、欣賞示例 20
思考練習題 23
第三節 人生角度 23
一、理論知識 23
二、欣賞示例 25
思考練習題 33
第四節 文化角度 33
一、理論知識 33
二、欣賞示例 35
思考練習題 37
第五節 心理角度 37
一、理論知識 37
二、欣賞示例 40
思考練習題 44
第六節 原型角度 44
一、理論知識 44
二、欣賞示例 46
思考練習題 49
第七節 女性主義角度 49
一、理論知識 49
二、欣賞示例 51
思考練習題 56
第八節 生態角度 57
一、理論知識 57
二、欣賞示例 59
思考練習題 63
閱讀連線 63
第三編 文學作品元素與文學欣賞角度
引言 文學作品元素即文學欣賞角度 66
一、文學作品構成元素決定文學欣賞微觀角度 66
二、文學作品的構成元素 66
第三章 語言層面 69
第一節 音節 69
一、理論知識 69
二、欣賞示例 70
思考練習題 72
第二節 字詞 73
一、理論知識 73
二、欣賞示例 73
思考練習題 75
第三節 語氣 76
一、理論知識 76
二、欣賞示例 77
思考練習題 79
第四節 文體 79
一、理論知識 79
二、欣賞示例 80
思考練習題 83
第五節 古典詩詞的語法特點 85
一、理論知識 85
二、欣賞示例 85
思考練習題 87
第六節 文學語言的多義性 88
一、理論知識 88
二、欣賞示例 88
思考練習題 91
第四章 形象層面 92
第一節 意象 92
一、理論知識 92
二、欣賞示例 94
思考練習題 95
第二節 意境 96
一、理論知識 96
二、欣賞示例 97
思考練習題 99
第三節 人物性格形態 99
一、理論知識 99
二、欣賞示例 100
思考練習題 103
第四節 人物形象與主題的關係 104
一、理論知識 104
二、欣賞示例 104
思考練習題 106
第五節 人物形象與作者的關係 106
一、理論知識 106
二、欣賞示例 108
思考練習題 112
第六節 把握故事情節 112
一、理論知識 112
二、欣賞示例 114
思考練習題 117
第七節 情節與人物性格的關係 117
一、理論知識 117
二、欣賞示例 118
思考練習題 119
第八節 評價情節的基本原則 120
一、理論知識 120
二、欣賞示例 121
思考練習題 124
第九節 背景 124
一、理論知識 124
二、欣賞示例 125
思考練習題 127
第十節 氛圍 127
一、理論知識 127
二、欣賞示例 128
思考練習題 130
第五章 意蘊層面 131
第一節 意蘊的含義及類型 131
一、理論知識 131
二、欣賞示例 132
思考練習題 138
第二節 表層意蘊與深層意蘊 138
一、理論知識 138
二、欣賞示例 138
思考練習題 140
第三節 意蘊的豐富性 141
一、理論知識 141
二、欣賞示例 142
思考練習題 143
第六章 綜合元素 144
第一節 情調 144
一、理論知識 144
二、欣賞示例 145
思考練習題 147
第二節 格調 147
一、理論知識 147
二、欣賞示例 148
思考練習題 150
第三節 氣勢 150
一、理論知識 150
二、欣賞示例 152
思考練習題 155
第四節 傳神 156
一、理論知識 156
二、欣賞示例 157
思考練習題 159
第五節 趣 159
一、理論知識 159
二、欣賞示例 160
思考練習題 164
第六節 風格 164
一、理論知識 164
二、欣賞示例 165
思考練習題 168
第七章 藝術技巧舉隅 169
第一節 結構 169
一、理論知識 169
二、欣賞示例 170
思考練習題 172
第二節 象徵 172
一、理論知識 172
二、欣賞示例 173
思考練習題 177
第三節 敘事角度 178
一、理論知識 178
二、欣賞示例 179
思考練習題 181
第四節 意識流 182
一、理論知識 182
二、欣賞示例 184
思考練習題 186
第五節 荒誕 186
一、理論知識 186
二、欣賞示例 188
思考練習題 190
閱讀連結 190
第四編 用藝術眼光欣賞藝術
第八章 文學欣賞的原則 192
第一節 不可當真 192
一、這是真的嗎 192
二、藝術≠生活 192
三、為什麼不可當真 193
四、藝術並不要求把它的作品當作現實 194
思考練習題 194
第二節 保持適當心理距離 194
一、毛澤東忘情入戲 194
二、適當的心理距離是欣賞活動得以進行的前提 195
三、怎樣保持適當心理距離 196
思考練習題 197
第三節 用心靈擁抱對象 197
一、衡量藝術不能拘泥於常識 198
二、欣賞藝術不能拘泥於常理 199
三、不能以科學眼光闡釋藝術 199
思考練習題 201
第四節 通其意則無適而不可 201
一、奇特川劇《潘金蓮》 201
二、用自由大膽的精神去欣賞 202
思考練習題 203
第五節 只可意會而不可求甚解 203
一、欣賞文學作品(尤其是詩詞)為什麼“只可意會而不可求甚解” 203
二、浦江青講解《憶秦娥》 203
三、怎樣理解“只可意會而不可求甚解” 205
思考練習題 205
第六節 知人論世與從文本出發 205
一、知人論世解晏詞 205
二、知人論世 206
三、從文本出發 207
思考練習題 208
第七節 從作品實際出發 208
一、荒誕的批評 208
二、“我端給你的是紅茶,你不要在裡面找啤酒” 209
思考練習題 210
第八節 用歷史眼光看作品 210
一、“安娜有什麼好” 210
二、共時性與歷時性 211
思考練習題 212
閱讀連結 212
附錄 213
主要參考書目 217
後記 221
配套資料索取說明 22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