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批評與文本意義蹤跡

翻譯:文本意義的實現一 文本的意義與翻譯二 文化差異:難以翻譯的文本意義一

內容介紹

提到文本,讀者往往會把它的現實存在與它的意義联系起來。也就是說,當下的文本到底在為讀者展示一些什麼東西?它的意義何在?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前理解的關係,同一個文本在不同的讀者那裡的理解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偏見”和差異,所以,它展現出來的意義就不同。例如,在瓦萊里看來,詩歌的意義就在於它的音樂化,詩歌是可以從音樂化的層面理解的;而在德希達看來,“異延”使得包括詩歌在內的任何文本失去了意義確定的可能。然而,文本畢竟是以一種白紙黑字的形式呈現在讀者面前的,讀者在閱讀它們並把它們轉化為所需的可能信息的同時必然會摻人自己的先有、先在和先識以獲得某種感受。實際上,文本的意義就是文本在解讀過程中在讀者大腦里產生的感受或留下的痕跡。

作品目錄

緒論 意義:文本的解讀痕跡
上篇 文本批評與翻譯
第一章 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文論思想比較研究
一 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對峙背後的聯姻
二 結構主義和解構主義:追尋文本的深層意義
三 硬幣的正反兩面:對立的統
第二章 後殖民主義在我國文學界的投影
一 消解本土文藝理論思維的取向
二 消解我國文學中集體無意識的取向
三 建構本土文藝理論的話語權利意識
第三章 德希達文論思想中的柏拉圖精神
一 否定現實世界的真實性
二 抹殺文藝作品反映現實的本質
三 從“靈感”中走出來的迷狂和迷失
第四章 從對抗走向對話:後殖民主義和本土意識研究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有關後殖民主義和本土意識的幾種觀點
三 從對抗走向對話的後殖民主義和本土意識
結語
第五章 現代主義語境下對傳統的理解和重鑄:20世紀英國文學批評回顧
一 對邊緣的體驗
二 對現代文明的厭惡和反感
三 對終極價值的關懷
四 對傳統的理解和重鑄
第六章 英國實驗派詩人J H.蒲齡恩的詩學觀
一 閱讀難度與文本審美
二 抽象:語言的詩性功能
三 拒絕客觀真實:詩歌的表現力
四 斷裂意象的空白:“良玉生煙”
第七章 翻譯:文本意義的實現
一 文本的意義與翻譯
二 譯者的前理解和理解是文本意義的實現基礎
三 譯者視閾與文本視閾的融合:文本意義的實現
結語
第八章 文學翻譯:一種詩化意義上的探討
一 真實:詩化的邏輯起點
二 移情:主體精神在翻譯文本中的體現
三 虛無:主體意識與文本意識的高度融合
結語
第九章 文化差異:難以翻譯的文本意義
一 《江雪》十一種英譯文文本
二 差異表現在形式上
三 差異融合在風格里
四 差異滲透在文化中
結語
第十章 科技文本的翻譯與意義闡釋
一 語義理解與語境
二 語義理解和互文性
三 語義理解與知識圖式
結語
下篇 文本的意義蹤跡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