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

《文史春秋》是2010年10月時代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先哲。《文史春秋》雜誌是自治區政協主管,自治區政協辦公廳主辦(2001年9月前由文史資料委員會主辦)的一份月刊,是自治區政協宣傳政協的一個視窗,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一塊園地。 《文史春秋》雜誌刊發中國和廣西近現代史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人士重大活動的紀實性史料文章為特點,以其"內容豐富,特色突出,權威可靠,具體生動,圖文並茂"的刊物風格,以及親歷、親見、親聞紀實特色,"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宗旨深受讀者喜愛。

基本信息

書籍簡介

合作宣傳:時代教育出版社時代文獻出版社 時代作家出版社 家譜族譜出版社

作者簡介

文史春秋文史春秋

羅先哲,l934年10月生,山東省利津縣新台村人。國中文化,中共黨員,l949年建國初參加工作。做過軍分區文工團員,團縣委幹事,縣文化館、圖書館館長,縣史志辦公室副主任。曾任東營市第一、二屆中共黨史學會會員,《史志文萃》、《方誌研究》、人文出版社特邀編輯。現任東營市政協文史專員、市詩詞學會會員、利津縣作家協會顧問。二十多年來,在參加編纂地方志、黨史有關書籍的同時,還在省市級國家級書報雜誌發表各類文章400多篇,學術論文近20篇,並有多篇獲獎。出版多部專著。

全書序言

文史春秋文史春秋

先哲的《文史集萃》出版不久,新作《文史春秋》又與讀者見面了。他勤奮上進、成績

斐然,讓我這個同鄉和長輩感到十分欣慰、欽佩。

從西漢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問世以來,我國歷代都有以史為鑑的傳統。建國後,黨和政府更為重視文史資料的徵集和編撰。先哲在位時,熱心這項工作,退休後仍筆耕不輟,不斷作出新的貢獻。這本《文史春秋》仍以文史作品為主,兼收少量史志方面的論述。先哲為人誠實敦厚、執著敬業,在上世紀80年代,為了編修志書,徵集資料,他去過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廣徵博採,歷經艱辛。在古稀之年,竟不辭勞苦而且自費,到省內外許多地區深入挖掘史料,秉筆成篇。這種嚴肅認真的精神很值得稱讚、學習。歷史本身是科學,不論寫人敘事,他都忠於史實,力求使記入志書、史書的資料,經得起歷史的檢驗。我為他的新書出版祝賀,也為向讀者推薦高興。

王愷

2010年7月20日

原文摘錄

1905年1月5日,李竹如出生於九曲黃河的入海處——山東布政使司濟南道武定府利津縣莊科村一個家道中落的書香門第。其曾祖父李景奎,先儒後商,使李家成為富裕之家。他好讀《金剛經》,且喜好吟詩,著有《風雅集》書稿。他有兩個兒子,李兆祥和李兆瑞。李竹如的祖父李兆祥,精通經史,擅寫文章,在縣學、府學的考試中屢次名列前茅,在科舉道路上卻終未遂願。別人都為他感到惋惜,他本人則把功名富貴看作浮雲。李竹如的父親李其達,生於光緒二年(1876年)。他天資穎敏,性情篤厚。少年即工於書法,後習文章詩賦,24歲時以優異成績考中廩生(秀才中的第一等),每年獲得官府供應的白銀津貼。在1902年鄉試中,未能考中舉人。親朋好友都認為他能成大器,不料28歲,就遭橫禍而死。他的夫人趙氏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取名貽萼,就是本書的主人公李竹如。

李竹如是個遺腹子,其父死後四個月才出生,由母親撫養長大。他的家在黃河邊上,常受河水泛濫之害,家道中落。孤兒寡母又常受欺壓,李竹如的求學之路頗為崎嶇,因而深感社會黑暗之不平。

李竹如最初取名貽萼,字世華。1932年到平原鄉村師範任教時改名李一凡。1936年到上海辦《文化報》時常用筆名李竹如,1937年以後到山西參加抗日工作時正式改名李竹如,並以此名世。

13歲之前,李竹如在莊科村里讀私塾和初級國小。關於他在這一期間的情況,有關的回憶和記載都很少,只有他自己的幾段回憶,使今天的人們能夠窺見他在當時的某些情況。

1935年10月13日,李竹如在《新亞日報》“西東”副刊發表《打瓦》(署名“李里”)一文,回顧了少年時代酷愛“打瓦”的經歷:在十幾歲的時候,最愛“打瓦”,而且也是打瓦的能手。“我還記得我有塊好石瓦,發深綠的顏色,據祖母說,那還是一個遠族的祖父從遼源的營口帶來的。我愛這口瓦,真是像自己的性命一樣。睡覺的時候放在被窩裡,到學校里去也帶在衣袋裡。在放學吃飯的時間,往往就僅有的空閒打起瓦來。打瓦時的興奮,勝利時的愉快,直到現在還能清晰的憶起……我們這種競爭,不到家裡的大人來吵一頓,或罵一頓,是不會散場的,有時一直打到夜深。我還清楚的記得:懷著一塊硬硬的瓦,跟在母親後面回家去睡覺的情景。母親總嘮叨著,不是說棉褲怎樣因為打瓦破得快,就是說鞋僅僅穿了五天便張了口。”

1937年2月20日,在發表於《文化報》第68號第2版的《我們的天國在地上》一文中,李竹如寫道:“在幼小的時候,我最愛聽神仙和天堂的故事,或者你也有這種經驗吧?神仙們會駕雲,會變化,他們住在天堂上。天堂是那么美麗,遍地是花,還有無數的仙女。那時幻想著總有一天能成為神仙,也會駕雲,也會變化,住在遍地是花的天堂上。”

同年2月23日,在《文化報》第69號第2版的社論《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署名“丁時”)中,李竹如寫到:“大約在十二三歲的時候,我到縣城裡趕會。‘會’就在城隍廟,趕會的人順便到城隍老爺面前磕頭燒香。我雖然不信神,但奉了母親的命令也必須磕幾個頭,以便消災消難。磕頭的時候,我發現一支粗的明柱上,掛著一副通天的對聯,已被青煙燻得烏黑烏黑的。上聯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果不報,還是時辰沒到’。至於下聯久已忘記了。在幼小的頭腦里,這一副對聯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約在13歲那年(1918年)的秋天,李竹如進入利津縣城的高等國小讀書。當時,他住宿在本家旁系親屬開的雜貨店內。李竹如自幼天資聰慧,勤奮好學,是位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在校內,他深得老師和同學們的青睞,在村里受到街坊鄰居的讚許。母親對他更是疼愛有加,含辛茹苦供他上學,望子成龍。李竹如在高小讀書時,非常刻苦,除在課堂認真聽講外,每天晚上都要複習一天學到的功課,還要讀一些課外書籍和報紙、雜誌等。經常書不離手,有時邊吃飯邊看書,走路也看。在學校里,李竹如是班長,考試經常得全班第一名。

1919年下半年,五四愛國運動的浪潮波及到了利津縣城。8月間,利津縣在濟南正誼中學讀書的學生季蘭芬和利津縣立高等國小的教師季樹楠,組織縣城350多名愛國師生,宣傳演講,遊行示威。他們張貼標語,高呼“反對媚日賣國”、“廢除不平等條約”、“抵制日貨,倡用國貨”等口號,並砸毀城內洋商的日貨。縣城裡的愛國熱潮持續了20餘天,正在縣立高等國小讀書的李竹如,也參加了這一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的洗禮,在他少年的心靈中,點燃了愛國主義的火花。

1920年,還在讀高等國小的李竹如,按照當時的風俗和母親的意願,在家鄉與尚氏(後取名尚文姬)結婚,先後生有長女若蘭,幼女若菊。

…………

寄語

文史類刊物。旨在為鞏固與發展愛國統一戰線,為歷史研究服務。報導歷史見證人的親身經歷,既有詳實的史料性,又有可靠性。《文史春秋》雜誌是自治區政協主管,自治區政協辦公廳主辦(2001年9月前由文史資料委員會主辦)的一份月刊,是自治區政協宣傳政協的一個視窗,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鞏固和擴大愛國統一戰線,為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服務,"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一塊園地。 《文史春秋》於1993年底創刊,為16開雙月刊;2002年1月起改為16開月刊。 《文史春秋》雜誌刊發中國和廣西近現代史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人士重大活動的紀實性史料文章為特點,以其"內容豐富,特色突出,權威可靠,具體生動,圖文並茂"的刊物風格,以及親歷、親見、親聞紀實特色,"存史、資政、團結、育人"的宗旨深受讀者喜愛。開設有"人物春秋"、"領袖剪影"、"將軍軼聞"、"名人寫真"、"史海鉤沉"、"內幕秘聞"、"外軍傳奇"、"委員風采"等欄目。雜誌已正式加入《中國學術期刊網》,並製作電子光碟發行。2000年被推薦參加"新加坡中國書刊展",2001年被推選為"第四屆廣西優秀期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程思遠為刊物題詞:"辦好文史春秋,總結歷史經驗,教育青年一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