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簡介
RTHK 【文化長河】第六輯-「大地行」,繼續走遍中國,介紹難得一見的自然風光:從新疆塔克拉瑪乾沙漠、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內蒙古敖倫布拉格峽谷、青海鹽湖,到江西鄱陽湖、廣東丹霞山、湖南張家界,及雲南的西雙版納;以名山大川、森林湖泊、荒漠峽谷為背景,發掘獨特的風俗民情和動人故事。 全輯八集文化紀錄片,由黃秋生旁白。
分集劇情
第1集 大漠悠悠塔克拉瑪乾沙漠,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塔里木盆地中央,總面積約為33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國境內最大的沙漠,亦是全世界第二大的流動性沙漠。它寸草不生、日照時間長、氣溫極高,人類只能生存於含有水源的綠洲。 克里雅河,維吾爾語中解作「漂移不定」,乃經常因季節性洪水改道而得名。它發源於崑崙山主峰,從南至北流入塔克拉瑪乾沙漠,孕育出一條沙漠中的綠色長廊,造就了一群與世隔絕的克里雅人在此定居。 早於1896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曾深入塔克拉瑪乾沙漠,在茫茫沙海中發現漢唐遺址丹丹烏里克和喀拉墩,更於沙漠深處大片胡楊林中,遇上一群沿河而居,過著原始放牧生活的人;他的探險日記成為了最早記載克里雅人事跡的文字記錄。 克里雅人是中國少數仍居於沙漠的群族,主要依附河流綠洲而生;他們現存約一千五百多人,篤信伊斯蘭教,生活簡單樸素,住所分散於克里雅河流域,每戶相距約數公里至三、四十公里。由於長期與世隔絕,克里雅人仍維持著自古流傳下來的生活習慣,無論起居飲食、建築風格等,無一不體現他們面對嚴酷環境的適應能力。 但隨著新疆經濟發展、公路修建,克里雅人與城市的距離漸漸縮短,現代文化科技正逐步融入他們日常生活中;我們不禁會問:若干年後,還可以在沙漠中央找到傳統的克里雅人嗎?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2月7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葉愷婷 編導:黎亦豪 監製:鍾嘉慧
第2集 黑‧白‧森林黑龍江省東北部,是中國境內最寒冷的地區。位於黑河市的五大連池火山群,占地超過八百平方公里,由不同年代爆發的火山錐體組成,其保存完好的火山口和各種火山熔岩構造,加上壯觀的熔岩河、熔岩海等,堪稱火山奇觀,於200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為世界地質公園。 中國地質大學地球科學與資源學院的白志達教授說,五大連池火山群仍然被視為活火山,受國家地震局嚴密監控,其最近一次火山運動,為1719至1721年間,可以想像當年對火山完全陌生的百姓,突然面對漫天煙火和巨響時,是如何的驚惶失措!這300年前的火山噴發,不單有文字記錄下來,更在這區形成了老黑山與火燒山,而噴溢的熔岩流,把附近的白河截為五段,形成五個串珠狀熔岩偃塞湖,五大連池火山群之名由此而得。 黑黑的火山錐,為冬季時被皚皚白雪覆蓋的東北,帶來視覺上的強烈對比,而火山的岩石和泉水,更為當地人帶來經濟效益。相傳該區的達斡爾族獵人祖先,因追蹤一頭受傷的鹿來火山旁的水泉,發現鹿竟不藥而愈,遂將此礦物含量豐富的泉水視為藥泉,用以治病。 達斡爾人原居於黑龍江北岸的外興安嶺地區,清康熙年間由於大清與沙俄的邊界糾紛,清廷要求他們舉族南遷至嫰江平原,他們最初定居耕作的地方,就是今天黑河市的璦琿區。時至今日,達斡爾人仍會在璦琿的自治鄉建起巨型敖包,用作祭神祈福,並成為散居中俄各地族人們的民族標記。 而當年南遷的少數民族中,還有鄂倫春族,他們依賴捕獵為生,因此選擇森林中的新生鄉為聚居地。每次上山捕獵之前,族中的薩滿(巫師)會帶領村民拜祭天神、火神和山神,祈求順利和豐收。雖然目前鳴槍捕獵已被禁止,鄂倫春獵人亦變成吸引遊客的表演者,但該族的傳統獸皮工藝仍然聞名全國,成為黑龍江省這冰原大地的文化遺產。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2月14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陳倩欣 編導:熊嘉榮 監製:鍾嘉慧
第3集 空中桃源張家界武陵源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總面積約397平方公里,1992年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的山是一根根的,三千奇峰彷似懸浮在半空,此一奇特地貌於2010年被國際地貌學家協會定名為“張家界地貌”。約在三億八千萬年前,張家界一帶是遠古海洋,大量陸源碎屑沉積形成張家界的母岩﹣石英砂岩,後來經過地殼變動,張家界抬升為陸地,再經過數百萬年的流水侵蝕和風化,令方山形成平台、峰牆,再崩塌成三千多座嶙峋奇特的峰林。 而在武陵山脈深處,有一與世隔絕的土家族村落-石堰坪村,全村只有六百多人,而姓全的村民卻占了三分之二。這村具有六百多年歷史,村內保存了大量清末民初建成的吊腳樓,叫人彷如回到古代一樣;村中榨油坊的歷史也超過一百年,是至今難得一見仍然以傳統人手方法來榨油,可惜現今留在村裏的年青族人越來越少,古村落的文化正面臨失傳。 張家界地貌從孕育,發展至今,已經到了晚期,滄海桑田,生命會老去,張家界亦不例外,總有一天,她也許亦會回歸大海,回到歲月的初衷。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2月21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葉愷婷 編導:陳偉棠 監製:鍾嘉慧
第4集 高原寶鏡水是生命之源,但在青海柴達木盆地上的鹽湖裡,幾乎看不到生物的痕跡。這裡湖水的含鹽量比海水還要高,形成厚厚的白色鹽蓋。風和日麗的日子,茶卡鹽湖的湖水倒映藍天,恰似一面鏡子,所以這裡又被稱為中國「天空之鏡」。 柴達木盆地億萬年前曾是汪洋大海,但因地殼變動,周邊形成高山;海水在盆地沉積、乾涸,演變成一個又一個鹽湖。除了食鹽,這裡還發現有大量珍貴礦藏,可用以發展航天、軍事、醫療等,所以,在柴達木這「聚寶盆」上,近年亦築起高速公路和現代廠房。 而生活在這片乾旱荒蕪大地上的蒙古人,雖與寶藏為鄰,卻仍然承襲著祖先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財產就只有馬匹;同時這含鹼量甚高的土地上所孕育出的紅杞子和黑杞子,也為他們帶來財富。 似乎在這浩瀚天地中,人們自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2月28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郭淑美 編導:俞芷玲 監製:鍾嘉慧
第5集 夢幻峽谷成吉思汗是蒙古人尊崇的先祖,今日,將軍率領兵將萬馬奔騰的場面不再,但是位於敖倫布拉格,矗立於群山之間的小石山,遠望就像披著蒙古軍袍的成吉思汗,獨自守衛著關口,誓死保護族人,令人懷緬這位大將軍的豐功偉績。 敖倫布拉格位於內蒙古西北部的阿拉善盟區,周圍布滿了顏色瑰麗的岩石、造型奇幻的峽谷,令人嘖嘖稱奇、不禁讚嘆造物者的鬼斧神功。 敖倫布拉格峽谷位於狼山東面的河套平原地區,這裏曾經是黃河古道的所在地,滔滔的河水流動過後,在大地留下痕跡;再加上氣候乾旱,時有風沙,風過之處亦在石上留下印記。兩種大自然的力量,經過數十萬年互相的角力與磨合,造就了蜿蜒數公里至數十公里的河道峽谷面貌。 峽谷兩旁岩石,分別由鬆散的粗粒物質及緊密的幼細物質組成,隨著昔日黃河河水的侵蝕,岩石形成了時而整齊一致的紋理、時而凹凸不平的面貌;岩石本身含有豐富鐵質,呈現出鐵鏽的紅色,在陽光下燦爛發亮。置身峽谷之中,眼前所見,峰迴路轉、色彩耀眼,就像進入了一個夢幻世界。抬頭仰望峽谷頂部,又會看到風力的侵蝕,不斷對岩石作進一步的改造,形成奇形怪狀的面貎,可謂一步一景,目不暇給。蒙古人更發揮天馬行空的想像力,為每一塊岩石配上形象化名稱,賦予它們無限的生命力。 從前的牧民在敖倫布拉格過著遊牧生活,哪裏有草原、水源,哪裏就是家,他們都以天為被,以地為床。時至今日,仍然從事畜牧業的人不多,就算有留下來的牧民,也不再遊牧,而是建房蓋屋,落地生根,以飼養綿羊、駱駝為生,也種菜種瓜,自給自足之餘,亦可幫補一點生活開支。 畢竟氣候乾早、風沙凜冽,敖倫布拉格適合放牧的地方已愈來愈少。不過,在這種惡劣的環境下,有一種植物仍然茁壯成長──梭梭。這種灌木一般有一至兩米高,最高的有五、六米,它們外形並不奪目,卻因為根部能抓緊泥沙,枝葉可擋著風沙,一直發揮著防止沙漠化的重要作用。 梭梭有著沉實的個性,即使背後矗立著各種奇妙的峽谷與岩石,它們都不為所動,只是冷靜地面對眼前的風沙,做好本分,守衛著自己的土地。大概這也是敖倫布拉格老伯姓的寫照,他們生存在這種環境下,也鍛鍊出刻苦耐勞的特質,遇到難題,都咬緊牙關跨過去,在如夢似幻的峽谷中,流露出讓人感動的一點點真實。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3月7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陳倩欣 編導:梁智傑 監製:鍾嘉慧
第6集 雨林共舞近年中國處處被霧霾陰影籠罩,還好遠在西南方,尚有一片淨土,那裡,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綠寶石」,是中國內地生態系統保存得最完整的熱帶雨林-西雙版納。西雙版納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沛、濕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州,也是當今少有的動植物基因庫。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這近兩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板根、「絞殺榕樹」、望天樹、孔雀、野象等等,都是大自然在西雙版納精心安排的美麗而獨特景色。 位處中國西南端的西雙版納,接壤寮國及緬甸邊境,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瀾滄江,由西北注入西雙版納,貫穿全境,從東南流出,出境後側被稱為湄公河。這地區有超過十三個不同的民族聚居,其中以傣族的人口最多。傣族與熱帶雨林自數千百年前起,一直唇齒相依,而這片豐沃富饒的雨林,正是他們的生命之泉源。傣族有一句諺語:「有林才有水,有水才有田,有田才有糧,有糧才有人」,由此可見,傣族尊崇雨林為萬物之本。這個世世代代與雨林共存亡的民族,在發展一日千里的時代,又如何保持簡樸的生活,守護著自古流傳的傣族文化,還有家後的山林?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3月14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10時)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導:張曉怡 編導:馬芷君 監製:鍾嘉慧
第7集 丹霞‧山人丹霞山,位於中國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於2004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准成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10年更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之一。 “每至旦暮,彩霞赫熾,起自山谷,色若渥丹,燦如明霞”《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 丹霞山是全國著名景點,專程來觀賞奇特山景的遊客絡繹不絕,景區內最著名的奇觀,莫過於形狀極為神似的「陽元石」及「陰元石」!「丹霞」之名為人熟悉又璀璨耀目,但又有多少人留意它背後的文化底蘊? 「丹霞地貌」,這名詞最早出於1928年,中國地質學家馮景蘭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紅色砂礫岩層,命名為「丹霞層」,自此國內學者開展了對此特殊地貌的研究之道。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西南部,美國西部,歐州中部和澳洲等地,其中以中國分布最廣。而作為「丹霞地貌」命名地的丹霞山,在全國已發現的近一千處丹霞地貌之中,被譽為「發展最典型、類型最齊全、景色最優美」的地區。 於距今1.4億至7,000萬年間,廣東省丹霞山一帶曾是一個大型的內陸盆地,在經歷多次盆地上升和大自然的侵蝕洗禮後,形成今天的一片紅色峰群。整個「大丹霞」,包括大片未開發的區域,總面積達292平方公里,由680多座大大小小、型態各異的石峰、石牆、石柱等組成。面對如斯美景,古人略加想像力,為它們度身訂造、配上名字、注入生命力。好像身為丹霞山標誌之一的「茶壺峰」,山峰因貌似紫砂壺而命名,而它亦切實體現了丹霞山石「頂平、身陡、麓緩」的特點。 「逢山有寨、逢寨有門、逢門必險」,正生動描述了丹霞山獨有的山寨文化。古人利用丹霞山石險峻的優勢,於天然岩洞或崖頂上辟石為居,據說遍布丹霞的古山寨數量超過一百座,號稱「丹霞山一百零八寨」。丹霞山寨的根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自古丹霞山為百越之地,漢武帝從中原揮軍南下,將原本盤踞南方一帶的百越族驅趕至東南亞地區;而居於丹霞山的百越族,曾因走上險峻的丹霞山崖躲避戰禍而逃過一劫,其後亦有不少僧尼為潛心修練而隠於岩間;時至今日,一座座山寨已人去樓空,靜默淹沒山林之中,留待有心人發掘當中的故事。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3月21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郭淑美 編導:黎亦豪 監製:鍾嘉慧
第8集 水如天江西鄱陽湖是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南宋詩人楊萬里曾經以「鄱陽湖尾水如天」形容這湖的浩渺。鄱陽湖匯納江西境內的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等五大河流,再經湖口注入長江,所以,長江水位的漲退亦直接對鄱陽湖產生影響。長江水位在每年夏季4至9月時較高,令鄱陽湖水維持「豐水一片」的狀態,湖面約有3500多平方公里;但每年10月至翌年3月的秋冬季,長江水位下降,鄱陽湖水流入長江,令整體湖水面積縮小至不到200平方公里,此時湖水化成多條河流和小型湖泊,形成「枯水一線」的情況;因此,「豐水一片,枯水一線」這種罕有的地理現象,正是鄱陽湖的一大特色。 枯水期的鄱陽湖水落灘出,呈現大量濕地,因而培殖出魚、蝦、螺、蚌及各種水草等物種的豐富及多樣性,也成為候鳥越冬時的棲息樂園。 在這裏可以找到約148種鳥類,而屬於國家級受保護的約有20種,當中包括白鶴、黑鸛等瀕危物種,因此,鄱陽湖濕地亦於1992年被列入「世界重要濕地名錄」。這裏設有濕地保護區及護鳥員,而當地不少民眾,甚至是農作物被候鳥偷食了的農夫們,亦明白關注及愛護候鳥的重要。 另外,鄱陽湖有著悠久的漁業生產歷史,古往今來,其豐富、鮮美的魚類資源,養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湖邊的居民,並發展出具有鄱陽湖特色的漁民風俗文化。儘管城市發展令漁民漸漸減少,但像漁歌、漁鼓等漁耕傳統仍然得以保留,與鄱陽湖共同呼吸。 旁白:黃秋生 播映資料 日期:2017年3月28日(星期二) 頻道:港台電視31(晚上8時30分)無線電視翡翠台(晚上6時) 助理編導:郭淑美 編導:王家兒 監製:鍾嘉慧